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宜家”上榜 南京市法院發佈2019年度知識產權十大案例

  本報訊 4月26日,在南京江寧高新技術企業園區,南京市法院與南京市江寧區政府聯合舉辦“知產‘寧’身邊,關聯你我他”知識產權日主題活動。

  2019年,南京法院共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近5000件。此次活動中,南京中院副院長姚志堅發佈了2019年度南京法院知識產權十大案例。據南京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周曄介紹,“小米”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王業慈現有技術審查認定系列案、“奔富”未註冊馳名商標侵權案、南通三精公司發明專利權案、南京擎天公司商業秘密案、“宜家”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國緣”商標電商平臺侵權案、曳頭公司申請行為保全案、金田麥公司專利行政處理決定案、程某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十大案例,具有典型性,案由涵蓋商標、專利、不正當競爭等主要的知產糾紛,既有實體判決,又有程序裁定,涉及民事、刑事、行政不同的領域;具有開創性,十大案例裡不乏全國第一或全國首創;具有很強的法律意義和良好的社會效果。

“小米”“宜家”上榜 南京市法院發佈2019年度知識產權十大案例

  南京市江寧區知識產權司法協同保護中心、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巡回法庭也在此次活動中掛牌成立。江寧法院攜手區科技局、市場監督局等部門,不斷深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快速維權工作,加快建立產業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切實完善產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奏響司法與行政聯合保護的“大合唱”。通過建立“知產司法協同保護中心”等方式,構建知產保護共同體,形成知產保護的強大合力。

  “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重挑戰,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了‘四新行動計劃’。‘四新行動計劃’中的許多內容、舉措都與知識產權保護密切關聯,這對全市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南京市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道林在發言中表示,全市法院要全面加大對知產典型案例、法律知識的宣傳力度,讓“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江蘇經濟報記者 耿文博

  附:

  南京法院知識產權10大案例

“小米”“宜家”上榜 南京市法院發佈2019年度知識產權十大案例

(請掃描二維碼,閱讀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