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企業家要具備均衡的人格——【稻盛經營學】

企業活動的所有問題,都必須通過嚴謹而理性的邏輯來證明。如果不能證明,便無從解決。所以,諸如“一頭霧水”“莫名其妙”之類的措辭,是極為不負責和不可取的。

以科學理性的角度思考的人,不管遇到什麼事,都愛較真兒,不探明道理誓不罷休。在大家眼中,這類人對於精神世界往往非常牴觸:“什麼死後世界,什麼神佛天界,這種怪力亂神的東西怎麼能相信呢?無法證明和解釋的東西,我一概不信。”

而我則不同。一旦涉及工作和研究領域,我便是個徹頭徹尾的理性主義者,絕對不能容忍所謂的“不可思議現象”。可一旦從公司的工作中抽身,我卻是個佛教和精神世界的信徒。

完全矛盾的兩種人性,一旦失去平衡,便會產生問題。有的人埋頭鑽研佛法,傾向於形而上學及宗教的領域,最後把這樣的思維帶到了企業經營中。據說有的經營顧問會推崇極端的博愛主義,在我看來,這非常荒唐。

雖然在我的企業經營理論中,也強調利他的重要性,但那是以嚴謹的現實合理性為基礎的。

在“商戰”中,經營者要當個徹頭徹尾的理性主義者,在其他時候,則要奉行浪漫主義,瞭解形而上學的領域。只有兩者兼具,不偏不倚,才能成為一流的企業家。

摘錄自稻盛和夫【京瓷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