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對於學術期刊論文的撰寫有很多相應的規定和要求,此前我也發過一些相應的寫作注意問題,但是還未提及過表格的問題,為了更全面的學習瞭解到撰寫的相應問題,現就醫學論文表格的構成作以下分享,當然不僅僅只適用於醫學,今天以醫學的來說罷了。

1 醫學論文表格的構成

在科技論文中目前普遍倡導和推薦使用“三線表”(是卡線表經簡化和改造而成的),它保留了傳統卡線表的全部功能,使表格以其形式簡潔、功能分明、閱讀方便而被大多數期刊採用。 “ 三線表”通常只有三條線,即頂線、底線和欄目線。其中頂線和底線為粗線,欄目線為細線,必要時可加輔助線。“ 三線表”由表序(表號)、表題(表名)、表頭(項目欄)、表身及表注等項目組成。

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2 表格應用的選擇

如表格欄目中的內容基本相同或為相同類型的表格,應儘量刪除或合併,如表格的內容簡單,僅少數幾組統計數據,可用一兩句話表達清楚的,應以簡要文字敘述,如同時使用插圖和表格表述同一內容,應選擇更為合適的表述形式。通常強調事物的形貌或參量變動的總體趨勢時,以插圖為宜;相反,對比事項的隸屬關係或對比量的準確程度時,則以表格為宜。

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3 表格製作的要求

結構完整

一個表格在整體外型上,其表題、標目(總標目、橫標目、縱標目)等應齊全,給讀者一個完整的印象;

內容突出

表題、表的各欄欄目文字應簡明、貼切,中心思想突出;

邏輯排列

一個設計合理的表格,其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應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因此,表格的主語、謂語應劃分清楚, 邏輯排列、層次分明;

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對比鮮明

作為分析用的表格,其主要作用就是進行比較。為更好地達到此目的,應將不同的組別,不同參數的數據進行必要的準確的歸類,按比較的需要靠近排列;

表達準確

醫學論文很多重要結論都是從表的數據中獲得,如果指標計算結果有誤,標準差(s),標準誤(sx)用法不妥,均可導致結論上的錯誤;

自明性強

表格是完整的、可獨立存在的形象化語言。表格的內容應簡潔直觀,以數字表達為主, 給人以強烈的對比效果,避免夾雜過多的文字;

主謂清楚

表的橫標目為主語,指表中所要說明的對象;縱標目為謂語,表示對主語的說明,讀表的順序為:主語→謂語→數據。特殊情況時,主、謂語可以換位,但換位後的主謂語的性質不變。作者在精心設計表格時,應力求科學、準確、一目瞭然。一個好的表格應具有語言學上的邏輯性,即主謂清楚、層次分明、標目合理。

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4 表格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表格內的數字

應準確無誤,一律用阿拉伯數字,上下個位數對齊,數字中如有 “±” 或“~”號,則以其為中心對齊。數字為零的例數或百分數應分別寫作“0”和“0.0”。表內不宜用“同上” 、“同左” 、“″”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的數字或文字。未取得數據者以 “…”表示;未做者則以“—”表示。表內有效數字應一致;

表格內的單位

表格內的單位有共用單位和特有單位,共用單位可直接寫在表題後並加圓括號,特有單位可寫在相應標目後並加圓括號,且表內單位應與正文一致;

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表格的註釋

表中不設“備註”欄,表題、標目或某個數據需註釋時,可在其右上角加標準形式的註釋符號,如*,**,+,++,Δ,ΔΔ…等。並在表的底線之下用相同的符號加註相應的文字。對錶需作附加說明者,可在表下加“注:……”,句末不用標點;

表格中的統計符號

論文中的顯著性檢驗,只在表下注釋P值是不夠的,應將檢驗方法、計算結果及P值均列出,以便讀者進一步瞭解實際差異的大小。一般將統計結果的表示方法如x±s或x±sx寫在表題後面或謂語標目處。t值或P值等作為標目詞時不能只寫“P”、“t”,而應加“值” 。表下注釋P值結果時,應註明比較對象(如××與××比較,t=××,*P<0.05);

表格的編排位置

表格的位置應緊隨“見表×”或 “(表×)” 之文字的自然段落之下,即先見文字後見表。

你知道醫學論文寫作中如何規範表格的形式嗎?

感謝您閱讀至此,有不一樣的理解歡迎留言討論,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