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擦亮平安底色護萬家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平安是群眾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黑惡勢力是危害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毒瘤。去年以來,會寧縣堅持把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作為“一把手”工程主抓,下重手、出重拳,治安環境和發展秩序實現雙優化,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會寧:擦亮平安底色護萬家

會寧:擦亮平安底色護萬家

隱患“大排查” 從源頭淨化治安環境

號令即出,動若風發。該縣召開縣鄉村幹部和政法幹警等1200餘人參加的三級“動員會”,更大規模、更高層次、更廣範圍發動幹部群眾深度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面排摸可能誘發“民轉刑”“刑轉命”案件的不穩定苗頭問題,一些潛在高風險隱患得到徹底清理。制定印發《關於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包案解決重點信訪問題的通知》,對7件重點涉穩信訪事項確定由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包案處理,妥善化解1件,取得積極進展4件,2件正在全力化解。

會寧:擦亮平安底色護萬家

會寧:擦亮平安底色護萬家

業務“大培訓” 從一線提升治理水平

該縣28個鄉鎮分7個片區,每個片區用1天時間,召開學習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糾紛暨深化掃黑除惡現場培訓會議,累計培訓鄉村幹部和基層幹警980餘人。期間,宣傳車隊同步開展巡迴宣傳。特別是,去年9至10月份,再次抽調專人組成宣傳隊,利用40天時間,在28個鄉鎮62個重點村社區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及平安會寧建設“進村(社區)大宣傳、大化解、大回訪”活動,協助鄉村幹部解民憂、化民怨,切實營造了強大聲勢。

會寧:擦亮平安底色護萬家

治理“大創新” 從末梢構築平安防線

該縣研究出臺《會寧縣關於夯基層促穩定保平安護髮展十條措施》,即政法“十條措施”,並將其作為全縣基層社會治理和維護穩定的一項長久性制度貫徹執行。落實黨政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制度,制發籤訂維穩工作責任書,構築“網格化+十戶聯防+綜治信息平臺”社會治理網絡,開展十大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穩步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全面加強三級網格化管理,深化政法領域全面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尤其是,針對各種“小問題”“小矛盾”,實施早介入、早化解。對一些積怨較深的矛盾問題,持續反覆開展工作。對重大複雜矛盾糾紛,全部落實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五個一”要求,築牢了平安之基。

維穩“大督查” 從一線進行壓力傳導

該縣確定縣級領導帶隊、分7個組,嚴格按照座談談話、閉卷考試、查閱資料、滿意度測評、意見反饋等5個工作環節,利用15天時間對28個鄉鎮284個村28個社區、6個基層法庭、29個公安派出所和28個司法所,貫徹落實政法“十條措施”情況進行了全覆蓋督查,並逐村逐社區宣講政策,化解矛盾,傳導壓力,壓實了責任。

會寧:擦亮平安底色護萬家

隊伍“大體檢” 從日常整改作風問題

該縣制定印發《在全縣政法系統開展講政治轉作風強能力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方案》,推進作風問題整改。落實群眾反映問題研判機制,會同紀委監委、組織部門對全縣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工作情況和群眾滿意度進行了民主測評。創新召開全縣政法部門聯合民主生活會,政法系統26名班子成員全員參與,凝聚了工作向心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