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對於業餘選手而言,步伐彷彿成了很多愛好者最難掌握的基礎動作。特別是在後退的時候,總是不知道怎麼樣來更快的移動,正手位、頭定位、反手位,這三個位置的後退步法都有所不同,如果能熟練的掌握並運用,相信在賽場上會發揮的更好。今天我們就通過對戴資穎步伐的拆解學習,來深入的瞭解學習後退步法。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後退步伐常用在對方回高遠球、過頂球的時候,如果對方是推底線平高球,我方一般會採用抽球、攔截等方式,其步伐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內。後退步伐分為正手位、頭頂位及反手位3個區域,來看戴資穎是如何處理的。

正手位後退步伐

先看第一種情況:從反手區域回中之後向正手底線移動。回中後發現來球是正手底線,依靠一個啟動步來變換方向,然後利用交叉步快速後退,並起跳回球。如下圖: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第二種情況:同樣是在回中的過程中變向,不過時間太短,這裡沒有啟動步,需要急停之後迅速變向移動,同樣是用的交叉步後退,回球點較低,沒有起跳。如下圖: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這兩種情況是最經常遇到的向正手位底線移動的方式,對手想通過兩底線的調動來拉開我們在賽場上的位置,找出空擋。相比較來說,

第一種給我們的時間夠長,所以啟動步能更好的穩住身體,而之後的起跳擊球也可以更好的發力;而第二種就比較突然,急停之後身體重心不穩,所以推後的速度也相對較慢,不容易拿到合適的擊球點

還有第三種情況,對手利用網前+底線來調動我方位置,這種情況給我方回退的時間也夠長,所以也相對比較好處理,如下圖: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正手位置是球友們的最佳進攻位置,如果後退速度夠快,拿球點夠高的話,可以發起進攻,如下圖: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這種情況基本上是對手已經處於被動,回球的球路以及回球位置基本被我方猜到,所以可以提前變方向,然後在合適的擊球位置發起進攻。

頭頂位後退步法

頭頂位的來球對於很多業餘選手是不小的威脅,因為後退的步伐不容易選擇。有能力的就採用和正手位類似的步伐,不過需要加上更大的側身角度,同時需要腰腹力量較足;能力不足的多會選擇反手回球了。

來看戴資穎的頭頂位處理:首先還是要側身,右腳帶動左腳向後移動,最後依靠蹬跳步起跳擊球。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我們在平時遇到的問題就是沒有及時的側身,而是直接向後退,不僅慢還不利用最後的發力。所以,學習後退步法,首先要培養側身的意識,不管是正手位還是頭定位,都需要先側身,右腳帶動左腳移動,可以採用並步、交叉步來移動。

其實頭頂球更容易發起進攻。首先是側身角度夠大,擊球時更容易利用身體的力量;其次是擊球時一般都會起跳,擊球點會更高一些,腰腹轉動的力量+高的擊球點,自然更容易形成進攻。如下圖: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我們在練習的時候要注意側身的角度,一般來說要讓非持拍肩膀正對著球網;另外就是注意後退的步伐,多利用小碎步、並步以及後蹬跳(馬來步),這也能讓移動的速度加快。

反手位後退步伐

對於專業選手而言,儘量會把自己的反手區域壓到最小;而對於業餘選手來說,該用反手就用反手,畢竟沒有專業選手的訓練強度,強行採用頭頂極易導致受傷。

首先,反手位的正確回球應該是背對球網,利用反拍擊球。如下圖: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其次,想要像上圖那樣正確的回反手球,就需要正確的後退步伐。

由於是背對球網,所以要先轉身。不是側身,是轉身。讓自己背對球網,然後向擊球位置移動,最後擊球並轉身回中。如下圖: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羽球場上後退太難?戴資穎教你,輕鬆學習這3種步伐

反手位置的後退最關鍵的是及時轉身,然後“追”球。當然,想要打好反手位置,除了後退步伐外,擊球技術也是很重要的,握拍、發力、擊球都需要刻意去練習。好的步伐和反應速度會讓你在球場上迅速移動,結合好的擊球技術才能真正得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