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世界500強日本149家,中國才3家,2019年中國第一,日本呢

國內近些年來的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壯大,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逐漸拉開和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之間的差距。因為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日本經濟一直停滯不前,國內經濟卻在不斷髮展壯大,這才導致兩者之間差距越來越大。

光是1952年至2018年這幾十年的時間裡,中國人均GDP總量就已經增長了70倍之高。其實除了GDP之外,能夠反映出各國經濟的標準,就是看各國500強企業數量了。一般來說企業數量越多,就代表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的越好。

早在25年前,也就是1995年,《財富》雜誌首次發佈世界500強榜單,美國上榜的企業數量達到151家,日本有149家企業上榜,而中國當時只有3家。相對來說差距還是很大的,當然那時候可以說是日本經濟的巔峰時期。

1995年世界500強日本149家,中國才3家,2019年中國第一,日本呢

因為1995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45萬億美元,經濟總量能夠佔據世界經濟總量的20%。如果僅僅是從人均生產總值來看的話,當時日本已經超越了美國。處於“黃金時代”的日本,企業數量十分龐大。在汽車這一領域,日本有6家企業進入世界十大汽車製造商,分別為三菱、三井、伊藤忠、住友、豐田和丸紅。

1995年世界500強日本149家,中國才3家,2019年中國第一,日本呢

這一年同樣也是日本經濟陷入衰退的年份,卻是中國進入高速發展的年份。雖然當時中國企業發展的並不是特別好,在經濟這方面和日本也有著一定差距。但是多年以後,這一局面完全顛倒了。日本經濟“不進反退”,2018年的時候只有4.97萬億美元,因此外界都稱日本經濟“停滯”了二十年。

從2019年世界500強榜單來看,中國上榜的企業數量達到129家,美國121家,日本僅有51家企業上榜,數量還不及中國一半。也就是說中國拿下了全球第一的位置。這對於中國來說,可以說是“時代性”的變化了。

1995年世界500強日本149家,中國才3家,2019年中國第一,日本呢

隨著經濟的發展壯大,中國各個領域都出現了優秀的企業。加上國內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阿里巴巴、京東以及華為等優秀企業的出現,給國內經濟也帶來了貢獻。25年的時間,上榜企業數量從3家變為129家,這樣的變化可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能做到的。

大型企業數量的增加,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也證明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壯大。不可否認的是,國內上榜企業數量雖然增加了不少,不過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上還有待加強。經濟的壯大給企業帶來了平臺,但是怎樣將企業做強,是國內眾多企業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相對來說,美國還是擁有不少核心競爭力企業的。不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企業也能夠佔據更多的市場,掌握核心技術,在國際上市場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