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你突然想念一個朋友,想知道他最近怎麼樣。

點開朋友圈,想以他最近的朋友圈動態為話題聊聊天,卻只看到一條清冷的橫槓: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不知道他的動態,不知道他的圈子,不知道他的生活是否還需要你介入。

這樣一想,更不願意找他聊了。

那行字甚至讓你懷疑,友情的保質期是否只有三天?

如今,越來越多人習慣隱藏自己的情緒,不想讓別人窺探自己的生活,把朋友圈小心地“保護”起來。

殊不知,朋友圈不可見,下一步就是再見。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好幾次,你打開朋友圈,想在某一個好友的圈裡評論一下,可是馬上想到:

評論了她會做出什麼回應?你又該怎麼回覆?你們的圈聊控制在幾句以內更合適?

糾結來糾結去,還是點個贊吧,如果有話想對你說,她會“統一回復”的。

現代人孤獨起來,真是連自己都騙。

不知道該和好友說什麼,但想表達“我在”,於是手到之處默默點個讚的行為,已經當今朋友圈社交的一大現象。

現代人還要點多少個贊才能明白,友誼有很多種,點贊之交是最脆弱的一種。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怎樣用一條微信,讓對方欣喜若狂又瞬間絕望?

讓他投票。

每次看到昔日老友發來消息,你腦子裡都會迅速回放當年一起經歷的點滴畫面。

帶著一絲興奮點開,看到的卻是一個投票小程序。

嘟一下嘴之後,你投了票,再回一句“投了”。

對方發來個比心,就再也沒消息了。

有多少次,我們把一條消息當作重拾友誼的契機,但對對方來說,只是一條群發消息。

確認過眼神,我們快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互聯網時代,通過微信好友只要1秒,但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們可能只是彼此手機裡的朋友。

當你翻開通訊錄,發現已經有上千好友時,你會發現越來越找不到可以傾訴心事的朋友。

好友越多,落差越大,這一條對所有現代人都適用。

某一天你會發現,“好友“不一定是好友。

微信時代下,好友=手機裡不常聯繫的朋友。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微信友誼中,最涼的時刻莫過於:你還不是他(她)的朋友。

當你想起一個許久未聯繫的朋友,想要敘敘舊,結果發個消息過去,卻發現自己不是TA的好友時,也別灰心。

對方沒有狠心刪了你,只是你們太久沒聯繫。

TA只是雲淡風輕地清理了下“不認識”的人,或是“殭屍粉”

沒有共同圈子,沒有定期交流,再好的朋友也會淡忘。

微信的定義是社交工具,但卻逐漸變成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知不覺,你已經置頂了三五個工作群,甚至把“文件傳輸助手”置頂,也沒有把一個好友置頂。

好友間沒有星標,沒有置頂都是現代人的常規操作,更不會再設置“寶貝”、“二傻子”、“大豬蹄子”之類的暱稱。

甚至,為了避免工作中突然彈出信息的尷尬,你還給TA設置了“消息免打擾”。

我們用微信的初衷是交朋友,如今卻越來越沒朋友。

朋友圈最心酸的幾個瞬間

在手機社交時代,我們早已不再進行深入溝通,只是雲淡風輕地去朋友圈評論、點贊,最終淪為手機裡地泛泛之交。

你可以試試,打開自己的微信相冊,翻一翻1年前、3年前、5年前自己發的朋友圈。

點讚的朋友,是否換了一批又一批?以前評論裡的朋友,現在還有聯繫嗎?那些老友間聚會的約定,履行過了嗎?

多年老友散落在世界各地,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軌跡,即使好久不見,即使想念,卻總又各種理由拒絕相聚,也越來越難開口表達問候和思念。

即使心裡有對方,也會覺得感情淡了。

就像陳奕迅歌裡唱的一樣:

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

來年陌生的,是昨日最親的某某。

看到這裡,你心裡是否想起某個許久未見的人,是否憋了一肚子話要講?

只有互相陪伴或交流,情誼才會不斷延續,趁著今天,和好朋友來一場雲聚會吧,你的朋友們,也一定在等你的消息。

此刻,你最想念的那個人,你們多久沒見了?你最想對他說的話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