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垃圾桶”!丹灶不斷探索垃圾分類管理新路徑

“互聯網+垃圾桶”!丹灶不斷探索垃圾分類管理新路徑

提起垃圾分類,丹灶街坊並不陌生。2018年8月,丹灶鎮積極響應號召正式啟動垃圾分類試點項目,選取了上林一品、雲山峰境、金沙小學、丹灶中心小學、科教新村作為試點推行垃圾分類。

去年,丹灶持續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陸續在公園、廣場、超市等公共區域以及部分行政單位33個試點單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樣板小區創建率先帶頭、社區、村(居)垃圾分類治理穩步推進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搭建分類投放、暫存、運輸、處置鏈條

多元宣傳垃圾分類有成效

生活垃圾試點工作開展兩年,丹灶鎮有了更多的思考,不斷探索垃圾分類管理新路徑。以雲山峰境為例,在丹灶鎮雲山峰境小區,居民們慢慢習慣通過“互聯網+垃圾桶”(智能回收箱)進行紙類、塑料、金屬、玻璃這四類可回收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將垃圾投放到“互聯網+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後,可積分兌換飲料

據瞭解,地處丹灶城區中心的雲山峰境小區現有住戶4000多戶,率先作為垃圾四分類試點,雲山峰境已投放了四分類的垃圾分類桶,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的標準分類投放。

瀚藍智慧環衛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怡雯介紹,雲山峰境小區還配有44名衛生督導員,在每天早晚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期時,監督並指引居民正確投放垃圾,重點檢查居民廚餘垃圾的投放,解答居民關於垃圾分類方面的疑惑。同時安排垃圾分類宣傳員上門入戶宣傳,並給居民免費派發家用廚餘垃圾桶,並發動居民自願簽訂居民文明公約,以此增強居民對垃圾分類的重視。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入戶派發廚餘“小綠桶”

“為了大家居住得更乾淨健康,我很支持垃圾分類。如今小區樓下襬放了不同的垃圾桶,極大方便我們進行分類投放。”雲山峰境小區居民尹女士表示認可垃圾分類的做法。她說樓下還準備了2個垃圾桶,分別收集廚餘垃圾和一般垃圾,全家逐漸形成了垃圾分類習慣。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居民尹女士按照標識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

擴面提質逐步推廣垃圾四分類

像雲山峰境小區這樣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的小區,如今在丹灶轄區內的小區、社區、村(居)和公共機構點越來越普遍。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人群,丹灶鎮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垃圾分類宣教工作,廣泛動員、鼓勵居民參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其中,在丹灶鎮中心小學、丹灶鎮初級中學等多家試點學校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通過環保課堂、有獎知識問答、垃圾分類小遊戲等活動宣傳環保知識,提高學生垃圾分類意識,以學生帶動家長一同參與垃圾分類。

在社區,丹灶鎮也同樣重視社區垃圾分類工作。以金寧社區為例,丹灶鎮通過攜手金寧社區的社工,開展小手拉大手”在青少年中進行垃圾分類宣傳,併為轄區內居民展示垃圾四分類的分類投放方式,提高居民分類意識,形成綠色環保的良好風尚。

記者瞭解到,截止目前,轄區內垃圾分類知曉率達95%,有害垃圾收集箱投放準確率達到84%以上,其他垃圾桶及可回收垃圾箱投放準確率約53%,分類意識明顯提高。啟動垃圾分類後,垃圾減量達到26.49%,大大減少垃圾填埋量,減量效果明顯。

下一步,丹灶將大力鋪開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科教新村小區試點四分類,並覆蓋更多公共機構進行垃圾分類,健全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深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並引導全民參與其中,從而打造整潔、乾淨的美麗丹灶。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注意!外來或返回佛山人員必須當天

“佛山通疫情防控”、“佛山南海通戰疫版”小程序主動報告及申請備案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佛山通疫情防控”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佛山南海通戰疫版”

文、圖 | 珠江時報記者 肖越群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互联网+垃圾桶”!丹灶不断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路径

聲明:除標註原創的圖文外,本微信公眾號發佈的圖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因來源不詳,而無法標記來源和署名的,版權仍歸原作者;凡本微信公眾號發佈的圖文侵害到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轉載,請及時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予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