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級別”引誘了嗎?

寫於2020.3.29


你被“級別”引誘了嗎?

工作以後,不論你到哪個企業單位,都有很多的級別設置。

比如,軍隊系統最典型。排長、副連、連長、副營、營長、副團、團長、副師、正師、副軍、正軍、副大區、正大區。每個等級正常情況下是3年一調。

比如,一般工廠內部的等級。級別由低至高為線長、組長、課長、副理、經理、協理、副總、總經理、副總裁、總裁。技術職稱分為技師一級到十二級。差不多也是2-3年一調。

再比如,事業單位的公務人員,從鄉科級、縣處級、廳局級一直到國家級,裡面也有十多級。具體多少年可往上調一級,雖不是太瞭解。但結合60歲退休,根據總級數來算,估計也得要3年左右。

你看,在企事業單位中,設置10多個以上的等級,是一種普遍現象。

那麼,為什麼要設置這麼多級別呢?

前段時間,我看了一些關於如何努力、如何精進方面的書。書中告訴我:既要樹立遠大理想,又要腳踏實地,要採取“

小步快跑”的方式,才能持之以恆,取得成功。我比較同意這個觀點。

比方說,讓你寫個10萬字的博士論文。你如果突然一聽,會感到這個目標太高了,做不到。於是放棄的機率就很大。但是,如果讓你每週寫個5千字左右的短文,每天抽半個小時就可完成,你就會覺得這個好像還行,任務不是那麼重。於是,你寫作的動力就會強很多,時間一長,10萬字的博士論文自然也就完成了。

你看,人在大目標之前是容易被嚇倒的。只有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走“小步快跑”的方式,逐個去實現,這樣就容易達成最後那個大目標。打個比方,就是讓你一個一個臺階的慢慢爬山,而不是要求你一下子跳到山頂。

現在,再回到那個問題:企事業為什麼要設置那麼多的等級?

我以為:之所以設置那麼多等級,是企事業企圖用一個又一個的“胡蘿蔔”(名利),引誘你一直替它服務而已。就像爬山一樣,隔一下就給你一點甜頭,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始終不斷,這樣你才有動力一直爬下去。

你看,假設你今年搞到一根“胡蘿蔔”,根據等級設置2-3年後還會有下一根,那你就會被引誘,大概率你還會繼續幹下去。但是,如果6年之後,甚至10年之後,才會有下一根“胡蘿蔔”,那麼,你就會覺得目標太遙遠,可能達不到,這顯然就會影響你的工作動力。而且,很多企事業還設置了“幹齡工資”,每多幹1年,每月就多50元或者100元,這不就是“一年一根胡蘿蔔”嘛!

所以說,企事業之所以設定那麼多的等級,實際上也是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讓你可以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持續不斷地輸出工作動力。說句扎心的話:多級別無非是老闆引誘你終身打工的工具而已

那麼,該如何跳出去呢?

其實很簡單。拋棄那些外在的東西吧!多提醒自己:時刻為自己的成長而奔跑,不要為了名利而糾結。

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