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上看什麼叫“內心強大”?

槐--等待春天


從心理學上看什麼叫“內心強大”?


“內心強大”是個很模糊的概念,目前沒有權威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內心強大是一種成熟的心理狀態,是一種超脫的心理素質,面對世事都能泰然處之、沉著應對,即使遭遇重大苦難或變故。


內心強大的人,是個精神世界的巨人,他可以沒有財富、沒有地位、沒有名聲,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也可能是個內心強大的人。

人們總結出了內心強大的7種標誌、10種標誌,都不無道理,不過我覺得內心強大最重要的標誌是:能夠淡然迎接命運的磨難。


《活著》主人公福貴,經歷家庭的衰敗,所有至親至愛,都在苦難無奈的生活中一一死去,猝不及防,但他依然堅強地活著這個世上,對生活充滿感激。


心學宗師王陽明,被宦官劉瑾迫害,廷杖四十大板,打得皮開肉綻,後又被丟進錦衣衛詔獄,被貶至貴州龍場,在去龍場的路途中,也是被一路追殺。王陽明九死一生,來到龍場後,潛心鑽研,有了著名的“龍場悟道”,自此開創“心學”,並大興於世。


如今,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的華為,各種斷供傳言不斷,遭受著有史以來美國最嚴重最無理的打壓。就在人們覺得華為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到了最艱難的時刻。

央視《面對面》欄目記者董倩問到:“華為是不是已經到了最危險最危難的時候?”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淡定地表示:“不會!現在我們公司全員振奮,剷除平庸,整個戰鬥力在蒸蒸日上!”句句鏗鏘,堅定有力。

越是艱難的環境,越能練就出強大的精神,人心如此,企業如此,國家亦如此!

如果你正在遭受磨難,請感謝它並抓住它,因為這是讓你變強大的機會。


歡迎交流:在你看來,你身邊誰有著一顆強大的內心?

你的世界,有我懂;關注阿黎心理,助你遇見更好的自己。


阿黎心理


大多數人指的內心強大是遇到事情,非常淡定,輕描淡寫的解決,他人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就像沒有事情發生一樣。


可是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內心強大並不是指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而是在遭遇了一定的事情之後,雖然對這個人造成了一定的打擊,但是這個人可以讓自己受到影響的程度達到最低,而且可能像一個沒事人一樣,對發生的事件隻字不提。


大多數人在遇到了相應的事件發生後,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影響。


不管是情緒還是思維邏輯,甚至是身體都會有一定的影響,甚至會懊惱,崩潰,焦慮,煩躁不安,容易發火,甚至會氣急敗壞,對他人進行辱罵,甚至動手,這些表現恰恰證明了這個人的內心不是強大的,很容易受到相應的影響。



內心強大的人,卻在受到相應的事件影響之後,雖然會受到影響,但是他會盡量把受影響的程度降到最低。


因為他會利用自己相應的手段,把他壓制住,是他在一段時間內不會爆發,但是他的內心會受著同樣的煎熬,而他不願意暴露在他人之前,表現自己的脆弱。


內心強大的人,雖然在別人面前是很強大的,可是他的脆弱卻不願意暴露在人前,不是因為他無所謂,而是因為他不想受到影響而已,因為他知道自己最應該做的是什麼,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課堂


1、自我認知能力

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是人格特質當中最重要的基礎,它決定了我們的自我認同感的高低。內心強大是否是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呢?我個人認為並不是,一個人的內心強大決定於我們是不是能夠清晰地瞭解到自己的所能和不所能,只有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對自身進行合理地完善。

2、情緒的控制能力

在這個情緒控制能力當中,不僅僅是關於我們心理狀態的平穩性,而是我們的思維結構,即我們對於人或事的看法,例如:領導批評了你,你既可以認為這是自身出現了問題,但是,你也可以選擇對領導的行為憤怒吐槽。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帶來的結果是不同的,一種是對自己的激勵,而一種則是對於情緒的傷害。

同時,意志力、負面經歷的反彈能力我相信大家能夠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堅持的執行能力和計劃性以及對於遇到困難之後的綜合處理能力。


心理博學社


強大是指具有堅強和雄厚的力量,內心的強大是指,在內心擁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支撐,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自己,看待這個世界,控制自己消極的情緒,達到人格的完整。這種強大的力量,在心理學上我們可以稱作是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人整體素質的一個體現,是指人們性格特徵和心理能量的整體表現。當我們具有較高的心理素質的時候,我們的心理能量會很高,這股力量支撐內心變得強大。心理素質高的人通常有以下表現:

強大的情緒控制能力

許多時候我們會被情感情緒所左右,情緒情感帶有功能性,積極的情緒能夠給我們帶來積極的行為,但消極的情緒會讓我們產生消極的行為。在人們慾望的控制下,人們的需求很難滿足,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處在負面的情緒之下。內心強大的人能夠做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讓自己長期的處在消極情緒之下,也不會讓情緒帶給自己衝動的行為,對情緒的控制具有較大的能力。

具有較高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人們克服困難,最終實現目標的一種能力。具有較高意志力的人,做事情更有目標性和果斷性,能夠堅持自己的行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輕易的去放棄。當你擁有較高意志力的時候,是很難被外界的環境和事物打敗的,因為他們的內心對自己的行為是堅定的。

具有正確的自我認知

當我們對於自己有一個正確認識的時候,才能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獲得能量促進自己發展。同時也可以客觀的去看待自己,內心強大的人不會在意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不需要從他人那獲取。

具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當我們對於外界形成好的態度體驗時,我們才能夠更加積極,內心強大使得他們能夠客觀的覺察世界,覺察自己等等,可以客觀的看待困難甚至是許多事情。在人生的追求上,具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會帶著積極的心態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和追求。


心理學充電時間


我每次遇到過不去的坎兒,就會習慣性重溫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的經典對白。

小女孩問殺手:“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
殺手回答:“總是如此。”

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果沒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幾乎無法坦然走過這一生。

更進一步說,“內心強大”幾乎是衡量一個現代人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了。


不與自己對抗,你就會更強大

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大師吉莫博士寫過《不與自己對抗,你就會更強大》一書。

這本書就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你不能戰勝自己,卻可以接納自己;你不能戰勝自己心中的痛苦,卻可以接納它們。他稱之為“自我同情”,也是這本書的核心思想。

作者認為,自我同情是處理內心痛苦比較徹底的解決方案。自我同情,就是敞開自己的心靈,清醒地去接受自己所遭受的痛苦,並對自己施以理解和關懷。

當我們遭遇痛苦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與它戰鬥,其實你越是抗拒,你的痛苦就越是揮之不去。你應該像朋友一樣原諒自己理解自己,通過更多的寬恕,我們反而能得到解脫,產生正面的情緒。

我覺得這是我們每個人可以努力去修煉的一種能力。


做自己,才是內心真正的強大

有句話說: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批駿馬任你挑選。

深以為然。

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勇於實現自我價值,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


自信就會溫和,溫和就會堅定,堅定才能強大。


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麼都重要

馮唐曾經寫過一首《致女兒書》,裡面的一段話讓人印象深刻:

煲湯比寫詩重要 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
頭髮和胸和腰和屁股 比臉蛋兒重要;
內心強大到混蛋 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這一句,尤其扎心。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生活的打擊下遍體鱗傷,但重要的是,我們的抗擊打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夠不夠強。


生活不易,我們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

沒有人會一直順利,但可以選擇強大。

你覺得呢?共勉。


三木的麥田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

可以說,心理學本身,就是教會人們如何認識自己、更好地接納自己、從而獲得心靈能量和心理成長的學問。

“心理強大”,在心理學上指的是一種心理素質或內在潛能。它是一種由內而外生髮的自信、樂觀、淡定、從容、灑脫、豁達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態度。

“內心強大”的人,通常具有這樣幾個心理要素:

第一、完整的自我價值體系。

韓信當年為什麼能忍受胯下之辱?原因是,韓信有著強大的自我價值體系,他從內心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能夠做什麼樣的事,而不在乎一時之寵辱得失。旁邊這些烏合之眾的謾罵嘲諷在他看來,才是最可笑的。

有著完整價值體系的人,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不以外界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不因為他人的眼光而懷疑自己的能力,不因為他人的態度而改變自己的決定,他們的價值標準是內化的,他們採取怎樣的行動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內心。

第二、自我欣賞和自我接納的能力。

前段日子,有一段視頻在網絡上爆紅,主角是一位雙腿高位截肢的美麗女孩叫渭梅女,她雖然沒有雙腿,卻樂觀、堅強,臉上掛著自信而溫暖的微笑,不僅能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還能做游泳、俯臥撐、滑板等各種運動。

無疑,她的內心是強大的。她的強大,來源於自我接納、自我欣賞和自我突破的能力。

我接納現在的我自己,我喜歡現在的我自己,我永遠愛我自己。

抑鬱症病人的問題往往就出在自我接納的能力上,他們不能欣賞自己,有時明明已經做得很好了,但仍然不滿足,不斷苛責自己,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好,沒有用,不斷給自己施加壓力,最後精神世界被壓垮,沉入了無望和黑暗的世界裡。

第三、具有自我掌控力,能夠保持生活的秩序感。

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情緒體驗,叫做“煩”——焦躁、迷茫、困惑、無所適從,而這種狀態最主要的原因是“亂”——沒有目標、沒有計劃、沒有秩序。

由一件事情引發內心的混亂和失衡,進而導致情緒紊亂、生活失控,一環套著一環,形成了惡性循環。

所謂掌控力,就是能夠把握自己當下和未來的走向,知道理想中的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所謂秩序感,就是能夠很好地規劃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如何做,有計劃、有目標地向著清晰的前方邁進。

第四、適應能力強,能夠快速調整心態,使之與環境相適應。

達爾文說,“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能對變化做出快速反應的!”

中國人有一句智慧的格言,叫做“隨遇而安”。《中庸》裡面所倡導的“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就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精神。

“遇”就是生存環境和生活事件,“安”就是一種不煩不亂不躁的情緒體驗。

當生活發生變動時,人們的內心往往也會變得動盪不安,缺少安全感。這種情況下,有人選擇逃避,想要回到從前適應的環境中;有人選擇戰鬥,腎上腺素大量分泌,進入到輕度焦慮狀態,預備進行對抗。而中國文化的智慧,既不是“戰”、也不是“逃”,而是“安於當下”,這是一種與世界和解的態度,能夠做到隨遇而安的人,內心是最為強大的。

第五、具有樂觀主義精神,總能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

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著一根強大的精神支柱,叫做“樂觀”

“天將午,飢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肚中存米清可數,野菜和水煮。”這是陳毅

在贛南打游擊的時候寫下的一首小詞。在那種沒有吃、沒有穿、生命安全都沒有保證的艱苦歲月裡,紅軍戰士還能保持著幽默樂觀的生活態度,這就叫“樂觀”。

樂觀,來源於能夠從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能夠從困境中看到機遇,在苦難中看到希望,在烏雲上空看到陽光。

內心強大的人,他們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有著健全的價值體系,有著適度的自尊,有著極強的平衡力和適應力,希望這些可以讓內心變得強大的品質,你也能夠擁有!

我是心理諮詢師鏡心,認識內心世界,解鎖心理密碼,歡迎關注!


鏡心談心


內心強大的人,有著堅如磐石的信念,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堅不可摧的意志力。


他們就是打不死的小強,在面對重挫、未來的不確定中,嚇不怕、打不到、壓不垮,始終笑著面對一切。


內心強大的人,不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影響。不會因為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而改變自己。也不會因為生活的起落沉浮,而意志消沉,深陷情緒無法自拔。


褚時健,他一手締造了“菸草帝國”的輝煌,卻在一夜間與家人一同淪為階下囚, 女兒都沒能扛過去在獄中自殺,而74歲的他走出監獄,再造了一個“褚橙帝國”。


楊絳,在86歲高齡時,相繼失去了愛女和丈夫,接下來的19年中,每天讀書寫作從不間斷,創作了多部作品,一直活到了105歲,始終樂觀豁達,她告訴世人“人生最妙曼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華為的任正非,這位75歲的長輩在美國持續的重壓下,接受記者採訪時常常露出純真爽朗的笑容,保持一如既往的幽默、豁達,始終笑著面對這一切。


內心強大的人,通常有下列三個特點:


1、堅定的信念

有清晰、長遠的目標,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挫折和暫時的失去,輕易擊垮。


2、理性的樂觀

對自己和外部環境的有理性、客觀的判斷,清楚自己幾斤幾兩,能成多大事,既不過度悲觀,也不盲目樂觀。


3、在不斷行動中,獲得掌控力

成為能扛事兒的人,不是每天對著鏡子,說“你很好”、“你棒極了”,這是洗腦術,是遠遠不夠的。唯有行動,才能不斷獲得掌控力。在一次一次的失敗中,不斷調整行為;然後在一次一次把事情做成後,強化對事情的掌控力。這樣,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就會無畏無懼。


悅己怡心


內心強大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如果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那我想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他應該是有能力愛自己,也有能力愛別人的人吧。


愛自己意味著一個人對自己足夠接納:接納自己好的部分和不好的部分;接納自己的成功與失敗;接納自己的需求,不管它看起來是否合理……


其實我們每個人先天上都是愛自己的,如果你有觀察過嬰兒,你會發現一個嬰兒出生的時候,他只在意自己是不是吃飽了,是不是穿暖了,這就是最樸素的愛自己。可是一個嬰兒在長大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比如說遇到糟糕的父母,遇到糟糕的環境等等。於是他們慢慢學會了犧牲某部分對自己的愛,來應對挫折的出現。


假如一個嬰兒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幸福的環境中(幸福的環境中也是會有挫折的,只是以嬰兒的承受能力,他能夠自發處理這種挫折),那麼他就會成長為一個尊重自己和愛自己的人。反之,他在成年之後就很難真正地愛自己和接納自己。


除了愛自己之外,一個心理強大的人也是愛別人的。愛別人的前提其實也是愛自己,我們在這裡提到的愛別人不是社會性的“愛”,而是一個人發自內心地真的對別人的接納和喜愛。


舉個例子,我們在小時候都會被教育要對別人寬容,假如一個人無條件地寬容別人,而且這個時候他自己內心卻是不舒服的,那麼我們很難說這個人是心理和諧和強大的。真正體現內心強大的寬容是“我明白自己的需要,我可以選擇不寬容、不原諒,因為那是我的需要;我也可以選擇寬容和原諒,因為我覺得我可以接納別人對我犯了錯誤”。


所以,我想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他應該是足夠愛自己的,同時也是有能力去愛別人的。其他的諸如對自己的掌控感、強大的耐挫力、良好的適應力、完善的社會功能等等其實都可以歸於愛自己與愛別人這兩個維度中。


葉浟心理


內心強大的人即使是遇到的重大的挫折,他們也不會一直消沉,很快就會重新振作起來,這樣的人,通常會更能獲得成功。

內心強大的人擁有高自尊。

自尊指的是信任和尊重自己。高自尊的人通常自我感覺良好,他們會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夠達成目標。所有他們會傾向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也會更加有信心去嘗試新事物。

他們會有一個自己堅定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源於自己的內在動力,自我驅動力強大。

屢次打破世界紀錄的日本花滑選手羽生結弦,儘管他已經得到了世界紀錄的最高分,他還是不斷地挑戰自我極限。他曾說“做不到,就做到為止;做到了,就做到完美為止;做到完美了,就做到每一次都完美為止。”

內心強大的人是懂得自我接納的人。

自我接納意味著認清並接受自己的真實情況。

心理學家阿弗雷德·阿德勒把自我接納稱作是“承認不完美的勇氣”。內心強大的人都是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人,他們知道自己身上有缺點,但不會因此就不喜歡自己。他們不會將目光關注在自己的弱項當上,而是會將目光關注在自己的強項上,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發揮自己的強項上。

內心強大的人只關注自己,不會在意別人的看法。

很多人都會追求外在的金錢,物質,權利等等,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和喜愛。但是內心強大的人更關注自己的內心,不會在意被人怎麼看待自己,也不會沉溺在外在的東西中。因為他們知道別人的看法自己無法改變,能夠改變只有自己。在意別人看法,就是活在別人的人生當中,無法實現自我。


熊阿紫


心理學上看內心強大的表現,寵辱不驚這個詞可以概括什麼叫做內心強大。

強大的心理免疫系統:

內心強大的人也有著喜怒哀樂,有開心有難過,但是他們有著極強的調整能力,在心理學上稱為心理免疫系統,快速精準的調整好自己狀態,避免外界干擾。

面對失敗:也會難過,但不氣餒

一件事情,努力了一段時間,花了很大精力,最後卻失敗了,不論是誰都會有一絲難過憂傷,但是不會責備他人,也不會怨天尤人把原因歸於外界,當然更不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他會很快明白,難過和憂傷並不會改變結果,立即會恢復平靜,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尋求新的挑戰和機遇。

面對成功:雖感受喜悅,但不沉浸其中

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取得成功,會從其中感受喜悅,會和他人炫耀,會引以自豪,有的人甚至把自己一件成功的事情吹噓好一陣子或是一輩子,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再去做更多的事情。內心強大的人,他們也會感受喜悅,但是不會把成功全部歸於自己的原因,而是更加理性的看待成功的背後,尋找是否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去做出更多的成就。

面對別離,如果發現還有機會挽留,他們會竭盡全力,當他們發現無法挽留,他們會從容面對,不糾結,不糾纏,各自安好。

面對親人離別的傷痛,他們會念想以前相聚的歲月,在生活從留下的美好回憶,同時他們會砥礪前行,知道生命的可貴,要用一個人活出兩個人的精彩。


就像身體的防禦機智一樣,什麼是強壯的人,並不是不生病,而是能更快的從病痛走出來,並且更加健康。內心的強大亦是如此,面對失敗,成功,傷痛,離別,並不是沒有感覺,麻木不仁,他們仍然感受著自己的感覺,只是於此同時,他們知道如何更好的前行才不負這一生的時光。

我是心裡洞察官,學習心理學,更好的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