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之德與小善之罪——【稻盛經營學】

要真正做到利他,還有一點非常的關鍵——思考“什麼才是真正有利於對方的做法”。

打個比方,有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來購買產品。“說實話,我們公司現在手頭沒有資金,能否賒購?”“賣給我們吧!我們會開匯票的!”而我方通過調查得知,那家公司下個月就會倒閉,匯票很可能無法貼現,可對方一直苦苦哀求:“賣給我們吧!”面對這種情況,到底該不該賣呢?

對此,可能不少人會心生困惑:“如果按照利他之心判斷,當然應該賣吧。可如果這麼做的話,賒銷款很可能無法收回,從而給自己公司帶來麻煩。到底該怎麼做呢?這樣看來,利他之心與經商活動不是相互矛盾的嗎?”

遇到類似情況,我會思考“大善與小善”。比如,父母由於太過疼愛孩子而對其溺愛縱容,孩子由於被寵愛,自然感到幸福愉快,但結果卻使其成為任性蠻橫、恣意妄為之人,最終害其誤入歧途、陷入不幸。

像這種為了滿足對方一時之需的善行便是小善”,是隻顧眼前的淺薄之舉。在當時,這樣的“善舉”似乎讓對方受益了,但隨著時間推移,便會招致惡果。俗話說:“小善乃大惡。”意思是無價值的善舉如惡行一般有害。摘錄自稻盛和夫【京瓷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