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宿江上作詩軸》欣賞

  王鐸,字覺斯,一字覺之,明末清初書畫家。號十樵,號嵩樵, 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天啟二年(1622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崇禎十六年(1643年),王鐸為東閣大學士。1644年清朝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永曆六年(1652年)病逝故里,諡文安。


王鐸《宿江上作詩軸》▼

王鐸《宿江上作詩軸》欣賞

  王鐸於楷、行、隸、草無不精妙,擅於學古且能自出胸臆,此書以顏魯公、米元章二家筆法為底,筆意雄健、寫意蒼莽,結體上縱橫奇崛,通過千轉百回的線條構成一幅韻律優美、空間多趣的筆墨畫面,顯示了深厚的化古出新功底,以及極為高超的線條藝術表現力。

總評:

  王鐸取法高古,與董其昌孱弱、虛恬的書風相抗衡,大膽創新,開創了新的草書風。他的行草長於布白,超邁雄奇恣肆狂野,沉著痛快又縱橫跌宕,表現了橫掃千軍的磅礴氣勢,極富藝術感染力。


中國書法史冊,感謝您的關注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