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總指揮,22歲犧牲,孫中山贊:黃埔軍校楷模!

盧德銘是早期的革命先驅,在秋收起義中任總指揮。他被孫中山先生稱讚為“黃埔軍校的楷模”,葉挺將軍也讚揚他“智勇雙全,乃國之棟樑”,毛主席則稱其為“出色的軍事指揮員”。

遺憾的是,這位受人尊崇和讚譽的優秀將領,在1927年9月23日掩護部隊突圍時壯烈犧牲,年僅22歲。

秋收起義總指揮,22歲犧牲,孫中山贊:黃埔軍校楷模!

盧德銘

1924年初,盧德銘得知黃埔軍校招生的消息後,喜出望外。在父母的支持下,孤身前往廣州報考軍校。當時,想入黃埔軍校讀書的有志青年很多,招考條件嚴格。盧德銘在他人的舉薦下,得以見到孫中山。孫中山先生對這個志向遠大的青年印象良好,當即給他出了一道題,問他當今國民革命之首要任務。

盧德銘領到題目後,席地而坐,文采飛揚,有理有據,洋洋灑灑數千字,報國之心令人歎賞。孫中山閱卷後極為滿意,當即推薦他入讀黃埔軍校。入校後第一年,盧德銘就加入了黨組織。他非常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刻苦學習軍事理論,訓練軍事技術,各科成績都優秀。孫中山來校視察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誇獎:“全校學生要以盧德銘為楷模。”

秋收起義總指揮,22歲犧牲,孫中山贊:黃埔軍校楷模!

孫中山對盧德銘非常欣賞,號召學生以盧德銘為楷模

1925年11月,盧德銘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2營4連連長,一開始接到的任務是打擊地主武裝,開展農運。1926年5月,葉挺率獨立團打頭陣進攻湖南,與軍閥吳佩孚部開戰,盧德銘開始大顯身手。

在攻打攸縣的戰役中,盧德銘靈活機動,打得敵軍落花流水。葉挺對他的指揮很是欣賞。在一次大會上,葉挺說:“戰鬥取得的勝利靠的是大家,比如我們在攻打攸縣的過程中,盧德銘的作戰方案非常靈活。為攻克攸縣出了很大的力,可以說是他在指揮我,不是我指揮他。”能得到這樣的誇獎,對盧德銘來說是非常榮耀。在後來攻克天險汀泗橋、賀勝橋的重要戰役中,盧德銘率先垂範,驍勇善戰,指揮有力,所向無敵,戰功顯赫,很快被提拔為1營營長,成為我軍早期的一名優秀指揮員。

1927年6月,盧德銘來到武漢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團長。“馬日事變”發生後,大批革命志士遭殺害,組織將一些骨幹轉移至武漢。盧德銘經過周密部署,慎重研究,把何長工、宛希先、何挺穎等人安插到警衛團各個層面,既加強了黨對這支隊伍的控制,又保存好了革命力量。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盧德銘決定積極響應南昌起義。他巧妙利用張發奎的調令,將警衛團帶走。8月2日,他率2000餘名官兵急行軍趕赴南昌,準備參加起義。但是,當部隊來到奉新的時候,卻獲知起義部隊已經南下,沒能趕上南昌起義。由於張發奎部隊的圍追堵截,警衛團與南昌起義部隊失去了聯繫。盧德銘只得改變計劃,率部隊在修水休整。休整期間,他與毛主席取得了聯繫。

秋收起義總指揮,22歲犧牲,孫中山贊:黃埔軍校楷模!

影視劇還原的南昌起義情景

當時,毛主席正以特派員的身份,準備發動秋收起義。他在萍鄉張家灣召開軍事會議,明確了行動方案、攻打路線、軍隊編制等情況。會議決定將江西暫編第1師改編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師建制不變,毛主席為前敵委員會書記,盧德銘為總指揮,餘灑度是師長,餘賁民為副師長,警衛團為1團。


盧德銘領命後,迅速回到修水後,組織警衛團參加秋收起義。他和戰士們連夜製作出帶有鐮刀斧頭的工農革命軍軍旗,齊聲唱響了“紅色領帶系在頸,為革命敢死不顧生”的革命歌曲,整個軍營處於沸騰狀態。

秋收起義總指揮,22歲犧牲,孫中山贊:黃埔軍校楷模!

秋收起義

1927年9月9日,盧德銘率團從修水出發,陸續攻下朱溪廠、平江的龍門廠。9月11日,盧德銘在率團攻打長壽街的時候,多面受敵,情況非常危急。為保存有生力量,他一邊組織反擊,一邊組織撤退,部隊安全撤到瀏陽。起義部隊原來的計劃是攻佔長沙,但是因兵力懸殊,計劃受挫。在這種情況下,部隊在下一步作戰方向上出現了不同的意見,師長餘灑渡認為要以繼續攻打長沙,而毛主席則認為不能繼續攻打長沙,要轉至井岡山進行武裝割據。盧德銘贊同主席的意見,支持部隊開展武裝割據,經過會議激烈的討論,最終通過了主席的意見。

秋收起義總指揮,22歲犧牲,孫中山贊:黃埔軍校楷模!

9月23日一大早,部隊從蘆溪出發,挺進蓮花。此次進軍,毛主席隨前衛行動,盧德銘、餘灑度則率師部居中,第3團團長蘇先駿為後衛。前衛部隊和師部都陸續通過了,只剩下3團還在白泥嶺和山口巖之間的山坳下。就在這時,江西軍閥朱培德和4保安團分別從萍鄉趕來,一頭一尾兩面進攻,3團遭受襲擊後,蘇先駿見兩面受困,驚慌不已,部隊傷亡嚴重。盧德銘聽聞後方戰士激烈,預測到3團情況危急,為掩護部隊順利前進,他挺身而出,毅然不顧勸阻帶領一個連返回增援。在盧德銘的有力指揮下,經過鏖戰部隊突出包圍,但盧德銘卻被一顆子彈擊中胸部,壯烈犧牲。

毛主席聞訊後,十分悲痛:“還我德銘!還我總指揮!給我3個師也不換。”這一年,盧德銘才22歲。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