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這兩種行為一定不能有

【智】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文】

孔子說:“君子恥於說的比做的好。”

【習】

有兩種意思。第一種:君子恥於說得多,做得少。第二種:君子恥於言過其實。

為人處世,這兩種行為一定不能有

第一種意思。有一句話可以很好的對應這種現象,也是孔子說的:“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大意是:大家整天聚在一起,談話絲毫不涉及道義,卻喜歡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是難辦啊!

這種人缺乏實幹精神,整天要麼在找別人喝茶喝酒、閒聊扯談的路上,要麼正在與人喝茶喝酒、閒聊扯談。

為人處世,這兩種行為一定不能有

第二種意思。張口說大話,不經過腦子思考自己是否做得到,把自己捧上天,在人前表面得無所不能,當然是用語言。可俗話說:“滿瓶水不蕩,半瓶水晃盪”,因為自己只是半瓶水,所以搖起來很響。正因為有這樣的表現,才表明自己只是半瓶水。

對於這種人,我們必須要“聽其言,觀其行”,不可太把他的話當真。有這種表現的人,多半如《三國志》裡所說的:“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為人處世,這兩種行為一定不能有

總而言之,我們要規避兩種行為:說多做少,言過其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