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日報》專版!務實重乾結碩果 奮勇爭先譜新篇


《許昌日報》專版!務實重乾結碩果 奮勇爭先譜新篇

核心提示

2019年,註定是載入許昌市司法行政工作史冊的一年。

這一年,我市市、縣兩級司法行政機關陸續完成司法行政體制改革,重建後的司法行政機關形成了“一個統籌、四大職能”的工作佈局,實現了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環節職責一體、全面貫通。

這一年,我市司法行政幹警和法律服務工作者齊心協力、奮發進取,強化擔當、務實重幹,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結出累累碩果,4個集體、9名個人獲國家級表彰,15個集體、18名個人獲省級表彰。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之年。

在4月15日召開的全市司法行政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上,許昌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董克儉表示,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廳的堅強領導下,堅定幹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保持奮勇爭先的激情和勇氣,踐行司法為民的初心和使命,奮力譜寫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新篇章,為我市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定位

一個統籌 四大職能

“去年年初,我市市、縣兩級司法行政機關陸續完成司法行政體制改革。重建後的司法行政機關雖然和過去的名稱保持一致,但職能定位發生了全面、深刻的變化,用一句話概括起來講,就是‘一個統籌、四大職能’。”許昌市司法局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劉必賢說。

一個統籌

“一個統籌”,即統籌協調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在此次機構改革中,我市全面依法治市(縣、區)委員會辦公室設在了司法行政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承擔全面依法治市(縣、區)委員會辦公室相關工作,比如全面依法治市(縣、區)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協調有關方面提出全面依法治市(縣、區)中長期規劃建議,部署督察有關重大決策。

四大職能

行政立法:主要包括起草有關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立法協調及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等工作。在起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過程中,當各個部門因為主管的行業、領域不同,對立法所涉及的職權劃分、職責調整等內容產生分歧時,我市司法行政機關就需要發揮立法協調職能,使各個部門達成一致意見,以利於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出臺後的執行和落實。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則是一個將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性法規等備案登記、統計、存檔和審查清理的過程,目的是及時發現新制定的行政規範性文件與法律、法規、規章和相關政策相違背的地方並加以“糾錯”,有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

行政執法:主要包括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行政執法協調、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行政執法監督等工作。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重在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工作;行政執法協調旨在解決各地區、各部門在貫徹實施法律法規的過程中產生的爭議事項;行政執法監督是對不規範、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的執法行為進行監督,督促執法機關整改,使他們做到嚴格執法、規範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刑事執行:包括監獄工作和社區矯正工作。許昌境內現有河南省第三監獄、河南省許昌監獄兩所監獄,均為省屬監獄。目前,我市司法行政系統只承擔社區矯正工作,即將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四類罪犯置於社區內,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促使其順利迴歸社會。

公共法律服務:涵蓋廣泛,包括普法、律師、公證、仲裁、法律援助、司法鑑定、人民調解、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管理等多項工作。

2019年 忠誠履職 碩果累累

許昌市司法局被全國普法辦表彰為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被司法部表彰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工作表現突出單位;

建安區司法局被司法部表彰為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先進集體;

……

2019年,是我市司法行政系統完成機構改革重建後履行職責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司法廳的具體指導下,在廣大司法行政幹警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司法行政機關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全系統22個集體、30名個人受到市級以上表彰獎勵。

全面依法治市開啟新里程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成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四個協調小組,各縣(市、區)黨委成立機構,制定相關制度,狠抓推動落實,依法治市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大力開展法治縣(市、區)、法治鄉(鎮、街道辦事處)、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活動,全市176個村(社區)被命名為許昌市民主法治村(社區)。

法治政府建設邁出新步伐

堅持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建立完善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統籌推進、部門貫徹落實的長效機制。認真落實領導幹部學法制度,著力提升領導幹部、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養和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完善“1211”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即一平臺、兩抓手、一帶動、一考核。一平臺是河南省依法行政網絡督導平臺,兩抓手是服務型行政執法和行政執法責任制,一帶動是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典型帶動,一考核是依法行政考核引領。採取日常督導、實地考核等方式,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促進行政執法公平公正。積極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全面清理了市、縣兩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制定的行政規範性文件,對許昌市政府116件規範性文件和涉法事務進行了合法性審查。

維護安全穩定作出新貢獻

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嚴格社區服刑人員分類管理,加強對律師代理涉黑涉惡案件的管理,全市律師共代理涉黑涉惡案件227起。紮實推進人民調解工作,組織開展“大排查、早調解、護穩定、迎國慶”專項活動,全市各級調解組織累計排查矛盾糾紛25501起,調處25498起,調處率達99.9%。加強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全市2511名社區矯正服刑人員沒有發生脫管、漏管等問題;全年共接收刑滿釋放人員2784名,重點幫教對象接送率100%。

服務中心大局展現新擔當

持續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統籌推進公證、仲裁、法律援助等工作,全年共辦理公證14580件、司法鑑定案件5522起、仲裁案件193起、法律援助案件4958起;深入推進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工作,配備村(居)法律顧問543名,建立法律服務微信群2552個。著力提升律師行業服務質量,為全市247家民營企業進行公益法治體檢,宣講國家政策385次,進行風險分析312次,提供法律意見274條,出具企業法治體檢報告75份。拓展深化“憲法八進”,持續辦好《蓮城釋法》欄目,組織開展“百萬青年學憲法”等活動,法治宣傳更接地氣。

全面從嚴治黨得到新加強

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積極接受市委巡察,將反饋指出的問題細化分解,推動任務分工到位,措施制定到位,整改落實到位。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幹部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增強。召開“以案促改”專題警示教育大會,開展“天價煙”專項排查和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專項整治,組織“找差距、補短板”作風紀律整頓,組織科級以上幹部到許昌監獄開展警示教育,嚴明紀律規矩。

2020年 創新競進 擔當作為

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20年,如何做好全市司法行政工作?4月15日召開的全市司法行政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明確了總體要求,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法治建設為主線,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持續強化“一個統籌、四大職能”佈局,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整體水平,為我市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全力統籌推進依法治市

加強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全體會議、專題會議、協調小組聯席會議、聯絡員會議制度落實,建立制度完備、協同高效的運行機制。認真開展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和法治政府建設全面督察,適時開展對2019年督察項目督促整改和“回頭看”工作,強化整改效果。

全力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研究制定《許昌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紮實開展依法行政示範單位創建活動。不斷提高政府立法質量,全面推行“1543”立法工作機制,“1”是“一個意見”,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政府立法工作的意見》;“5”是“五項制度”,即《河南省政府規章立項工作辦法》《河南省政府立法起草工作規定》《河南省政府立法審查工作規定》《河南省政府立法徵求意見規定》和《河南省政府規章立法後評估辦法》;“4”是“合政、合法、合公、合德”審查機制;“3”是“三會兩評”工作制度,所有立法項目均召開立法審查會、論證會、協調會,並依法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廉潔性評估。落實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核制度,對出臺的規範性文件做到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持續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全面實行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深入推進服務型行政執法建設,實行行政執法“服務+”模式,構建管理、執法和服務三位一體的行政執法模式。

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持續深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強對律師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指導監督工作。持續深化“正心行動”,加強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監管,切實守住安全底線。深化“雨霽”志願者幫扶活動,紮實做好刑滿釋放人員銜接安置、教育幫扶和救助管理。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體系,積極推進訪調對接、訴調對接、警調對接,及時就地化解矛盾糾紛。

全力深化法治宣傳教育

統籌做好“七五”普法考核驗收,謀劃好“八五”普法規劃,在更高層次上推進全民守法普法。持續推動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等,開展“法治扶貧再聚力、決勝全民攻堅戰”活動。積極培育申報國家級、省級示範縣(市、區)、示範鄉(鎮、街道辦事處)及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年內打造200個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

全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推進全市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融合發展,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發展律師隊伍,到2020年年底,全市每萬人口擁有律師數力爭達到2.1人。加大涉民生案件法律援助力度,對特殊群體申請的法律援助,堅持應援盡援,簡化程序、快速辦理、及時辦結。

全力夯實司法行政基層基礎

以“法治創建”為抓手,深入開展“四級同創、三級示範”活動,確保2022年全市法治鄉(鎮、街道辦事處)、民主法治村(社區)創建全覆蓋。以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村“兩委”幹部、人民調解員等為重點,為每個行政村培養5-8名“法治帶頭人”。持續抓好星級規範化司法所創建,年內建成40個以上四星規範化司法所、20個以上五星規範化司法所。

全力做好司法行政改革

推動完善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體系,健全法治政府建設機制和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推進律師專業水平評價體系和評定機制試點,引導律師依法、誠信、規範執業;深化“村(居)法律顧問”工作,構建矛盾糾紛化解新格局;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推動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配備專職人民調解員,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治理體系。


《許昌日報》專版!務實重乾結碩果 奮勇爭先譜新篇

策劃:劉必賢

《許昌日報》專版!務實重乾結碩果 奮勇爭先譜新篇

掃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