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和田玉的“鬆緊”問題。而和田玉的“生熟”您又瞭解多少呢?

不同於“鬆緊”對於玉質結構的直接描述,“生、熟”似乎是一個更為高階的詞兒,其抽象程度之高,涉及標準之廣泛,也讓很多玩家、哪怕是老玩家都犯嘀咕。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很多人說,只要玉料的細度足夠細,就能稱之為“老熟“。也有人認為,渾厚度高的料子就是老熟。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那麼這些說法對嗎?玉料的“生熟“應該怎麼看?老熟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不妨和大夥兒簡單的聊聊這個問題…

關於生熟

坦白說,雖然很多老玩家在挑選玉料的時候,都會去從生、熟的角度來考量玉料的優劣。但弔詭的是,生熟本身並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用大白話來說,就相當於米飯被蒸熟了的感覺。好比“春種一粒粟”長成了禾苗,秋天結成稻穀,舂米後煮成糯糯的熟飯,看上去有種熟糯的感覺。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反觀到籽料,老熟的籽料結構緊密,玉質細膩,沒有太多的石花,油脂感強,拿在手裡都感覺會出油,通透性好,這就是熟了的料子。

生的籽料就是年份不夠,還沒長熟就被人們開採出來了,其結構鬆散、不細膩、石性重,有石花或是棉僵,缺乏油性。這便是生的料子。

在網絡上,也有人通過玉性的角度來解釋生、熟,也不乏一定的道理。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玉性的閾值內存在一個臨界值,這個臨界值便是和田玉最好的標準,我們也可以稱為羊脂級。

往左看,石性較重。比如一些年糕料,缺乏一點玉的潤性。再就是一些差的俄料,很白很乾,很悶,就像大米一樣,熟過了,就變的有僵性。

往右一點,類似荔枝肉,同樣玉質好,玉質也很細膩,油性也不錯,但就是稍透了些,玉性不足,這也就是我們說的生嫩的感覺。

何為老熟?

“老熟度高”算是對料子的很高的評價了。至於細白、老熟度又好的料子,就要看個人的財力了。

那麼老熟的標準又都有哪些呢?

細膩度

老熟首先是細膩的,細膩度是指組成和田玉礦物晶體的大小。細是細小、細長的意思;膩,就是分不開,黏糊在一起,可以延伸到粘性好,糯性好。不過對籽料來說,儘管細膩度有個“膩”字,還不如老熟度更加貼切和到位。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渾厚度

渾厚與溫潤度有關,是溫潤中體現的渾厚,也不是溫潤度的全部;它還與透明度有關,太透則不厚重,太不透也不好,就顯得死板。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脂粉

和田玉經常提到的就是脂粉。脂和粉,是兩個概念。脂性,一般指潤度,油潤性,只是一種手感,可不是真能摸出油來炒菜用。粉性,是質感,一種渾厚凝重的感覺。比如那種濃濃的牛奶和白開水相比較有質感,是因為有粉。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玉色

老熟在顏色上也有所表現,“熟”與的顏色應該是有油脂光澤的暖白色而不是那種極白的,它可以偏青色,但絕不能偏灰偏冷。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此外,一般很多閃青的料子都有非常好的混厚度,料質老熟,並不是說青白籽就一定便宜,同樣的青白籽,有的只要幾十、十幾甚至幾塊錢一克,有的卻要幾百一克,這也是老熟度決定的。


如何看籽料“生、熟”,“老熟“有多熟?



老熟一詞雖然很抽象,但其在玉料判斷的重要性上卻很高。而事實上這些無標準可循的“標準”,卻是對和田玉理解必須跨過的一道“檻”,一旦融通,便是玩玉過程中的一次飛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