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一詞從何而來,有什麼典故嗎?

別來無恙1302911


從很早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們都自稱自己為中華兒女,華夏兒女,或者炎黃子孫。你當我們說說這些稱號的時候,總為自己作為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其實這些稱呼每一個背後都有一段屬於他自己的故事,比如炎黃子孫,我們把自己當做炎帝和黃帝的後裔,把他們二人視為我們的人文始祖,那麼我們為何又叫做華夏兒女呢?



一、華夏乃中原人也

在最早的時期,比如夏商周的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的統治範圍其實十分有限,並不像我們今天這樣廣袤的面積只有960萬平方公里之大。

而是主要形成了一陝西,河南,山西,河北和山東西部為主要的區域就是歷史上的中原地區,在這一代的人們也自稱為華夏。

這主要是為了與其他當時少數民族人民區分開來,一些華夏民族所居住的地區為中心,其他的分別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東夷—東邊海邊平原手拿弓箭、魚叉捕魚射鹿為生的人南蠻—靠鳥捉蟲子吃的南方人西戎—西邊搞武器工具的鐵匠、石匠北狄—牽著小狗 在北方天寒地凍的草原上連老鼠都不放過的跟動物一樣,但會燒火的人。

這是在當時中原地區以文明程度為標誌與其他人區分開來叫自己為華夏。


二、大河孕育農耕文明

與西方海洋文明不同的是,我們東方以農耕文明為主要標誌,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我們叫做華夏原因就和農耕文明也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對華夏二字分開來做解釋,首先,華字出自於爾雅•釋草,其中有一句叫“木謂之華,草謂之榮”,華字表示著對希望作物茁壯成長的一種期望的狀態。

夏字則是因為我們生活的區域以農耕為主,而農耕糧食作物在夏季的時候生長最快,所以他們將如同燒火煮食食物時一樣熱的這個植物生長最茂盛的時間,命名為“夏”。

然後以農耕生產生活的人類就叫做夏人,二者合起來就叫做華夏。這是從農耕文明的角度來講。


三、華夏彰顯華夏文明

從我國傳統文化角度來講,華夏兩個字則高度表現出了我們華夏文明的內涵。“禮儀之大謂之夏,服章之美謂之華。”

這句話最早出自於孔穎達為《春秋左傳正義》作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夏字展現了我們是禮儀之邦,而華字則展現了我們的服飾之美;現在我們仍然在學習古人禮儀,繼續展現我們禮儀之邦的風采;另一方面我們也設立了中國華服日,傳承我們的華服文化。所以華夏二字彰顯著我們的華夏文明,代表著我們的文化自信。

總體上來說,華夏一詞頗有內涵,既是在東方文明之內,與其他少數民族的區分,也是在世界文明範圍內與西方文明的區分,在農耕文明的孕育下鑄就了我們獨特的文明。


微光人文


“華夏”亦作“諸夏”,為漢族先民或中國(中原)之古稱。

“華夏”之稱謂,通常認為始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失華夏”。最早以“華”、“夏”分稱者較多。“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

《說文解字》:“華,榮也”;“夏,中國之人也”。段注:“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為大也。”

《尚書孔氏傳》中稱“冕服採章曰華,大國曰夏”;孔穎達疏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裝之美謂之華”,並認為“華夏”連稱“謂中國也”。

中國古代常以“華”與“夷”對稱,以“夏”與“蠻夷”或“蠻”對稱,此乃以文化和族類作為區分尊卑貴賤的標準。實際上,早期華夏系由部分羌、夷、戎、狄、苗、蠻等族體共同融混而成,已將這些民族包括在內。

前221年,秦始皇橫掃六合,統一諸夏,建立以華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始皇推行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立郡縣與確定度量衡標準等政策,華夏開始成為穩定的族體,為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對華夏文化擴散與華夏文化圈的形成起著關鍵性作用。

秦漢以後,“華夏族”這一稱謂先後為“秦人”、“漢人”乃至“唐人”所替代,但“華”作為中國民族的概念並未消失。近代出現“中華民族”的概念後,遂以中華民族作為中國各民族的總稱。


風光藝境


史載夏朝之前還有個華朝,華夏連稱,代指炎黃一脈。


柳樟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相傳,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

在秦漢時期所說的中國人,在古代實際上來源於華夏、東夷、南蠻三大民族集團。而三大集團中的華夏集團的代表,一個叫炎帝,一個叫黃帝。炎帝神農氏沒落時期,黃帝軒轅氏“習用干戈,以徵不享”,經過阪泉之戰和琢鹿之戰後,黃帝排除了異己,兼併、融合、統一了中原區的諸多民族,形成了華夏族主體。華夏、東夷、南蠻,三大集團是構成華夏族的核心部分。華夏集團發祥於今陝西省的黃土高原上,在有史以前已經漸漸地順著黃河兩岸散佈於中國的北方及中部的一些地方。東夷氏族的代表人物是太昊氏。傳說中的黃帝與諸侯中最粗暴的蚩尤戰於涿鹿,並且擒殺了蚩尤,這蚩尤就屬於東夷集團。

東夷集團所居住的地域,北至山東北部,西至河南東部,西南至河南的極南部,南至安徽的中部,東至海。南蠻集團的代表人物是伏羲與女媧。這一集團的地域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為中心。

華夏族的形成過程就是華夏、東夷、南蠻三個部落集團長期鬥爭、相互融合的過程。經過戰爭,使得勝利者越來越強大。《史記》說黃帝“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xunyu),合符釜山,而邑於琢鹿之阿。”就是說黃帝臣服了炎帝以及其它一些部落,勢力東達勃海,西至甘肅,南到長江,北到幽陵,並在今河北省涿鹿縣建了“帝都”,形成了一個勢力強大、相對穩定的早期“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黃帝及其後裔的華夏集團與其它部落不斷融合。有虞氏虞舜與陶唐氏帝堯的兩個女兒的通婚,意味著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的進一步融合。舜帝征服三苗,就意味著一個親善大於仇視,友好大於爭奪,聯合大於離亂,世世代代通婚,不斷繁衍生息的民族大融合的共同體———華夏族基本形成了。

據前所說,華夏族早在堯舜時期已經形成。但是史學界也有持不同意見者認為華夏族是在夏朝時才形成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一個民族的形成是以破壞氏族部落為目的,淡化血緣概念為條件的。這個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夏代國家的建立是一個同步的歷史進程。而原始社會末期,炎黃時代的社會結構是以家族、氏族、胞族和部落構成的,不符合民族發展形成的規律。

傳統觀點認為華夏族在夏朝才形成的這個觀念,是以國家的形成作為華夏族形成的根據。但是,根據現代考古發現和研究,國家的形成應該從夏代往前推千餘年。那麼,還以為華夏族是在夏代才形成就顯得觀念落後了。長期以來的落後觀念來自於我們對自己國家夏以前的歷史非但半點不瞭解,而又不願深入往前研究,只認識商代的甲骨文,就以為中國以前只有傳說,沒有歷史。這種觀念一直束縛著中國史學界的思維。

也有學者認為華夏族起源於商、周和戰國時期。事實上,一個民族的形成的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往往要經過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反覆磨合,因此很難準確地說明誕生在哪朝哪代。譬如漢民族的形成就是在堯舜時期形成的華夏族基礎上,歷經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幾代的民族統一,與周邊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才得以發展,成為擁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和廣大人口的漢民族。

《尚書.武成》說:“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夏,大也。故大國曰夏。華夏謂中國也。”三國魏曹植所著《曹子建集》說:“威慴萬乘,華夏稱雄。”《說文》對“華夏”這樣解釋:“華者,茶也,美也。”即是說“華夏”意味著美好、繁榮的中原地區繁衍著強大的國家和民族。《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故稱華。”又云:“冕服彩章曰華,大國曰夏。”這實際上已經不是華夏的本意,而是引申之詞。

“華夏”是漢族的前身。華夏族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故把居住的地方稱為中華。華夏、中華,初指我國中原地區,後來包舉我國全部領土而言——凡所統轄,皆稱華夏或中華,亦稱中國。而中華民族則是我國各民族的統稱,它既是血統概念,又是地理概念,還是文化概念,構成一個血統、地緣、文化認同的民族整體,是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域諸侯國諸族在歷史長河中整合而成。

公元前1550年,居住在今商丘北一帶的商部落滅掉夏中央,成了中原的主人,領土比夏朝多了徐州和山東西部。商部落有東夷血統,但是語言上操一種漢語方言。東夷屬於北亞人種與北方遠東人種的過渡人種,他們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但是不屬於漢語,他們的語言對今天的膠遼官話有一定影響。經過500年統治,商部落完全華夏化。

公元前1050年,周部落滅商,建立了強大的周朝,周的領土比商朝多了關中和燕國。周部落原是華夏族的一支,居住今河南省太康縣,後來遷到關中,經常與藏緬族群的羌族和吐火羅打仗,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西戎的因子,文化理念與中原華夏開始有所差別,但作為華夏族在關中的移民,血緣上文化上他們仍然是以華夏族為主體。燕國開始講漢語。

秦國的建立者是嬴部落,贏部落原居甘肅天水,以放牧為生,操一種漢語方言嬴語,據說也有東夷血統。西周時期遊牧到渭河流域,開始經營農業,正統漢語取代了嬴部落方言。在秦始皇統一全國前,不僅國家林立,而且民族林立,可以說一個國家就是一個民族:夏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夏族,商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生活著商族,周朝分封的國家主體民族是周族但也生活著商族,一些古老部落建立的國家也講各自的語言。這些民族都講具有自己特色的漢語方言,被稱為諸夏。



朗月悠風


漢族的形成和發展,是以華夏為主體,融合他族,不斷髮展壯大起來的。在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漫漫發展的歷程中,隨著各民族經濟文化上互相交流,互相滲透,形成統一的中華民族--華夏民族。“華夏”是中華民族的稱號,凡是今天在中華大地上生活的56個民族,都稱之為“華夏民族”。作為一名中國人,常常以稱自己是“華夏民族”、“華夏子孫”為榮。儘管我們經常這樣自豪地稱呼自己,但對於“華夏”的由來,卻是很難給出一個定論,作為一個未解之謎,自古至今,有很多說法。

關於“華夏”的由來,上古時代就留傳這樣一個傳說。蚩尤原來是炎帝的大臣,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想獨霸天下,於是聯合苗氏,想把炎帝從南方趕到涿鹿,自稱南方大帝。決定勝負的一戰開始了,他們大戰於涿鹿的野外。大戰當時,蚩尤一夫當關,手持長劍,指揮著自己的士兵衝向炎帝的陣營,炎帝部落明顯佔了下風。

不得已,炎帝被迫一面抵抗,一面帶著部隊倉皇地撤離戰場,並向黃帝求援。這時蚩尤已向涿鹿進軍,黃帝下令重整隊伍,兩軍開始了新一輪的對壘,黃帝心想,只要我和炎帝攜手並肩、齊心協力,一定可以打敗蚩尤。但他們低估了蚩尤的法力,蚩尤竟然施起了妖法,剎那問,天地間揚起一片濃霧,而且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炎黃的軍隊什麼都看不見,被打得節節敗退。

面對一意孤行、製造戰爭、禍害百姓的蚩尤,黃帝決定奮力一搏,他找到了炎帝商量作戰計劃,並讓人利用太極推測演算,後來又派人到蚩尤的大本營,探聽軍情,知道蚩尤馬上就要反攻再次施妖法。黃帝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當蚩尤的部隊衝上來時,便被炎黃聯軍團團包圍。

此時炎黃聯軍把骨頭做的戰鼓擂得震天響,使得聯軍的士氣大振,士兵們個個變得更英勇了。最後終於將蚩尤的部落打得落花流水,蚩尤也被俘虜。不肯投降的蚩尤被黃帝下令斬首,而炎黃部落最後團結一致,統一了整個中原。從此以後,中原各部落都尊黃帝為共主,炎、黃等部落在黃帝的領導下融合成華夏民族,這就是“華夏”的由來。

還有另外一個關於華夏由來的傳說,對此有不同的解釋。相傳,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大禹歷時數年,成功治水,被舜選拔為繼任者。之後他開啟了一個清明的歷史時代。所以在當時,以禹代表的夏後族在當時獨領風騷,成為盛極一時的氏族部落。又加上夏後族以華山作為自己的活動中心,所以他們又被人們稱之為華夏族。這也是為什麼禹的兒子建立的第一個王朝叫夏的原因了。

今天,對於華夏由來的爭論,仍然不斷。一些專家學者將眾多觀點歸納為兩類。第一種觀點認為,“華夏”是民族的名稱。他們認為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華夏族定居在華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夏”這個名詞是由“夏水”得到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融合了別的不同的民族構成的一個龐大的民族。她儘管不是一個單純的民族,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她始終以一個核心民族為中心,逐漸地融合和同化別的民族,形成一種“單元性的多元化民族”,這就是今天的中華民族。在先秦時代,她被稱為華族或夏族。而“華”指的是居住在華山,以玫瑰花(華)作圖騰的“華族”,“夏”則指的是居住於長江中下游,“夏族”的祖先的夏后氏。華夏民族的稱謂,由此而來。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華夏”。根本上不是什麼民族的稱呼,它僅僅指的是一個地域文化概念。而在這個派別中,又有兩種不同的解釋。第一個派別是這樣解釋的:遙遠的中華民族的遠祖們曾經分為三個主要的集團,他們分別是華夏、東夷和苗蠻。在不斷的爭戰和競爭中,黃帝取得了最終的霸主地位,他領導的華夏集團於是成為當時的文化和政治主流,東夷和苗蠻兩大集團不得不俯首稱臣,被迫納入華夏文明的圈子裡。

第二個派別認為,遠古時代是以文化高低來定名的。所以,文化高的周禮地區稱之“夏”,同樣另一個文化高的民族稱為“華”。“華”和“夏”合起來,統稱為“中國”。相反的,對於華夏周圍的四方,由於他們是文化低的地區和民族,所以被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後來華夏不斷融合壯大,周圍四方民族凡是接受華夏文化的,大都納入了傳統華夏文化的範疇,華夏漸漸地就成為了我們中華文明的象徵了。

儘管現階段我們還沒有完全解開華夏之名由來的謎底,但我們相信,“華夏子孫”將永遠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自豪的稱呼。


一休廣祥


華夏,也稱“夏”、“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但尚書也記錄虞夏商周,夏朝至今沒有證據,華夏一詞也無證據。

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華”是因為華山而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夏”最初僅為一文化概念。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



紋章指尖


我國曆史悠久,有著上下五千年厚重的歷史文明,經歷的很多繁華的時期,也就有了很多的稱呼,諸如:炎黃子孫、龍的傳人、華夏民族、中華兒女等。

華夏是我們應用頻率很高的一個稱謂,那麼這個稱謂是緣何而來的呢,什麼時候開始叫的?代表什麼意義呢?

華夏很多人感覺夏這個詞是來源於夏朝,但是夏朝至今未找到其確切存在的證據,個人感覺夏應該是來自夏水(即漢水),而華來自華山。

根據史書和考古發現,在上古時期這兩個地方已經首先出現了人類活動,而古時的人有很喜歡以地名定姓氏和稱謂,所有華夏來源於夏水和華山的可能性很大。

在《尚書.周書.武城》中記載,“華夏蠻貂,䖟不率稗”,成為最早記載華夏一詞的記載。也是從《尚書》開始,古代歷史文獻中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成,從此以後華夏便成了代表我們的稱謂!


蕩胸生層雲是種境界


自古以來,中國有過許多名稱,如中華、中原、華夏等等。為什麼要把中國叫做“華夏”呢?

公元前2100年~前770年黃河中下游黃帝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群雄割據的局面。漢族於先秦時自稱華夏、華夏族。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楚失華夏。”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

漢族由漢王朝而得名,此前稱華夏族,所以漢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其主體是華夏族,這就是中國之所以稱為“華夏”的原因。


玉晶輝哥


華夏,也稱“夏”、“諸夏”等。“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但尚書也記錄虞夏商周,夏朝至今沒有證據,華夏一詞也無證據。

也有認為“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華”是因為華山而得名。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夏”最初僅為一文化概念。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亦即“夏”。



神奇歡歡


中國號稱華夏。《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華夏”條目為:中國和漢族的古稱,“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華夏”是中華民族的稱號,生活在中華大地上的56個民族,統稱為“華夏民族”。中國人都以“華夏民族”、“華夏子孫”為榮。究竟這個習以為常的名稱如何得來?作為一謎,古往今來,卻有種種說法。

古人的說法見諸於《左傳》、《孟子》、《說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裔”作為四方,相對而言的。如說“裔不謀夏、夷不亂華”,“是夷交侵,中國危矣”等。遠古時代居住在中原地區的民族是漢族,因此可以說華夏族是漢族的前身。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華夏族就不是指單一的漢族了。

現代人的觀點有兩種:第一種認為,“華夏”是民族的名稱。這種觀點又有兩種說法。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夏”這個名詞則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說:“華夏族定居在華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另一種說法認為,華夏實際上是歷史上夏族的一個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肅、河南、山西一帶,後來這個民族不斷向四處遷徒,並漸漸分為三部分:東遷中原的稱為“東夏”(“華夏”),西遷甘肅的稱為“西夏”(“蠻夏”),原地不動的稱為“大夏”。後來,大夏變為夏族的總稱,也是夏族的美稱。

第二種觀點認為“華夏”是地域文化概念。持這種法的也有兩種。一種認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地區稱為“夏”,文明程度高的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反之,“中國”以外的四方中化低的地區和民族,就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秦漢時歷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非常頻繁,中國的範圍不斷擴大,因此華夏文化也在不斷髮展壯大,凡是接受華夏文化的各民族大體上都納入了華夏族,華夏就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稱號了。

另一種說法認為,中華民族的遠祖,可大致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以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青蓮文化為主的東夷集團生活在山東、河南東南部和安徽中部一帶,傳說中的太皋、少皋、后羿、蚩尤都是這個集團的;以大溪口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兩港文化為主的苗蠻集團生活在湖北、湖南及江西一帶,傳說中的伏羲、女媧、三苗及祝融氏都屬於這個集團,以仰部文化、河南龍山為主的華夏集團生活在中原及北部地區,傳說中的黃帝、炎帝都屬於這個集團。後來黃帝兼併了炎帝部落,又統一了其他部落,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華夏集團也因為其連續的勝利,鞏固了自己的主流地位,成為古老中華民族的代表。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種性民族的概念,還是地域文化的概念,華夏族實際上指的是在文化上形成共同傳統的、居住在黃河中游流城的古老民族的總稱。

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中原地區的農業文明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是處於領先地位的,而周圍的少數民族(“裔”、“夷”)則比較落後。因此,在歷次的民族大融合過程中,漢族文化強烈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深刻地影響著周邊少數民族。就是在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時期,執掌權力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也總是不可避免地最終認同漢文化,不斷出現“野蠻的征服者最終被被征服者的文明所征服”的歷史場面。同時,華夏文化也不斷從周邊文化中汲取營養,在雙向交流中形成了兼容幷蓄的風範。

此外,華夏的由來還有這樣的說法,古代“華”與“花”相同,引申為美麗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們,認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齊華麗”的文明地區,故自稱“華”。至今“華人”、“華僑”、“華語”仍在使用。“中華”出現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

原來,秦以前,華夏族稱自己的祖國為“中原”,而秦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為了說明秦國民族的構成,因而有了“中華民族”的說法。中華一詞也就成了中國的別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