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記得抖音裡有個印象很深的段子,海峽對岸的同胞問,你們重慶也有這樣的高樓大廈嗎?一邊捂住嘴儘量不去嘲笑別人的信息滯後,一邊自豪重慶這些年的發展,高樓林立、交通發達,最近更晉升為“一線城市”。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提到重慶,很多人都會把它與“網紅”掛鉤,洪崖洞、磁器口、解放碑、穿樓輕軌,吸引了無數人為之打卡,但娘娘不喜歡叫它“網紅”,因為在我心中,山城是一座獨具韻味的城市,而網紅卻多了一絲俗世的味道。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小時候,高樓大廈還未替代老舊建築的時候,隨處可見的吊腳樓,散落在老街裡打盹的黃狗,斜著身子坐在石階上抽葉子菸的老大爺,在街邊聊天摘菜的嬢嬢(阿姨),在巷子裡追逐嬉戲的孩童......到處都是老城的煙火氣。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這是停留在我的記憶力揮之不去的老重慶記憶,趁著萬物復甦,一起去探尋那些老重慶的印記。


山城步道

三兩好友結伴而行,享受疫情過後的慢時光


疫情改變了很多行業,也改變了很多想法。能夠和家人在一起健康的活著,享受午後的陽光以及自由,方覺人間值得。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位於較場口的山城步道不失為一個放空散步的好去處,懸空棧道、吊腳樓、抗建塔、古城牆、仁愛堂、厚廬......每一處都沉澱著它的歷史和韻味。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藏在山城巷裡的官邸小樓——厚廬,曾是四川軍閥劉湘麾下悍將師長蘭文斌的府邸,交錯的電線中間還遺留著往日的氣派。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仁愛堂創建於1902年,是重慶第一所西醫院,採用磚木結構,擁有一座小花園和亭閣,看上去頗為精緻。


仁愛堂再往前走,就到了領事巷。20世紀初,法國、美國、英國、德國、大韓民國先後在這裡建立了自己的領事館。如今這裡人去樓空,只剩下一片安詳寧靜。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走在步道的棧道上,可以感受“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古韻。遠眺對岸,石板坡長江大橋和南岸的風貌一覽無餘。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走累了,擇步道邊的石凳坐下,看人來人往,還有在陽光下小憩的小貓。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在這裡,不需要可以去打卡什麼,帶著一顆漫步的心會發現很多驚喜。


交通:乘坐軌道1號線或2號線,較場口站5號口出,沿中興路下行約5分鐘。


下浩老街

大隱隱於市,在老街裡尋找老重慶的回憶


下浩老街臨近南濱路,是長江岸邊的一條古舊老街,與周圍的摩天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這裡有吊腳樓、石板路、各種老舊的攤鋪,留存著老重慶人民生活最真實的寫照,去這裡走一走,能夠感受老街的底蘊以及生活。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下浩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乾隆時期,那時這裡便已形成街市。獨特的山水格局造就耐人尋味的街巷,建築錯落有致,洋樓與民居的交融凸顯出舊房屋的風韻和歷史感。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夏家人曾住在董家橋21號的小樓裡。這棟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拱形窗戶的中西式建築距今百餘年曆史,曾是永興洋行的高管宿舍,當地人都稱它“洋房子”。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老街留不住渴望新鮮的年輕人,老人們成為了這裡的一部分,他們圍在石桌前打牌對弈,充滿了人情味和生活氣息。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搖搖欲墜的老屋不再適合居住,但我卻懷念這裡的從容、寧靜和懷舊。在繁華和衰落中,這裡有難得的重慶舊時光,彷彿穿越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交通:軌道6號線上新街站出來右轉,別上大橋,走100-200米左右,有一條很小很小的路,往下走就到了下浩老街。


嘉陵新路

尋找傳說中的“三層馬路”,感受不一樣的立體交通


在渝中半島,有一條路連接了渝中的上半城和下半城,它叫嘉陵新路,名字雖然帶新,但這裡一點都不新,處處都是山城舊時的樣子。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從李子壩正街的紅綠燈到健康路結束,一共五公里,看上去這裡充滿了十八梯的市井氣息,但這裡更文藝更小眾。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走在這裡,常常能夠遇到問路的外地朋友,“史迪威博物館怎麼去?”,“飛虎隊陳列館在哪裡?”


沿著老舊的居民區往上走,能夠看見對岸鱗次櫛比的高樓,還有一些頗為文藝的小店,在“阿米咖啡與花”點一杯下午茶,消磨整個下午時光。


交通:乘坐軌道二號線在李子壩或佛圖關站下車即到。


金剛碑

尋找巴渝碼頭古村的痕跡


位於北碚的金剛碑古鎮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曾在同治時期十分興旺,但現在,它和重慶大多數碼頭一樣,逐漸被人們遺忘。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這裡依山傍水,翠綠的植被將古鎮纏繞,顯得更加古樸和老舊。走在青石板上,感受寧靜的街道,仰望蒼勁的古樹,有一種懷古的味道。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交通:乘坐地鐵6號線在北碚站下車再轉去往北溫泉、澄江方向的公交車在煤療站下車。


燕子巖老街

沿步道而上,感受魔幻山城


如果不是土著,很少人知道還有燕子巖這個地方。這裡曾叫晏喜洞,還有一個公園,現在公園沒了,晏喜洞也隨之消失,但燕子巖還在。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網上可以到七星崗,向下是長江大橋北橋頭,陡峭的石階四通八達,走錯一個方向絕對能夠讓你感受魔幻山城的魅力。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燕子巖的住戶大多已經搬走,連遊客都很少,偶有一兩個行人路過,留下攝影作品就算“到此一遊”了。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入夜後,遠觀對岸的燈火和高樓,彷彿喧鬧是對岸的,這裡遺世而獨立。


交通:乘坐公交至南區路下車。


打銅街

打銅街以前真的是打銅的地方


沿著小什字,途徑羅漢寺往東水門方向走,橫切新華路連接陝西路的那條斜坡就是打銅街。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打銅街和它的名字一樣,與鑄銅有關,上世紀40年代初,朱自清坐黃包車下打銅街被驚出一身冷汗,這在《朱自清散文全編》裡也曾提到過。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打銅街因商業而興旺,這裡以前是手工業、商業、服務業等聚集的地方。


不過現在這裡已經沒有銅器買了,各類門店都看不到了,連老房子都要拆了。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隨著老街坊們逐漸老去和拆遷日期的臨近,打銅街的過去將成為歷史。


交通:乘坐軌道1號線至小什字下車。


黃桷坪塗鴉街

藝術與工業的結合在這裡淋漓盡致


黃桷坪塗鴉街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條充滿藝術氣息的塗鴉牆是工業與藝術的結合,無論怎麼拍都十分吸睛。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無論是去塗鴉街感受藝術氣息,還是去交通茶館品一杯蓋碗茶,都別有一番趣味。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 去尋找重慶記憶中的斑駁時光


交通:軌道交通2號線楊家坪站下車,步行500米左右到楊九路公交站乘坐233路公交直達黃桷坪。


寫在最後:我們留戀老街,其實是留戀那些清貧的舊時光,那裡住著我們的回憶和逝去的人。閒暇時光,帶上相機去記錄,因為說不定哪天它們就徹底不復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