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田園綜合體打造——“荒山”變“金山”

一、項目概況

河南省新鄉市鳳凰山位於新鄉市鳳泉區,離新鄉市中心10公里,太行山與華北平原的接合部,是連接山區和平原的過渡地帶。區內中間高,四周低,地貌屬太行山區的低山丘陵區,次級地貌單元可劃分為山嶺,再次級地貌單元可劃分為採礦坑和殘山,現綠化面積近萬畝,其中生態林佔70%、經濟林佔30%。


河南省田園綜合體打造——“荒山”變“金山”


項目依託資源基礎,以田園綜合體為載體,引領農民成立旅遊專業合作社,選準產業,自力更生髮展生態林、經濟林、花卉苗木、藥用牡丹等綠色產業8000多畝,吸引城市人群休閒康養,讓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了“金山銀山”,農民在生態保護與資源適度開發中分享到實實在在的紅利。

二、項目特色

1.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模式

該項目流轉周邊上古村、劉坡村、張凹村、妯娌村等5000餘畝土地,傾力打造鳳凰山森林公園,依託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優勢,積極探索推廣“龍頭企業+公司+合作社+貧苦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吸納帶動周邊的貧困群眾參與,推進產業扶貧創新,成效明顯。真正實現了鄉村旅遊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讓旅遊紅利成為旅遊扶貧福利。


河南省田園綜合體打造——“荒山”變“金山”


2.大力發展優勢產業

積極探索產業扶貧模式,流轉周邊上古村、劉坡村、張凹村、妯娌村等5000餘畝土地,傾力打造鳳凰山森林公園,依託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優勢,積極探索推廣“龍頭企業+公司+合作社+貧苦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吸納帶動周邊的貧困群眾參與,推進產業扶貧創新,成效明顯。真正實現了鄉村旅遊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讓旅遊紅利成為旅遊扶貧福利。同時發展優勢苗木產業,該項目已發展生態林3000畝、經濟林1500畝、花卉苗木500畝,藥用牡丹1500畝。農旅融合發展,該項目融合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觀賞型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分區建設了牡丹苑、紫薇苑、櫻花苑等觀賞類苗木、花卉園區、農事體驗類園區、核桃苑等。打造森林康養基地,依託森林公園資源優勢,建設森林康養基地項目,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一個預防疾病、調理身心、促進健康的優美自然環境。逐步形成集農林業、旅遊業、中醫藥業、健康養老產業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河南省田園綜合體打造——“荒山”變“金山”


3.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鼓勵和引導類主體投身創新創業實踐,形成“人人創業、人人創新”,達到創業群體高度活躍的效果。加大農業品牌建設推廣力度,大力發展以鄉村旅遊為主導,特色果林為支撐的生態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村農業大發展,帶動村民增收。通過產業合作,有效帶動周邊村民發展特色農業、經濟林、苗圃等,使田園綜合體真正成為增加村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推動新農村發展的重要載體。


河南省田園綜合體打造——“荒山”變“金山”


三、結語

按照“以農促遊、以遊帶農”發展思路,依託“農業+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助推鄉村振興。幫助農民,服務農村,發展新概念農業,建設新生態農業,為後世留下綠水青山。推進農業、農村、文化、旅遊“四位一體”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質量,帶動更多的貧困人口通過參與旅遊、發展旅遊實現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旅遊業轉型發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