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現實的悲歌

略微晃動的鏡頭,角色表情的特寫;

這部劇以手持攝影帶來紀錄片般的畫面,展現2011年發生在英國威爾特郡的一起女性失蹤案件。

“潮爺”馬丁·弗瑞曼的角色正是當時辦案的警司史蒂夫·富爾徹。

坦白-现实的悲歌

在一個週末,他接到副警長雷·海沃德的電話而來到一家快餐店,得知對方受到不明人士指控,但是史蒂夫並沒有提供幫助的打算。

另一邊,身為母親的伊萊恩,聽說自己的女兒希恩前一天晚上沒有回家,就急衝衝地趕回去,發現警察早已經在收集證據。

希恩的伴侶凱文聲稱在凌晨1點半的時候收到她的留言,此後再也無法聯繫上。

大家都以為她又喝醉酒了,然而熟悉的人都問了個遍,沒人知道她的下落。

這時在一戶人家裡,小女孩查爾斯正在奶奶的幫助下製作蛋糕,“貝琪今年生日的時候一定會回家。”

自從該故事線出現以後,這個名字就多次出現在臺詞裡。

她是誰?又去了什麼地方?

坦白-现实的悲歌

根據手機的定位,希恩從酒吧出來以後,就向著自家的方向走去,並沒有被跟蹤。

然而信號居然在3點24分的時候出現於位置完全相反的沙文內克森林,唯有坐車才能以這樣的速度到達。

如此不尋常的舉動,究竟是她有意為之,還是另有其因?

警察由此劃定希恩可能的活動範圍,足有6.7公里。

坦白-现实的悲歌

儘管失蹤不到24小時,史蒂夫依然按非法劫持案來處理,申請動用直升機爭取時間。

他在跟上司的通話中還提到了對副警長的調查。

兩者之間難道有著微妙的聯繫?

通過實地調查,史蒂夫發現希恩有八分鐘的行蹤無法解釋。

次日,上百人因為警方的告示而聚集在森林裡,不同的膚色、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一同參與到搜尋當中;

他們掃開覆蓋在地面上的落葉,撥動身邊的灌木叢,查看四周的環境,只求找到一絲的線索。

隨著警員的呼喊,大家發現了一條破褲襪。

這是否為受害者的遺留之物?

第二天,史蒂夫得知副警長自殺的消息,其女友要求他們將雷作為案件的一部分調查;

他所擁有的一輛深色、有行李架的旅行車,符合目前尋找車輛的特徵。

坦白-现实的悲歌

通過監控錄像,警察得以確認嫌疑車輛所屬的公司,並鎖定有前科的註冊司機哈利韋爾;

在希恩可能還活著的情況下,他們決定對他進行全方位監視。

出乎預料的是,他竟然在換班期間張貼希恩失蹤的廣告海報。

坦白-现实的悲歌

後來還去了藥店購買大量的安眠藥,難免讓人懷疑他有自殺的念想。

警察詢問哈利韋爾以後,斷定其為真兇,並實施了逮捕。

可是希恩又在哪裡呢?

對方堅決不透漏任何消息,大家無計可施。

坦白-现实的悲歌

經過三思,史蒂夫不惜違抗規定,親自展開問話。

經驗告訴他,一名存心希望無罪釋放的兇手只會在律師面前極力隱瞞事實。

許久以後,哈利韋爾同意說出地點,然而眾人得到的卻是希恩的屍體。

接著,他還主動坦白了一名死者,這個人就是貝琪。

坦白-现实的悲歌

回到警察局,兇手在律師的協助下,果然對招認的一切作出“無可奉告”的回答。

在庭審現場,由於史蒂夫的不當行為,法官只以一起謀殺案的罪名判處哈利韋爾。

事實上,在內部調查人員看來,警司也不應該私下尋求媒體。

雖然沒被開除,史蒂夫卻被降職,失望的他主動離開了工作的地方。

坦白-现实的悲歌

然而案情並沒有就此結束。

應該程序正義,還是結果正義?

兩者的關係不言而喻。

為何警察給受害者家屬帶來了真相,將兇手捉拿歸案,反而成為了法律懲罰的對象?

自從19世紀都市警察成立以來,他們的權力與普通公民基本上沒有區別,僅有著職業所屬的義務。

在將近一個世紀裡,警察的權力都相當模糊,很難保證不存在越界行為。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警方由於不良執法而遭遇信任危機,同時經濟的蕭條導致高失業率,引起大規模的騷亂,不少年輕人面臨困境。

坦白-现实的悲歌

直到1984年,英國議會通過相關法案,規定警察權力的行為準則。

因此,史蒂夫在沒有及時宣讀嫌疑人保持沉默的權利的情況下,被哈利韋爾抓住了把柄。

即使當時處於緊急情況,法庭依然認為他沒有采取最正當的行動。

證據也失去了意義。

為此,兇手的動機被一筆帶過,劇集更多地展現出受害者家屬的反應。

配樂基本上運用緩慢的節奏營造出空曠、憂鬱的感覺,帶來悲壯的美感。

在警察跟蹤嫌疑人的同時,插入了希恩一家互動的場景;

簡單的一句“睡不著”已經透露出他們無奈的心情,緊張又焦急的氛圍逐漸形成。

前往希恩葬禮的路上,穿插了母女互動的回憶情節,觀眾才認識到這個人物的特性;

寥寥數筆,也恰到好處地烘托出悲傷的情緒,更深層地表現出家人的不捨。

坦白-现实的悲歌

而貝琪的母親凱倫以各種方式尋找女兒的過程中,也不時地展現母女倆最後相處的片段,突出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給人強烈的代入感。

當史蒂夫帶來不幸的消息時,她瞬間崩潰的情景相當震撼,成為劇情轉折的一個高潮。

“為什麼律師要為哈利韋爾辯護?他已經承認殺害了兩名女性。”

坦白-现实的悲歌

宣判的結果令貝琪的父親憤怒地投訴史蒂夫,導致他受到內部的調查,母親卻感激警察所做的一切。

同時,她為了女兒,一直在尋求法律幫助。

按理來說,伊萊恩有著同樣的經歷,應該會伸出援手。

事實上,她甚至一句安慰的話也沒有說。

她所做的,是適應新生活。

可見,不同人的面對方式都不同,沒有任何的理所當然,才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當兇手被判處終身監禁以後,劇集以交叉蒙太奇展現凱倫對史蒂夫的感謝;

而警察局長卻將功勞歸在新警司身上,絲毫沒有肯定史蒂夫的任何作為。

坦白-现实的悲歌

開頭副警長的遭遇,除了帶來更多的懸念,也是為了深刻這部分內容。

標題為什麼是“A Confession”而不是“The Confession”

也許是想告訴觀眾,類似的事件有再次發生的可能。

坦白-现实的悲歌

嫌疑人與被害人的家屬都有屬於自己的權利,從本案來看,司法有時候難以平衡兩者的關係。

假如一切按程序進行,凱倫一家將會面臨漫長的等待與持久的煎熬,然而結果是否會讓人如釋重負?

坦白-现实的悲歌

兇手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不過對於所有人來說,結局並不完美。

也許,哈利韋爾的受害者並不止兩名,只是具體數字可能永遠不得而知。

但是依然有理由相信,總有一天,正義能夠捍衛每一個人。

荒郊疑雲-小眾英劇系列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