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做空機構“狙擊”,老牌企業跌去百億市值?

作為遼寧老牌乳企,輝山乳業2013年在香港上市,全球發行額13億美元,市值最高曾達到400億港元,一度穩居東北乳製品東北第一。

被美做空機構“狙擊”,老牌企業跌去百億市值?

不過短短4年後,輝山乳業變發生了鉅變,近日更是被港交所強制退市。那麼,輝山乳業是如何淪落到這個地步的?

這要從三年前開始說起。

2016年的12月16日和19日,美國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 Research)接連發布了兩篇做空輝山乳業的報告。

第一份報告中,渾水稱輝山乳業自2014年以來一直髮布不實的財務數據,包括盈利造假、誇大資本開支等,又指該公司主席楊凱有可能挪用公司至少1.5億元資產。

第二份報告中,渾水以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數據為證,顯示輝山存在大量欺詐性收入。

被美做空機構“狙擊”,老牌企業跌去百億市值?

最後,渾水在報告中評價輝山乳業為騙子公司,價值為零。

不過,當時這兩份報告,並未大幅影響輝山乳業股價,所以渾水也沒有賺到什麼錢。

但是2017年3月份,市場突然傳出了輝山大股東挪用30億資金投資房地產,資金無法回收的消息。加上之前渾水的沽空報告,輝山乳業一下子成了各家銀行審計調查的對象。隨著一堆造假單據被挖出,債權人們開始擔心輝山無法按時付息。

為了穩定金融市場,2017年3月23日下午,遼寧省金融辦召開輝山乳業債權工作會議。

面對70餘家債券機構,輝山乳業董事長楊凱在會上承認,公司資金鍊斷裂,但他宣稱公司將出讓部分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重組在一個月之內籌資150億元。

被美做空機構“狙擊”,老牌企業跌去百億市值?

然而,資本並沒有給輝山乳業喘息的機會,3月24日上午,輝山乳業股價暴跌了近九成,市值跌去了300多億。

此後的兩年,輝山進入了重組階段但是並不順利,公司高管的接連離職、銀行催款的訴狀等,讓輝山乳業步履維艱。

2019年4月,再一次重組失敗後,港交所將輝山乳業置入除牌程序,百億大盤股,徹底涼涼。

與此同時,輝山董事長楊凱的股權已經悉數被凍結,2017年至今,他69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費。昔日首富,成了“老賴”。

被美做空機構“狙擊”,老牌企業跌去百億市值?

那麼,輝山乳業真的是被做空機構搞垮的嗎?這種說法顯然是不正確的。

因為,機構的做空不過是加快了其曝光的速度而已,輝山乳業的困境其實早已露出端倪。

2013年至2016年,其歸屬淨利潤從9.45億元下降到了6.62億元。與此同時,輝山乳業還身負大量外部債務融資,其中短期債務就高達一百多億,償債難度可想而知。

歸根結底,老牌企業走到這一步,主要責任還是在於自己,太急於擴張、高估了自身的盈利能力,給了有心人可乘之機。

被美做空機構“狙擊”,老牌企業跌去百億市值?

做空機構是怎麼賺錢呢?這些公司會先尋到“問題公司”,賣出該公司股票,建立倉位,然後發佈做空報告,在公司的股價下跌中獲利。當然,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存在著一條脈絡清晰的利益鏈,包括律師事務所、審計機構、會計事務所、研究機構和對沖基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