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鈴木M系列引擎在現大市場環境,總被當成雞肋,拉個高轉就說爆,上個渦輪說受不了……像俺這種落訂2.2Kit四連缸套萬轉曲軸的聰明崽,還需要跟別人幹嘴炮辯論鈴木機器會不會爆的問題嘛?

當然,鈴木還有更雞肋的東西值得討論,那就是低配的G13B引擎。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傳說,只有下雨天才會看到改得好的雨燕上街。大尾翼自帶後輪通風,輕量化TE37上身,是非常傳統的戰鬥雨燕式樣。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2005年發佈,前期版的雨燕,當時自帶了羚羊1.3(G13B)引擎,單凸輪配置,鑄鐵中缸。別說現在,放眼當年都很雞肋。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源自後期型再進化的前臉,我怎麼在MSE款中網的進氣口上看到了塑料袋?自改後期型大燈,唯一區別就是大燈底色是黑色,當然搭配這種黃金燈膜,還是原版銀色亮晶晶大眼睛會更閃亮些。取下下雨天為了防止進氣進水的防水物(塑料袋),背後就直吹是渦輪的冬菇頭。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下雨機蓋不漏水嗎?我怎麼完全看不透裡面。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後延尾翼加小寬體,跟後輪出風口搭配完整度很高。用別的車,更後延的尾翼DIY上後門板,其實功夫並不多。早期流行的菊花燈型尾燈,後期型的尾燈會在頂部起個角,車尾更加立體。還有JDM正宗單邊大炮FEELS排氣能見度低之又低。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關鍵問題來了,雨燕前期型的原廠G13B引擎,低效率的單頂置凸輪軸,笨重的鑄鐵中缸……改裝傳統思維除了移植SPORT版的M16A(M16S)性能機器,是否還能繼續深挖?來,告訴你個秘密!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傳統思維錯了!大錯特錯的那種!不是說M16S不好,但不要過分神話這副引擎。都會存在鋁中缸的通病——不鏽鋼缸套跟鋁合金殼體之間不同的膨脹係數,導致渦輪化後壓力難以很高很高。無論如何鍛造,1.x bar穩定,2個bar到頭。但要說G13系列鑄鐵中缸很強?也不是,只是沒想象中糟糕。車主輕描淡寫的打了0.8bar的中低增壓值,車子卻跑了十年也沒拆過機器。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又是芭蕉布包進氣渦輪管的隔熱手法,隔熱這東西,講究的就是是否徹底。高壓的燃油壓力泵還自帶壓力錶,估計是看了壓力錶才發現壓力值有點低,所以油管並未改成鋼喉,套管要掉上個紮帶也阻止不了的。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GReddy的渦輪控制器主機,遙想當年可是稀有之物,用來限制K03渦輪的增壓峰值。默默的加厚了水箱而並採用油冷的方式去降溫,當時渦輪一上,油溫立飆110℃+,被嚇著改的。其實,機油溫度低反而會讓小排量機沒力。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單凸配氣對自吸車來說相當不性能,上渦輪卻能"補充型"的增加配氣的適應範圍,掩埋缸蓋的不足。扭力範圍寬廣,低扭和高轉都是質的飛躍。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低配升高配,方向盤上滿滿的按鈕。14萬公里的車,十萬公里帶著渦輪。

地表最強雨燕?圈裡都2.2Kit了,它還在堅持單凸1.3T

油壓必須看著,油壓掛了油冷的壓力值就更低了。但如果改改油泵,壓力值高些,聽說又很容易爆油封……老機器還是老機器。

所以G13B這副老機器,上了油冷油壓低,改了油泵升壓,又容易爆油封漏油。但原廠打點壓力用不壞,耐用度還相當可以。若問G13系列是否適合繼續深挖?必須可以!G16系列瞭解一下;另外,聽說當年鈴木廠隊玩CRC的時候,還留下了幾根長行程曲軸,使得G13的排量可以做的比較大,你們覺的這輛"雨燕"如何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