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前幾期的文章,小編在文章裡提到廣州的很多歷史建築都已經被拆除了,現在都已經看不到了,實在是可惜,同時也收到了廣大網友們的留言互動,紛紛表示可惜。對於廣州現有的歷史建築與文化,小編和大家一樣,希望能夠多加保護,因為這不是一個人所能做到的,需要我們每個人都參與進來,一起守護我共同的家園。

今天,小編帶你從一數到十,帶你換個角度看廣州歷史文化。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一”,一德路聖心大教堂的華美

提到一德路,肯定對於廣州人來說,都不陌生,這裡曾經是兩廣總督的府邸,後來在鴉片戰爭中遭遇了損毀,再後來的法國人在原地修建了一座教堂,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聖心大教堂,也有很多人喜歡叫它石室,要知道它是中國最大的哥特式教堂,而一德路上的騎樓一條街也是很出名,裡面的玩具、乾果、海鮮每年的銷售量都是很高的,要知道中國第一批萬元戶就出自這裡。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二”,二沙島星海音樂廳的高尚

對於二沙島,大家肯定會聯想到星海音樂廳、美術館之類,屹立於珠江邊的其中一個沙洲的它,是最具廣州現代風情的寶地,文化藝術氛圍特別的濃厚,適合各種文青前來,而美術館更是你尋找心靈迴歸的地方。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三”,三元里抗英戰爭的歷史

關於三元里的歷史,肯定要和抗英戰爭是分不開的,但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三元里的人嗎就曾在古廟召開誓師大會,並且取得了自發鬥爭並取得勝利的光輝一頁。現在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紀念館已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信這股不屈不撓的精神一定會代代相傳下去,被後人所銘記。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四”,四方炮臺鴉片戰爭的硝煙


四方炮臺原名是永康炮臺,因為這個炮臺的形狀是四方形,便被人們稱為“四方炮臺”。這裡曾是鴉片戰爭的重要遺蹟之一,也是廣州人歷史裡重要的一處縮影。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五”,五眼橋石頭曾經的繁華


說到五,就不得不提廣州石圍塘街五孔石橋了,這裡過去是“省佛通衢”,以前的時候,橋上面車來車往的,十分熱鬧。雖然年代久遠,但是這座橋依舊很堅固可靠,它的特別之處是他的欄杆,真是的太低了,僅僅高出橋面15釐米左右,更神奇的是,幾百年來還沒有從這裡失足掉下水過。當時橋落成的時候,有位李待問站在橋頭雅興大發,就出了一句上聯:“橋眼五通連水秀”,到現在還未有人對上來。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六”,六榕寺歷史悠久的古剎

到六了,怎麼能不提歷史悠久的古剎——六榕寺,它位於廣州的六榕路上,寺中寶塔巍峨,樹木蔥茂文物薈萃,歷史上不少名人對這裡都非常感興趣,不遠千里來到這裡,而當年蘇東坡還為寺廟親題過字。它與光孝、華林、海幢寺,並稱之為廣州佛教的四大叢林。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七”,七株榕古榕的風雅

位於越秀區詩書路的七株榕,聽著名字就感覺非常的風雅,原本因為這裡的七株古榕而得名,但是現在已經不存在了。而剩下的唯一一顆,存在於七株榕小學的門外,秀區中醫院側門亦剩一棵。不遠的地方便是“番禺學宮”,也是古代的時候省試考試的地方。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八”,八旗二馬路清朝官吏的足跡

在天字碼頭有一條“八旗二馬路”,為什麼會出現八旗這樣的名字,是因為這裡曾經作為清朝官員必經的口岸,沿著這裡還有一處“八旗會館”用於接待休息,(遺蹟已無法找尋)。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九”,上下九西關的風情

終於輪到西關了,提到廣州歷史怎麼能少了他呢?上下九步行街就是西光的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這裡的知名度可是特別的高,全場約1237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構築成一副獨特的、絢麗多姿的西關風情畫。

換個角度睇廣州,從一數到十,帶你走進仲未消失嘅廣州歷史

數“十”,十香園畫家的墨跡花香

數十,是以書香墨跡收尾的十香園,它是清末著名畫家居廉和居巢兄弟的居住、作畫及授徒的場地,因為園內種有寫生用的素馨、茉莉等10種香花,故名十香園。可惜的是,現在只存了紫梨花館一座,位於懷德大街3號。

關於廣州的歷史要說的實在太多了,並非一文所能所說完,大家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查看其它文章,此文的目的,只是為了通過趣味的方式,讓更多人瞭解到廣州的歷史,喚醒更多的保護意識,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轉發,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廣州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