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語文名著高頻考點答題解析

《繁星》《春水》

主題:母愛、童真、自然。

作者是冰心,原名謝婉瑩,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這兩作品是在受到了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包括三方面的內容:

  1. 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如"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裡;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懷裡。詩中的母愛往往有雙重內涵:一是母愛對詩人的浸潤,二是詩人對母愛的深情頌讚。
  2. 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讚頌。作者認為:人類來自自然,歸於自然,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一致的。如"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孩,臥在宇宙的搖籃裡。"
  3. 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稱為"哲理詩"。如:牆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藝術成就:

  1. 兼具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善於捕捉剎那間的靈感,以三言兩語抒寫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長。
  2. 語言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而又情韻悠長。

《爸爸的花兒落了》

1.文體【小說】、作者:林海音(小名英子、臺灣著名女作家)、選自代表——小說《城南舊事》

2.課文寫作線索:A、-爸爸愛花——主線,起主導作用。

B、畢業典禮——副線,推動情節發展,對主線起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

3.順敘與插敘相結合的寫法:順敘——寫畢業典禮的過程。

插敘——①去醫院探望爸爸的情形。②六年前因賴床而遲到的情形。③爸爸愛花的情形。④爸爸鼓勵“我”闖練學匯款的情形。

作用:這些記敘描寫突出了爸爸的嚴厲、關愛,表明了“我”已經長大了。

4、伏筆的作用:文章前後呼應,結構完整。

5、“花”的含義:有象徵的意義——爸爸身體健康時花開得挺旺;爸爸病危時,成為對子女的關懷、鼓勵;爸爸辭世時,花兒落了。

2019年中考語文名著高頻考點答題解析

常考例題

《鄧稼先》

  1. 文體:人物傳記

各部分關係:第一部分:全文“引子”;第二部分:介紹鄧稼先的貢獻和生平事蹟;第三部分:補充第二部分;第四部分;以另一角度突出鄧稼先的貢獻。;第五部分:對鄧稼先生平事蹟與貢獻的具體化。具體寫鄧稼先的才能、意志、信念、精神。第六部分:總結全文!鄧稼先

2019年中考語文名著高頻考點答題解析

核實驗完與楊振寧拍攝,注意看此時鄧稼先嘴角的血跡。

例題總結:

一、閱讀《鄧稼先與奧本海默》

1、鄧稼先先生喜歡“純”字,你認為“純”字代表著什麼意思?

答案:樸質、忠厚、無私、沒有雜念

2、文革期間發生在鄧稼先先生身上有兩件什麼事情?

說服兩派群眾,組織開始工作;說服軍宣隊和工宣隊。

3、鄧稼先是怎樣的一個人?

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沒有小心眼,是“最有中國農民的樸實氣質的人”。

4、奧本海模式怎樣的一個人?為什麼要寫他?

答案:①他是美國的一個鋒芒畢露的拔尖的人物,又是一個複雜的人②通過對比來反襯鄧稼先的氣質與品格。

5、“人們絕對相信他”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

6、“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鄧稼先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試闡釋這兩句話。

答案:①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講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鄧稼先正是汲取了這些最優秀的部分,變成自己的氣質品格;

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鄧稼先把這些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因此他是最理想的黨員。

二、閱讀《我不能走》片斷、回答問題:

1、本文段敘述了鄧稼先的一件什麼事,表現了他的什麼精神?

答案:一次實驗出現意外,別人勸他離開,他卻不願離開。表現他獻身國防科技,無私奉獻的精神。

2、一句"我不能走"體現出鄧稼先什麼樣的性格和精神?

答案:堅韌不拔性格和身先士卒、樂於奉獻精神。

3、文章引用《弔古戰場文》有什麼作用?

答案:寫出了環境的惡劣,突出人物的精神。

4、結尾部分引"五四"時代的一首歌,作用是什麼?

答案:這首歌是鄧稼先一生的寫照,突出他對中華民族貢獻之大。

5、最後為什麼要補充"我"父親喜歡五四時代的那首歌?

答案:寫出了父親在中華民族任人宰割時希望中華振興,也寫出我的愛國之情受到了父親的影響。

《社戲》

1.文體:小說;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線索:看社戲

2.課文主要情節:我在平橋村鄉間生活、戲前波折、月夜行船去看戲、船頭看戲、月下歸航偷豆吃。

3.景物描寫的方法和作用

①去看戲時: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寫出了江南水鄉月夜的特徵,以江南夜景的美麗清新烘托了行船之快,以及“我”急於看到社戲的迫切心情。

②歸航時:與來時看到的相呼應 突出“我”戀戀不捨的心情

4.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桂生: 聰明活潑,膽大心細,友愛熱情

雙喜:聰明能幹、有責任心、駕船技術高、具有一定的領導才能

阿發:憨厚無私、勤勞肯幹

六一公公:善良、純樸

5.重點段落:第10至14段、第22、23段、第40段。

6.中心思想:社戲通過“我”和少年夥伴們夏夜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德。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批判和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不公,表達了作者的不滿!

2019年中考語文名著高頻考點答題解析

例題總結

一、1.為什麼平橋村在我是“樂土”?

答案:平橋村有淳樸好客的村民,美麗的景緻,有趣的事情。

2.平橋村村民都具有哪些特點?平橋村的孩子們具有什麼特點?

答案:淳樸善良、熱情好客;善良、好客、活潑、聰明、駕船技術高。

3.“淡黑的起伏的連山……踴躍的鐵的瘦瘠……但我卻還以為船慢。”寫出了的什麼心情,為什麼用“踴躍”來寫山?

答案:寫出了我急切的心情,化靜為動(以動襯靜或把靜物寫活了)寫出了船行之快。

4.課文第22段前兩句採用了什麼描寫,表達了什麼心情?

答案:採用景物描寫,表達了我的留戀不捨之情。

5.課文第23段“老漁父”為什麼喝采?運用了什麼描寫有什麼作用?

答案:因為船行的快,側面描寫烘托出孩子們駕船技術高。

6.“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揹著一群孩子在浪花裡躥”一句中的修辭及作用,“躥”能否改成“遊”好不好,為什麼?

答案:比喻形象寫出了船行之快表現孩子們駕船技術高;不能改,“躥”更能表現船行之快。

好了,今天的內容到此結束,如果喜歡的話歡迎多多關注,點贊,轉發,我們將持續為大家分享學習資料,輔導資料。

2019年中考語文名著高頻考點答題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