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很可怕,如何打敗拖延症?

田小小的


拖延症很可怕,如何打敗拖延症?

以下總結了六點主要的拖延原因以及應對策略:

拖延的原因一:缺乏明確的目標 當一個人缺乏明確的人生目標和夢想的時候就很容易拖延,沒有緊迫感。沒有目標永遠達不到目的地,沒有計劃終與高效無緣。

應對策略:需要用心去規劃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夢想,並制定詳細的可執行的落地計劃。有了明確的目標和計劃,我們就很清楚每天要做什麼樣的事情,這樣就會按部就班的落地執行。

拖延的原因二:事情本身沒有那麼緊迫 事情完成的期限如果是在3天以上的往往我們都會容易拖延不會馬上著手去做,因為確實不著急呀。

應對策略:對於那些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我們要以終為始,提前規劃到議事日程當中,而不是等到期限到來的時候再倉促去做,那樣的話很難有更高的工作品質。對於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採取拒絕、拖延的態度就沒有問題。

拖延的原因三:慢性子,習慣於拖延 有些人是屬於天生的慢性子,做事總是不著急不著慌的,他們樂觀的認為即便天塌下來還有個子高的人頂著呢,急什麼。

應對策略

:首先要讓他們自己意識到拖延對個人、對團隊、對工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次為將要執行的事情設定起止時限。安排專門人員定期提醒、督促、檢查工作進展。

拖延的原因四:還沒有想好解決方案 有些事情較為複雜,剪不斷,理還亂,暫時沒有找到理想的解決辦法,所以遲遲不敢採取行動。

應對策略:面對重要複雜問題,一個人無法解決的時候,要學會請求他人的幫助,尋求你信得過的朋友、老師、上司、長輩、過來人、專家的支持和幫助。總之有重大事情不要自己一個人來扛,對你來講是很複雜,很難解決的難題,但對於他人來說或許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拖延的原因五:逃避問題,不敢面對 有些問題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和後果,害怕承擔責任,又不知該如何去面對,所以選擇了逃避和拖延。

應對策略:要弄清楚逃避和拖延只會令問題更加嚴重和不可收拾,該承擔的責任是逃不掉的,因此要勇敢的去面對。同時要把事情的實際情況坦誠的向上司反饋,並贏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該自己承擔的責任絕不推卸,這是成長的一部分。

拖延的原因六:未得到有效授權 將要執行的事情遲遲未得到有效的授權而導致無法執行。

應對策略:主動和上司去進行溝通,陳述事情的利弊,給出滿意的執行方案和行動計劃並取得授權,以推動事情落地執行。

結論:並不是所有的拖延都是有害的,要依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規劃是否要馬上採取行動還是要延後處理。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賦能團隊發展,助力組織績效提升,我是行動學習促動師代志傑,歡迎大家關注我並留言交流。

代志傑


有嚴重拖延症,基本上都是做事沒有計劃造成的。很多的孩子,比如在暑假的時候,覺得時間非非常充裕,所以暑假作業基本上都拖到快要開學了才開始趕工。然後發現,作業量過大,應付起來力不從心。這種時候極易在心裡產生放棄的想法,從而變得更加的拖延。



所以,做好有效的計劃,是有效避免拖延症的最佳方案。比如暑假作業可以分配到每一天,每天還可以做上午、下午的不同分佈,這樣,暑假作業的每天作業量就不多了,每天都可以很輕鬆的完成,還可以安排好相應的娛樂和休閒。這樣積少成多,就可以很輕鬆的在開學前有效的完成暑假作業。

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夠很好的規劃好自己的假期和每天的時間安排,那麼,每天的生活和學習都會變得井井有條。學習效率、生活效率都會非常的高,也會有大量的時間可以進行休閒和娛樂,或者看自己喜歡的課外書。

所以學會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是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每個學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五步改變法”是改變拖延思維的一套完整方法,有著先後順序,依次是察覺、行動、調節、接納自己和自我實現。

首先來看察覺,這是改變的第一步。你總是面臨選擇,要麼立即行動,要麼拖延,兩者都會給你帶來壓力,雖然你都不喜歡,但卻不得不選擇一個。立即行動的過程會給你來一種不愉快的感覺,但是因為立即行動的結果通常好的,有正能量,所以我們叫它正面壓力;拖延會暫時緩解立即行動帶來的壓力,但會讓你感到不安、擔心,而且拖延的結果總是不好的,有負能量,因此我們叫它負面壓力,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清晰而敏銳地識別出這兩種壓力。當你能夠理性地在正面壓力和負面壓力中做出選擇,並且選擇“立即行動”而不是“明天再做”的時候,事實上,你就邁出了終結拖延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行動。當你“立即行動”的時候,反思一下,看看這種改變給自己帶來哪些不一樣的積極感覺。舉個例子吧,你聽見鬧鐘響就立即起床,從容不迫地洗漱、出門上班,感受一下,跟平時推遲起床的忙亂、緊張相比,是不是心情愉悅很多呢?當你在行動過程中有了分心衝動,想去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告訴自己忍耐五分鐘,看看五分鐘之後會有什麼改變。比如,很多人都有這種體驗:深夜躺在床上玩手機,九點過了說十點睡,十點過了說十點半睡,轉眼就到凌晨了,第二天疲憊不堪。下次再出現這種狀況,你試一下“五分鐘”策略,立即把手機放下,忍耐五分鐘,看看發生什麼,也許五分鐘之後你已經睡著了,第二天神清氣爽。

第三步是調節。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大腦需要花一段時間來適應新行為帶來的新感受、新思維,這就需要你不斷追問自己:是什麼使推遲看上去充滿希望,實際效果卻截然相反?當你快速完成一件事,是不是對拖延的惡果有了更深的理解?不管看起來多麼複雜的事情,是否能先“立即行動”,開始第一步再說?自己究竟是在時間緊迫的壓力下表現更出色,還是隻不過在時間壓力下更容易採取行動?不斷回答這些問題,找到自己真實的感受,這就是調節,它會幫助你做出正確的判斷。

完成了調節步驟後,你將進入對自己下綜合判斷的階段,這就是第四步:接納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改變拖延,你要做的不是懷疑自己,不是否定自己,而是要完整地接納自己是個不完美的人,並在這種狀態下找到改變的方法。如果你過去總是拖延,你該做的不是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責,而是去努力發現自己拖延的原因;如果你現在還有一些事情在拖延,那就承認它,想想能夠做哪些事來改變這種狀態;如果你生活中有些事情進展順利,想想自己是怎麼做到的。

最後一步是自我實現。自我實現通常被描述成一種類似高峰體驗的神秘過程,是一種無慾無求、順其自然,而又能達到理想效果的狀態。改變拖延思維的自我實現,就是要有堅持到底的思想,通過不斷地行動和反思,認識到改變拖延是在重新書寫自己的人生,不斷形成強烈的自我成就感,最終形成終結拖延的強大內心力量。


不雨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的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

這篇文章,小編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拖延症有哪些危害?如何有效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有哪些危害?

外在:影響工作進度,擴大外圍壓力

朋友託自己辦件事情,一拖再拖;領導交代去做的事情,不到最後的關頭,一直拖著不去辦;有一份策劃需要完成,拖到最後的關頭才想起來要做。拖延症背後是消極應對,所謂“強者創造機會,弱者等待機會”,拖延症,不僅使工作得不到有效地完成,還會喪失完成工作上的最好時機,使得壓力積少成多。

內在:陷入消極怠慢,加重心理負擔

外圍工作的壓力,使人精神上產生消極、懈怠,難以對事物提起興趣;由於無法通過行動實現自己的想法,想法及觀點不能得到印證,無法得到人們認可,淪為空想主義者;同時也會產生自我懷疑、焦慮等問題。

如何有效擺脫拖延症?

1.確定目標

確定行動目標,是擺脫拖延症的第一步,也是通往成功的第一個階梯。沒有明確的目標,也就不可能採取具體的步驟,從而也不能取得任何成就。

2.對目標進行界定

任正非說過:“我們要跳起來摘桃子,而不是跳起來摘星星。”,有效達成目標的方法是對目標進行界定,分析目標所需要的資源,對目標進行可行性分析。

3.列定計劃

“如果你想做成某件很難的事情,你只看最終結果的話,會覺得這太難了,肯定完成不了,這就像登一座高山一樣,如果你一直看著山頂,你會覺得你永遠爬不上去,所以這裡有個訣竅,不要看最終的目的地,永遠只看下一步,告訴自己下一步要到哪裡,集中注意力到下一步就行。”事實的確如此,當我們對目標進行拆解,列定計劃,明確的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才會凝聚動力。

4.組織實施與監督

在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專注力,避免外界對自己的干擾,才能激發靈感,提高工作效率;而對自己達成目標的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可以查缺補漏,與內心期望進行一一核對,能有效避免偏差,保證目標的實現。

5.進行自我激勵

自我激勵,在目標完成、擺脫拖延中,不可或缺。古代曹操“望梅止渴”,即是最好例證。激勵,原描述人們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是指人們內心想要得到滿足的各種需要。有效的自我激勵,有助於獲得自我效能感,調動積極性,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喜歡就關注我,然後給我點個贊:讓我們一起學習心理學知識,共同成長。Thanks♪(・ω・)ノ

數字心理專家


拖延就是在生活中處理事情時拖拖拉拉,慢慢吞吞,對事情不急於處理以致到不得不處理,無法迴避的時候才去做。如果這種狀態影響了正常的生活,那麼就稱為拖延症。

拖延症的特點就是拖沓、緩慢和延長。產生這些症狀的深層的心理原因就是不想做或者不願意做,用這些消極的方式作為對抗。這個心理最常見的就是學生寫作業,小孩子都貪玩,不肯寫寫作業,特別是家長佈置的課外作業,用一個拖字訣,他們認為這樣就可以達到少做或者不做的目的。

人性都是這樣,能偷懶都會偷懶,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要克服拖延症需要強大的心理力量,這種心理力量如果是自發的,那麼相對較難,除非對事物達到狂熱的地步,那麼才能調動起自己的潛能。“頭懸樑,錐刺股”就是最好的例子。還有就是通過外部力量的強迫自己,如果拖延下去會產生看得見的、嚴重的後果的時候。譬如老師,老闆,同事,父母,愛人對你有很大的壓力時,才能逼迫你不得不去做,不得不改變。

拖延症很難改變,就像人性很難改變一樣,“性急吃不了熱豆腐”適當的拖延也許能有意想不到的好的結果。


lu05100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逃避痛苦的心理動力遠大於追求快樂的心理動力。

運用逃避痛苦來克服懶惰和拖延的習慣,或許是個好建議。

步驟:

1、確定一個懶惰和拖延的習慣或者心理。

2、在懶惰和拖延習慣出現出,閉上眼睛,想象一種因為懶惰和拖延習慣所造成的後果和痛苦,可以與現實不符,是讓你真正覺得痛苦的後果。

3、把這種頭腦裡面的影像放大,越生動越真實越有現場感越好,最好你為這個影像也配上顏色。

4、心理暗示夠了,就馬上採取克服懶惰和拖延的行動。

5、每次懶惰和拖延的習慣到來時,試試重複用這種方法刺激自己,逐漸的改變這些不好的習慣。

人都有逃避痛苦的本能,打個比方,如果你上班總是遲到,那麼你在懶惰和拖延時準備上班又遲到之前,就想象一個被領導批評一頓,讓你非常痛苦的場景,栩栩如生就像真的發生了一樣,這樣就會你潛意識逃避痛苦的本能,下狠心改變不好的習慣。






大歡g


人生就像一張A4紙,一年總共365天,我們又有多少個十年呢,我們都明白不能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今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我們的先賢們也深知不能拖延,可見拖延症真是害苦了我們。

為什麼我們都知道拖延症不好,卻還總是想著明天再說吧,現在不急。歸根到底還是我們的自律性不強。我每次拖延症犯時我就會想反正早晚都是一刀,早完還可以早輕鬆,就像寫作業,早寫完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出去玩了。

所以我們要加強自律性,這一點真早向韓雪學習,她的自律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良好的自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的的,我覺的可以給通過給自己設定一系列的小目標來實現。如果我們要做某件事,我們可以馬上著手製定一個計劃,然後一步步完成,如果你按照計劃完成了,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除此之外,還要定期總結,如果沒做到就要好好反省,好好的罵一下自己,找一個自己親近的人監督自己也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我們要知道“萬事開頭難”,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心裡不願意動彈,真的開始了也沒什麼。我相信堅持一段時間,我們的拖延症會得到改善。


可愛點722


患上拖延症怎麼辦?

教你克服拖延症的十種方法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的毛病,更有些人說自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可見,現代人的拖延症非常嚴重。拖延症有時其實並不是生理上的懶惰,更像是心理上的無法控制。

為什麼我們想要高效的學習工作,卻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能動起來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患上拖延症該怎麼辦。

1

首先試著接納自己有拖延症。可以說,大多數人都會有拖延症,其實拖延症最常見於追求完美、做事認真負責的人身上。正因為“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才會導致一拖再拖,不敢下手,卻又常常在最後時刻完成任務。這同時也說明拖延的人其實很聰明,如果一開始就幹,也許會改來改去,耗費時間,不如在火燒眉毛時一氣呵成。當然,這樣完成的任務,質量可能不會好到哪裡去,而且中間過程也挺痛苦的,玩也玩不好,心裡惦記著任務還沒完成。

2

經常問自己一句話:“我現在做的是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這是“非死不可”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的經驗,他非常忙,卻從不拖延,每年都能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和計劃,靠的就是這句簡單的話。

3

固定時間,養成習慣:比如每晚7-9點,雷打不動的坐在書桌前,不玩手機不玩遊戲,有點無聊啊,那總得乾點什麼吧?不如試試開始工作或學習吧!你會發現,能提前完成很多任務,讓你自己都吃驚,而且越做越輕鬆,信心也越來越足,心理負擔也會煙消雲散,記得及時獎勵自己哦。

4

學會分清主次,把要做的事情分好優先級。

分類:生活中肯定會有一些突發和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成功者花時間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並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類,依次完成。

分解: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

5

消除干擾。關掉微信、QQ,關掉音樂,關掉電視……將一切會影響你工作效率的東西統統隔離,全心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情。

6

互相監督。找些朋友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比單打獨鬥容易得多。

7

設定更具體的目標。你不妨把任務劃分成一個個可以控制的小目標。當你的家裡看起來像一個垃圾站時,讓它立刻纖塵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現實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鐘把書桌清潔一下卻也不算太難。

8

不要給自己太長時間。心理專家弗瓦爾發現,花兩年時間完成論文的研究生總能給自己留一點時間放鬆、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寫論文的人幾乎每分鐘都在蒐集資料和寫作。所以,有時候工作時間拖得越長,工作效率越低。

9

別美化壓力。不要相信像“壓力之下必有勇夫”這樣的錯誤說法。你可以列一個時間表,設定好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以避免把所有事情都耽擱到最後一分鐘。

10

尋求專業的幫助。如果拖延症嚴重到影響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醫生,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會有效。

如果你也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一定要試試上面的方法!行動起來,完全克服拖延症可能有點困難,但是一定可以適當緩解或改善拖延症哦~








古裝經典電視劇


在這個信息化互聯網時代外界無時無刻不存在誘惑,忙碌的工作,五花八門的新聞,各種APP都在每天瓜分這你的時間和生命,時間不夠用,成為了現在都市上班族的困擾。

那麼時間不夠用,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都是“拖拉機”。

你有拖延症嗎?

l明明要早起上班,卻不願意離開暖暖被窩,最後衝鋒陷陣趕地鐵踩點到公司;

l明明計劃11點前睡覺,卻成了“捨不得睡覺”一族,只因看手機;

l明明辦理了健身卡,卻以上班累為由,好不容易有時間看手機;

l明明計劃要整理房間,卻盯著凌亂的桌子,躺在沙發看手機;

l明明計劃給許久未聯繫的朋友,發個短信,意志力還是敗給了手機;

l明明計劃週末給爸媽打電話嘮嘮家常,卻一直蜷縮在被窩裡煲劇看手機。

最終,我們都敗給了手機……

殊不知,因為距離,好朋友已漸行漸遠;

殊不知,因為時間,我們成長的速度已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以上種種,如果你不幸“中槍”,那麼你很可能就患了21世界心理癌症:“拖延症”。

伴隨著拖延症,我們的時間在“明明⋯⋯卻⋯⋯”的拖延中悄悄溜走了。在你還沒反應過來2017已經過去, 2018年的第一個月即將悄悄結束了。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嚴重的拖延症會帶來巨大危害,會加劇人的焦慮感,嚴重會導致抑鬱症,在大都市打拼的人,多多少少都有“城市抑鬱”。

我們運動拖延,出門拖延,上班拖延,最嚴重的其實還是睡眠拖延。

你有晚睡拖延症嗎?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晚睡拖延症。

明明想睡覺,卻總感覺手機還沒抱夠,讓睡眠時間一拖再拖,然後就成了“習慣性”晚睡。最後生物鐘完全打亂,你想睡,嗯哼, 大腦說:“我要休息你不給我休息,那就讓我累死吧”!

23點以後還不睡覺,這個時候養的是剛剛生髮起來的陽氣,不休息,陽氣沒養住,就會耗散最寶貴的生機,對身體是極為不利的。

一般11點之後睡覺就屬於晚睡了,如果可以大家培養晚睡10點左右睡覺是最好的。

晚睡拖延症和營養又關嗎?

哪些情緒會導致晚睡拖延症?研究表明:經常感到憂傷、焦慮、抑鬱、情緒容易波動的人也在拖延症群體中佔據重大比重。

關鍵詞:焦慮、抑鬱、情緒容易波動、注意力不集中

就營養的角度來講,這些情緒和這些營養缺乏有關:維生素B1、B2、B6、氨基酸、鈣、磷脂等營養素。

一、維生素B族-快樂的維生素:

B族可以營養神經,促進睡眠。B族可以促進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而大腦,神經主要靠碳水化合物來供能。補充B族可以緩解晚睡帶來的大腦疲憊,供氧不足。

B1影響神經遞質的合成,B1缺乏,乙酰輔酶A的生成減少,導致神經遞質(乙酰膽鹼)合成障礙,影響神經傳導。

富含B族的食物:穀類、雜糧類、豆類、乾果類,動物內臟等食物。

二、色氨酸缺乏,影響睡眠節律

很多人晚上睡不著,白天犯困,睡眠節律是由褪黑素調節,如果缺乏,將會導致失眠,褪黑素缺乏也是中老年人失眠的重要原因。

那麼和色氨酸有什麼關係呢?

色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種,褪黑素的前體,內源性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種激素,其合成的原料主要是L-色氨酸。

研究表明:色氨酸有緩解神經,催眠,穩定情緒,對抗憂鬱症的作用。

色氨酸主要來源:小米、糙米、花生米、大豆等雜糧類。

另外,鈣有維持神經正常興奮性的功能,舒緩神經,很多人晚上喝杯牛奶有助於睡眠;而磷脂可以促進腦和神經系統功能,提高記憶力,睡拖延症的人,記憶力可能會越來越差,精神迷糊。

磷脂主要來源:蛋類、麥芽、大豆卵磷脂、肝臟、花生、堅果、西蘭花、萵筍等。

克服拖延症帶來的焦慮:

1、工作,充滿熱情的工作,當你感到充實才會踏實。

2、營養補充:維生素族、蛋白質、鈣、磷脂等營養素。

總之:晚睡拖延症會導致焦慮,抑鬱,女性最害怕的衰老,黑眼圈,皮膚鬆弛等等問題也會來臨。晚睡的人要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蛋白質,VC,鈣,磷脂的食物。

早睡早起,拒絕晚睡拖延,懂了很多道理,就要過好這一生。

漲芝士,關注“天際雲健康”。


糖士


拖延症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常表現為完美主義,怕自己做不好。很多拖延症的人太過於關注自己一時的情緒,覺得自己不開心或者緊張了,就想給自己放鬆一下。打打遊戲、看看電影覺得時間還早,然後就開始了拖延,所以我們要學會延遲滿足一時的慾望。

拖延不僅不會讓我們開心,反而會降低我們自我滿足感和幸福感,也增加了因拖延產生的負罪感和焦慮感。

戰勝拖延,最主要是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首先規劃你要實現每個步驟的時間,盡力完成就好,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在你效率最高的時候去工作,每天試著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學著設定一個目標,將任務分成幾個部分,設定優先順序,評估你自己完成這個目標的優勢、劣勢,如果按時完成了目標一定要給自己一個獎勵。

勞逸結合培養一些能讓自己快樂的興趣愛好或者活動,都對治療拖延症有很大的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