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遠嫁中國,60歲痛失愛子,母親預言成真,她坦言:從不後悔

1999年11月18日,一位80歲的英國老人在北京逝世,她的離世也代表著一段長達60餘年的跨國愛情至此結束。這段愛戀歷經坎坷,但是男女雙方都至死不渝,終攜手到老。

她就是Gladys B.Tayler,中文名叫戴乃迭,她的丈夫是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楊憲益。

21歲遠嫁中國,60歲痛失愛子,母親預言成真,她坦言:從不後悔

圖|戴乃迭

戴乃迭雖然是英國人,但是從小就熱衷中國的傳統文化,這與她的成長經歷有關。

戴乃迭出生於北京一個英國傳教士家庭,直到七歲時她才隨父母回到英國。戴乃迭美好的童年時光都在中國度過,這也是她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1937年,十八歲的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學,並在這裡與中國留學生楊憲益相識。誰也沒有想到兩個相隔萬里的年輕人,在相遇後會擦出愛的火花,楊憲益的才華深深地吸引了戴乃迭,而戴乃迭身上的清新脫俗也讓楊憲益為之著迷。

楊憲益曾回憶他與戴乃迭初相識時的感覺,楊憲益認為戴乃迭不僅美麗,而且還有一顆質樸的心,她沒有英國上流社會女孩常有的虛榮與勢利,這一素質在“中國上層的小姐們之中也很少見。”

很快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人相戀了。

21歲遠嫁中國,60歲痛失愛子,母親預言成真,她坦言:從不後悔

圖|戴乃迭與楊憲益

相愛的日子總是因為甜蜜幸福而讓人感覺特別短暫,轉眼,兩人不得不面對畢業後的現實問題。

當時的中國正在抵抗侵略,身懷家國情懷的楊憲益表示自己一定要回到祖國,楊憲益對戴乃迭說:“我的祖國正在經受戰亂,情況不太好,你跟著我會受苦的。

此時的楊憲益對兩人的未來是沒有信心的,因為在戀愛時戴乃迭的家人就表示了反對,戴乃迭的父母都曾久居中國,很瞭解當時中國的狀態,更何況此時的中國正在發生戰爭。

戴乃迭的母親曾對女兒說:“如果你嫁給一箇中國人,這一輩子一定沒有好下場。肯定會後悔的。”

21歲遠嫁中國,60歲痛失愛子,母親預言成真,她坦言:從不後悔

圖|戴乃迭(左一)與楊憲益(左二)

對於母親的反對,多年後,戴乃迭在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母親見到過不少不幸的婚姻,因此她堅決反對我嫁給楊憲益,儘管我父親認為,如果我們精神和諧,我們的婚姻就可能美滿。”

雖然沒有母親的支持與祝福,雖然與楊憲益在一起意味著她要遠離家鄉,奔向一片未知的生活,但是戴乃迭義無反顧,她沒有與楊憲益分開,而是選擇與楊憲益來到了中國。

我們無法得知她在做這個決定前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一邊是父母家庭以及相對安穩的生活,一邊是愛情以及茫然的未來,戴乃迭的決定也可看出,她對這場愛情充滿了自信。

戴乃迭在離開英國前,申請護照時還遇到了負責頒發護照官員的詢問。

當這位官員質疑戴乃迭為何要去中國時,戴乃迭說:“我和一箇中國人訂了婚,我們會一起去。”

但是這位官員竟然勸戴乃迭:“你會發現他早已有了兩個老婆。我們最後還是不得不花政府的錢幫你回國。”

最後,戴乃迭為了讓官員相信自己的確有能力在中國生存,只好搬出已經在中國工作多年的父親來作後盾。

雖然是個小插曲,但從中可見當時的英國社會普遍不看好與中國人的聯姻。

21歲遠嫁中國,60歲痛失愛子,母親預言成真,她坦言:從不後悔

圖|戴乃迭與楊憲益

1940年,楊憲益與戴乃迭在重慶舉辦婚禮,為他們做證婚人的是著名教育家羅家倫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這一年戴乃迭21歲,楊憲益25歲。婚後二人先後生育了一兒兩女,生活美滿而幸福。

同時兩人也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翻譯工作,夫婦二人聯袂將中國文學翻譯成翻譯成英文,從《離騷》到《水滸》再到《紅樓》,兩人翻譯的文學達百餘種。

自19世紀末以來,與外文中譯的繁盛景觀形成鮮明對比,中文外譯一直就顯得勢單力薄。所以楊憲益與戴乃迭從事的工作,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這是讓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化的重要事業。

建國後,戴乃迭與楊憲益調入北京外文出版社工作,又翻譯了《長生殿》、《白毛女》等優秀的文學作品。

與心愛的人一起從事心愛的文學之路,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這種幸福沒有長時間持續下去,在動盪的年代,戴乃迭與楊憲益也沒能倖免。夫婦二人被關進了牢房,這段經歷雖然困苦,但是戴乃迭依然樂觀,她曾對楊憲益說:我不怕磨難多,那是上蒼在嫉妒我們的愛情太美。

人生如初見,是最為幸福的,這一點戴乃迭做到了,在她心中,丈夫楊憲益永遠是她初見時的模樣,任憑歲月摧殘,生活磨難,戴乃迭對楊憲益的感情都沒有改變。

21歲遠嫁中國,60歲痛失愛子,母親預言成真,她坦言:從不後悔

戴乃迭與兒子

也許是上天真的在嫉妒兩人的愛情。由於受到家庭的牽連,兩人唯一的兒子逐漸精神失常。1979年,他們的兒子在英國的姨媽家用汽油點火自焚。

此時的戴乃迭已經是六十歲的老人了,痛失愛子,戴乃迭傷心欲絕,此後她的身體也大不如從前,後來更是患上了老年痴呆,楊憲益也因此時刻不離她的左右。

經歷了半世坎坷的戴乃迭,在晚年的生活較為安穩,因為身體原因,暮年時期的戴乃迭不太講話,也不怎麼與人交往,安靜默默的在楊憲益的陪伴下,走完了餘生。

關於自己的婚姻,戴乃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表明了自己的婚姻態度:

母親的預言有的變成了悲慘現實。但我從不後悔嫁給了一箇中國人,也不後悔在中國度過一生。

21歲遠嫁中國,60歲痛失愛子,母親預言成真,她坦言:從不後悔

圖|楊憲益與戴乃迭

戴乃迭與楊憲益相濡以沫60年,實際上她在用自己的一生做賭注,來賭她與楊憲益的愛情不會分開,事實證明,她賭對了,楊憲益是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而楊憲益又是極其幸福的,因為無論貧窮還是富有,戴乃迭真的做到了不離不棄,她始終將中國當成自己的家鄉。

在這場跨國愛情中,留給世人的是一段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愛情佳話。而在弘揚中國文化這條道路上,我們也應時刻不要忘記戴乃迭所做出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