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在高水平級別的拳擊賽和泰拳或MMA比賽中,選手們的水平差距通常很難在技術上區分開來。


因此,最細微的差距也可能令比賽結果截然不同。借用我很喜歡這句話:拳賽的魅力是勝負可以一瞬之間決定,也可能一瞬之間顛覆。


上面這句話並不難理解,做個簡單比喻:高水平拳賽就像圍棋博弈——一方佈局一方解局,雙方輪流進行。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在拳臺上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對手隨時可能利用你的經驗和自信佈置陷阱引你入套,而一個錯誤的判斷可能會賠上整場比賽的輸贏。


那麼狡猾的對手如何去下套呢?這就是今天要聊的重點了:格鬥中的假動作運用。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在現實中,假動作是多維度的。他們有很多用途,讓你的對手透露他們的戰略、心態和意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被用來打亂對方的步法、擾亂節奏、打斷對峙、並主動控制對手進入自己的進攻範圍之內。


更重要的一點是,成功的假動作具備打破僵局快速結束戰鬥作用,


下面我們來看看假動作在拳擊賽和泰拳賽中為什麼如此重要原因。並解釋為什麼拳手在賽場“撒謊”並非壞事。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假動作的力量


心理學在格鬥遊戲中非常重要,不論是什麼規則的比賽。


畢竟拳手也是人,情緒和意識多來自於感官,且人類有一個非常敏感的神經系統,這意味著當我們受到重創時,它會很疼。只要不是有特殊癖好的拳手,都不願意受到這種重擊對吧?


為了避免被擊中,拳手會盡可能地呆在敵人的攻擊射程之外,避免長時間成為一個固定的目標。總之,他們懂得保護自己。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假如一場比賽,第一回合快要結束時,你被一技後腿高掃重創,對手乘勝追擊鈴聲救了你。那麼你大腦會告訴你,千萬要小心對方後掃踢,儘量不要再著了這道。


第二回合,你會緊盯著對方右腿,雙手拿高護好頭。當對手靠近你時,你發現對方在為後掃腿進攻做準備,你打起了十二分戒備,只是對方徐晃了一下並沒有起腿。


你上當了,你的警惕性上升,防止被爆頭,突然感覺自己右肋劇痛,原來是捱了一記頂膝。你的對手在第一次重擊你後,欺騙你接下來比賽中一直防禦一個永遠不會到來的高掃。他們假裝踢你的頭,其實真正目的是膝擊你的身體。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泰拳中假動作的使用


上面的例子或許在泰拳比賽中常見到不值一提,但仔細思考它說明了很多問題。


在緊張情況下,你遭受某一技術的重擊,腦子會很自然默認對手這種技術更擅長威脅更大。但事實是,在泰拳中,對方甚至不需要繼續運用這項技術就能夠騙到你。這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彙:“恐怖平衡”,世界各國通過核武器威脅來維繫世界的和平。


相同的是核武器和重創你的技術都是威懾的作用;不相同的是世界各國希望用核威脅維繫和平,而你的對手是希望通過威脅讓你疑神疑鬼達到擊敗你的目的。


好端端一場比賽,可能變成一場意識層面的猜謎遊戲。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當然,在泰拳中拳手也可能會有相反的路。對手向你展示各種技巧,展示他的一切,你感覺好像是我對他都瞭解了。實際是,你對對手一無所知。


泰拳賽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拳手一開始在比賽中隨意走動,偶爾踢幾腿然後繼續遊走。當你以為這就是對方的進攻模式(起腿、遊走、循環)時。對方起腿,你追擊,迎接你的可能是一膝或者一肘。


假動作在泰拳/踢拳中有很多種用法,包括目光、面部表情、腿法、拳法、戰鬥姿勢等。舉個簡單的例子:擊下打上,看下打上。


總之,多數高明的拳手在面對水平相似對手時,往往會用一切方法來詮釋“演員的自我修養”。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我在網上找到個視頻,是拳行天下B哥翻譯的。大多是拳手都是小騙,咱們來看看什麼叫拳賽中的大騙。


(殺馬特的確是泰拳歷史上最最優秀的拳王,不像一般泰拳手一樣單純靠強悍來硬吃對手,殺馬特的靈氣在泰拳手中非常少見(其實更像拳擊手),這也就是為什麼殺也能在拳擊比賽中有所斬獲。)


視頻


看清楚了麼!!!


殺馬特吃了一擊重拳後就開始演戲了。歪個腦袋,垂著手,搖搖晃晃往後退。其實心裡早早準備好等著對方突進,對方看到殺馬特失去了反擊能力,自然大大咧咧猛撲。就衝這演技,對方不上套都難。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事實證明,有時候說服(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欺騙) 往往比硬拼硬打是更好的方法。因此,要想智勝對手,就需要巧妙的手法,比如垂肩、假動作、側步、假踢腿等等。


而且也會給拳賽添加更多精彩。中國多數比賽不好看原因也在於此,只是戰鬥層級的比賽肯定比不了上升到意識層次的比賽。


聽說現在的格鬥拳手,都要研讀《演員的自我修養》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