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合資奶油”?長安汽車的崛起並非偶然

引導:

【丶平凡說車原創 長安汽車】近幾年,國內汽車競爭異常激烈,對於一些產品力和認可度比較低的合資車企,在國內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續長安鈴木退出國內汽車市場後,前段時間雷諾也正式宣佈退出國內汽車市場,這兩家合資車企面臨退市,並非是沒有原因的。

其中,法系汽車品牌中的標緻丶雪鐵龍以及DS,近年來,在國內的銷量也不容樂觀,但是它們並沒有選擇放棄,而選擇“繼續奮戰”,但是我們反觀來看自主品牌何嘗不是,對於二線和三線的自主品牌,銷量也出現了大幅度下滑。

擺脫“合資奶油”?長安汽車的崛起並非偶然

長安汽車為何能迅速崛起?有望撼動吉利在國內的地位?

如今的自主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以及銷量比較高的車企為,長安丶長城以及吉利等等,這幾家自主品牌近幾年在國內的發展非常迅速,旗下的車型不僅產品力越老越強,而且從實際的銷量上來看,相比前幾年有了明顯的提升,這也意味著提升產品力是提高銷量的最佳途徑。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長安近年來,不僅是銷量還是車型,都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和推出新的車型,PLUS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該系列的車型,不僅是從外觀/內飾和動力都進行了升級,雖然在價格上相比同級別國產競爭對手沒有優勢,但是深受國內眾多消費者親耐。

擺脫“合資奶油”?長安汽車的崛起並非偶然

而且從銷量上來看,該系列的車型都還不錯,最具有代表性的車型為CS75 PLUS,憑藉著年輕運動的外觀造型,加上科技感和精緻感很強的內飾佈局,以及強勁的動力輸出和產品力,深受國內很多年輕人的親耐,前段時間,長安正式上市的了逸動PLUS。

進一步完善了旗下轎車的佈局,同時也提升了在同級別當中的競爭力,以及給了我們消費者,在同級別和同價位區間,有了更多選擇的餘地,要注意的是,該車開啟預售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訂單量就突破一萬輛以上,新車能夠取得這麼可觀的成績,與長安自身在國內的口碑和車型的產品力分不開。

擺脫“合資奶油”?長安汽車的崛起並非偶然

不僅如此,前段時間,長安正式下線了UNI-T,新車屬於“引力”旗下的車型,在級別上要比PLUS系列要高,這也意味著,長安逐漸開始往更高一個級別的領域展開競爭,簡單地說就是與合資品牌展開競爭,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國產車一直被稱為“廉價車”。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為,絕大部分國產車價格都比較低,配置也比較高,售價比較親民等等,但是,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化,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眾多合資品牌對旗下的車型加大優惠力度,這也意味著,在價格上與國產車的差距越來越小。

擺脫“合資奶油”?長安汽車的崛起並非偶然

如果國產車無法突破,將會被合資車佔領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其中大眾旗下的子品牌捷達就是最好的例子,該品牌旗下的車型,從價格上來看,完全就是與國產同級別車型展開競爭,其中捷達VS5在國內的銷量還不錯,所以說,國產車只有迅速提升自身的產品力,敢於跟合資品牌展開競爭。

這是最終的出路,不過,我們已經看到長安搶先一步,不斷推出自家的新系列車型,不僅產品力不斷提升,在價格上也逐漸提升,而且,長安旗下的普通版車型,相信在以後會被逐漸“淘汰”,畢竟隨著PLUS系列和“引力”系列的車型不斷推出 ,品牌的價值和溢價也誰隨著提升。

擺脫“合資奶油”?長安汽車的崛起並非偶然

最後我們來一起討論,“合資奶油”,簡單地說,很多合資車企依靠合資車來賺錢利潤,自己旗下的品牌和車型,在國內幾乎處於虧損和沒有盈利,但是我們來看長安,旗下的合資車企,長安鈴木已經正式 退出國內汽車市場,長安福特近幾年在國內銷量逐漸下滑。

雖然近年來對旗下的車型更新換代,而且還推出新的車型,但是從實際的銷量上來看,並沒有起到很大的突破,其次就是長安馬自達,馬自達本身就屬於小眾品牌,旗下的車型不多,雖然在國內的知名度並不低,但是在銷量上並不是非常樂觀。

擺脫“合資奶油”?長安汽車的崛起並非偶然

總結:

擺脫“合資奶油”?長安汽車的崛起並非偶然!從長安汽車中我們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強大,該品牌近年來的迅速發展,我們似乎看到,要不了多久時間,自主品牌能與合資品牌展開競爭,跟合資品牌平起平坐。

你們怎麼看長安汽車呢?如有不同觀點以及想法,歡迎前來留言及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