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安家》遇到了史上最令人糟心的劇情:

業主龔先生找到房屋中介要賣掉老洋房以解決自己公司資金鍊的問題,掛牌價1.5億。卻不料他的一個遠房親戚表姑奶奶帶著一家七口跑到十幾年沒住人的老洋房裡賴著不走了,獅子大開口要5000萬,其實這房子跟他們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實際情況是:幾十年前龔先生的太爺爺看到表姑奶奶一個人帶兩個孩子可憐,好心收留她,在自家的院子裡搭了一間小房子讓她一家住著,不但不要房錢,還管他們吃穿,供孩子上學,一住就住了四十多年。直到十幾年前龔家借幾百萬給她們在市區買了房子才搬走。在龔家白吃白住了幾十年,不但不感恩,而且借的幾百萬也從來不提還款的話,如今龔家要賣自己的房子,他們卻還眼紅了,硬是要來訛上一筆。


《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看到這樣的劇情,讓人恨得咬牙切齒,面對如此不要臉的一家人,分分鐘有砸電視機的衝動。

當然,電視裡的劇情是警察介入處理以後,事情得到了圓滿解決。但現實中這件事情的真相遠比電視劇的劇情更殘酷和寒心。據房主原型灝澤先生爆料,實際情況是被老太太一家訛了8000萬才平息了此事,聽了不免讓人唏噓。


《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隨著《安家》的播出,這件事情引發了熱議。

人性最大的惡不是不知道感恩,而是恩將仇報,善良永遠填不滿貪婪的溝渠。


《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其實恩將仇報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東西方都有農夫和蛇、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民間也有鬥米恩擔米仇的說法。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有個人每天都會給上班路邊的乞丐十元錢,他結婚後,每天就只給乞丐五元錢。面對少給的五元錢,乞丐就很憤怒地質問他,你憑什麼拿我的錢去養你老婆。雖然這個段子聽起來很可笑,但令人深省。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樣的“乞丐”,習慣了接受就忘記了感恩。

2017年轟動全國的杭州保姆縱火案更是在當時引發全民熱議。2017年6月22日,保姆莫煥晶為繼續籌集賭資,採取在僱主家中放火再滅火的方式騙取僱主的感激,以便向僱主再借錢。結果火勢沒控制住,造成僱主及其三名未成年子女共四人被燒死。而在事發之前,僱主對莫煥晶及其家庭極其照顧,給她高工資,豪車任她開,還借了20萬給她買房子。可就是這樣一個人,不但不感恩,還燒死了僱主一家四口,令人憤慨。

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在懲罰善良的人嗎?為什麼壞人得不到報應?

其實現實生活中最讓人困惑的還並不是那種大奸大惡之人,壞到那種程度自然有法律去制裁他們。往往是那種不涉及到法律層面而只是在道德層面的“壞人”,讓人很是不痛快,你很難去跟他們講清楚道理,又拿他沒辦法。大部分人對此的態度是:1、我不跟你一般見識,懶得計較;2、惹不起我躲得起,離遠點;3、自己吃點虧息事寧人。

但是,往往這些做法導致的結果是:小人得了志,惡人得了利,壞人如了願。現實中的好人往往就是輸的那一方和退讓的那一方,最關鍵的是總是輸得不痛快讓得心不甘,心裡堵得慌。最難過的是當這些現象出現在我們的孩子面前時,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去跟他們解釋,該灌輸一個怎樣的是非觀給他們?

這個社會到底該不該慣著壞人?

《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善良要有底線。

善良不是軟弱可欺的代名詞,無底線的善良只會換來得寸進尺和索取無度。

像龔先生的表姑奶奶這種貪得無厭的人,決不能妥協,否則,他們永遠以為,只要蠻不講理,顛倒黑白,就可以如她所願,這其實是助長了她們的作惡氣焰。她嚐到了甜頭,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像這類觸及底線、原則、正義之類的事情,絕不能姑息和退讓。世間的規則,不能讓那些不知感恩、貪婪、野蠻的人踐踏。

如果所有碰瓷的人都能被容忍,那這個世界還會有人去扶跌倒的人嗎?如果所有欺騙都能如願,那誰還會說真話嗎?如果善良的人都只能退讓,那這個世間誰還會去善良?

沒有底線的善良只是縱容。


《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只幫助值得的人。

“我每天給你一顆糖,你習慣了,覺得理所當然,哪天我不給你了,你就生氣了。”

“你家比我家富裕,不找你借錢找誰借?”

“我們是親戚,這個事情你必須得幫我!”

習慣得到後,便忘記了感恩,一次又一次,再熱的心也會涼。

我們要善良,但善良也得有分寸,只能幫助值得的人。

救急不救窮,濟人可一時而不可一世。心窮的人,永遠也救不過來。

像杭州保姆莫煥晶,其實僱主一家人已經給予了她很多的幫助,而且在僱傭期間還偷盜家裡的財物也得到了僱主的諒解,還是沒有改變她的狀況。如果能早點警覺,中止僱傭關係,或許就沒有後面的滅門慘劇了。

面對不懂感恩,不知改變的對象,我們要學會說“不”;對於給予的幫助太多,形成了依賴而不知進取的對象,同樣要學會說“不”,否則一旦停止幫助,不但不會得到感激反而還會受到忌恨。

沒有節制的幫助只會拖累自己。


《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不與爛事糾纏。

生活中,有不少令人不屑的爛人爛事,雖說是些不涉及到原則和底線的事情,卻總能很容易地挑起你的情緒,把你拖入負面情緒的漩渦, 將自己弄得滿身戾氣。

你越計較,越糾纏,就會越陷越深。與爛人糾纏,無論何種結局,你都是輸家。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與爛人計較,不和爛事糾纏。

你在乎的是事情的對錯,而他要的是輸贏,根本不在乎事情正確與真實。

所以,在你遇到他們的時候,如果還有幾分值得,陳述自己的觀點就夠了;半分都不值得的話,不爭論不糾纏。沒必要凡事爭個對錯,沒必要凡事要個輸贏。

不為小事煩惱,不為無意義的事情生氣,人生最可貴的是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

不糾纏,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格局。


《安家》的老洋房事件展現了人性最大的惡


片中徐姑姑和房似錦關於龔家被訛這件事的一段對話挺有意思。房似錦認為龔家被訛是人善被人欺,而徐姑姑認為老天是公平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龔家之所以幾代人都興隆,與人為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西方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女孩給一位神父寫信,她問神父為什麼她善良聽話,卻往往得不到父母和長輩的喜愛,而家中任性自私的弟弟卻在長輩面前特別受寵,為什麼好人得不到好報,為什麼壞人也不會遭到懲罰,上帝是公平的嗎?這個糾纏了人類歷史幾千年的哲學倫理問題,故事裡的神父給出了一個很短卻震撼人心的回信:


孩子,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給一個好人最大的回報就是讓他成為一個好人,上帝給一個壞人最大的懲罰就是讓他成為一個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