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局: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初稿基本形成

2008年,我國頒佈實施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當時《綱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

在4月23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上述目標已基本實現,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

2019年,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86.2萬件,有效註冊商標總量2521.9萬件。同期,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量達到5.899萬件,躍居世界第一位,企業也更加重視在海外的知識產權佈局。

而2018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業已達到10.7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11.6%。

對於專利密集型產業佔GDP比重,申長雨指出,歐盟2019年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歐盟的比重已經達到了16.1%,與我國當前相比,高出4.5個百分點。

“可以預期,我國專利密集型產業規模在未來有望繼續保持穩定增長,並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他說道。

在專利申請量增加的同時,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也不斷加強。

申長雨稱,去年,我國查處商標違法案件3.2萬件,假冒專利違法案件0.7萬件,案值合計5.1億元。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3.9萬件。查處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1.0萬件,案值31.6億元。

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案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2.4萬起,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萬名,涉案價值86.7億元。

全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4346件7430人,起訴5433件1.1萬人。

此外,去年我國完成《商標法》修改,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額由一倍以上三倍以下提高到一倍以上五倍以下,將法定賠償額上限從三百萬元提高到五百萬元。完成《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進一步強化商業秘密保護。

申長雨還透露,正在抓緊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目前綱要初稿已基本形成,並在一定範圍內初步徵求了意見,下一步將加快充實完善,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報請中央審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