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鼓浪嶼,日光巖景區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鼓浪嶼可以說是廈門市的一張旅遊名片,在6月30日之前,島上的國有A級景區比如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都是免費開放的,相信很多人趁著五一假期都會去玩一玩,但是鼓浪嶼景區中的最高點――日光巖,你瞭解它背後的故事嗎?

廈門鼓浪嶼,日光巖景區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日光巖俗稱"巖仔山",別名"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巖,看到這裡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巖"。日光巖遊覽區由日光巖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巖聳峙於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

廈門鼓浪嶼,日光巖景區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日光巖還擁有大量石刻,從蓮花庵向上前進,有“九夏生寒”、“鷺江龍窟”兩處題刻皆在石巷旁,最高峰的巨巖峭壁上,有1915年許世英題刻的“天風海濤”四字橫書,其下還有兩行大字題刻,右側為“鼓浪洞天”,系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江蘇丹陽人丁一中所書,這是日光巖最早的題刻。左側為“鷺江第一”,是清道光年間福建長樂人林鋮所寫。

廈門鼓浪嶼,日光巖景區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俗話說“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日光巖已經成為鼓浪嶼標誌性景點,但其背後蘊藏的文化和歷史底蘊其實更值得遊客去細行慢品。(圖/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