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總樂善好施?

傳統經濟學家認為,一般人會權衡自己的利益得失後,做最理性的決定。

在這種情況下,理性經濟人為什麼會將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捐給其他人呢?

有一項學術研究發現,媒體每刊出一篇700字的報道,災區所收到的慈善援助就會激增18%;電視每做一次60秒的報道,捐贈就會激增。


為什麼有的人總樂善好施?



一般來說,捐贈者可能連對方的名字都不知道,僅僅就因為能借此感受一陣溫暖,而又捉摸不定的幸福感?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弄清利他主義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早期,囚徒困境實驗直接,直接推動了最通牒博弈的產生。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兩位局中人,彼此都不認識,給局中人 A 20塊錢,讓她與局中人 B 分錢。

A可以給 B 20以內的任何數目的錢,當然B是不知道總共有多少錢的。

如果B接受的A的分配方案,那麼他們就可以各自按分配的金額帶回家。

但是,如果B不同意A的分配方案,那麼兩個人都空手回去。


為什麼有的人總樂善好施?



兩人都熟悉了遊戲規則後開始實驗。

按正常講,如果A的分配方案是自己19塊錢,B是1塊錢,B也會同意這個分配方案,因為有錢總比沒錢好。

但結果讓經濟學家大跌眼鏡,因為一般人並不按上述策略來執行。

通常情況下,B會拒絕3塊錢以下的分配方案。

但這種分配方案比較下,更多的人會給 B 超過了6塊錢。

那這算利他主義嗎?也許是,但也許並不是。

後來經濟學家改變了遊戲規則,叫獨裁者博弈。

同樣是兩個人分一筆錢,但博弈中只允許一個人做決定。


為什麼有的人總樂善好施?



經濟學家給了A兩個分配方案:方案一是兩人平分20塊錢,各得10塊錢。

方案案二是A得18塊錢,B得2塊錢。

在這個這個遊戲規則中,A慷慨大方也得不到B的回報,但如果A自私自利,B也無法懲罰A的獨裁。

結果可能讓人有些意外,居然有3/4的人選擇了平分那筆錢。

從這個結果來說,人類確實具有利他主義的本性。

這似乎不符合傳統經濟學的原理,甚至還撼動了傳統經濟學的深層根基,但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這樣,在大的災難面前,我們也都能共渡難關。


為什麼有的人總樂善好施?



而實際情況也確實是如此,當我們國家有一個地方出現災難,每一次都會有八方支援。

從根本上來講,人類天生就樂善好施。或許,這就是人類長久進化過程的一個產物。

也就是說,人類在滿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後,就會幫助比自己過得不好的人。

這也是符合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人在滿足的低層次的需要後,會開要求獲得更高層次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