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以一敵三,成功除掉太子,逼李淵退位,他厲害在哪?

李世民是李淵最厲害的一個兒子,早年跟隨李淵在外做官,積累了不少經驗。隨著隋煬帝的橫徵暴斂,大隋的天下已經瑤瑤欲墜,李淵屬於隋王朝皇室的一脈,但並沒有取得隋煬帝的信任,反而是處處受到他的猜忌,為了保命,公元617年李淵在晉陽起兵反叛,第二年攻佔長安,建立了唐朝。當了皇帝的李淵,開始了四處征戰的統一天下行動,在這個過程中,功勞無疑最大的是李世民,消滅薛仁果、竇建德、劉武周、王世充、劉黑闥等大軍閥都是出自李世民之手,因此也有傳言李世民才應該是做太子的人選。

李世民以一敵三,成功除掉太子,逼李淵退位,他厲害在哪?

李淵劇照

出現這種聲音是在所難免的,李淵很清楚,在外拼死拼活的是李世民,大兒子李建成並沒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功績,但由於嫡長子繼承製的制度,李建成還是成為了太子,李淵也沒有想過換太子。

可問題是隨著李世民的功勞越來越大,大哥李建成也感到了壓力,畢竟這個弟弟實在太耀眼了,四弟李元吉本來就是個心術不正的人,他的目標也是皇位,但二哥李世民實在太出色了,必須除掉他,然後再除掉大哥,這個計劃才是正確的,所以他就以見不得二哥欺負大哥為由,加盟了大哥這邊,李淵對李世民的影響是看在眼裡的。

李世民以一敵三,成功除掉太子,逼李淵退位,他厲害在哪?

為了避免兄弟相殘,他只能打壓李世民,壓制李世民集團的勢力,這方面他採取了很多措施。首先是升官加封慢,連續滅掉勁敵,卻遲遲得不到封賞;第二是,削弱秦王府的勢力,不斷抽調秦王府的精兵強將,從李淵殺掉劉文靜就可以看出李淵是多麼怕李世民壯大;第三就是彈壓李世民,從思想上的提醒到到行動上加以壓制,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不會讓李世民出馬。

李世民以一敵三,成功除掉太子,逼李淵退位,他厲害在哪?

李元吉劇照

按照道理說,李淵這種態度已經很明確,只要太子李建成沒出現什麼原則性問題,李世民是不可能成為了太子了的。李世民也不會想到從前溫和慈祥的父親如此刻薄了,當初向自己承諾,打下天下後讓自己當太子,現在反悔了,一向敬重的大哥也開始處處打壓自己,完全不講情面,李世民感受到了自己的處境,要想保命,必須登上皇位,最終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淵退位,李世民以一敵三,他厲害在哪?

李世民以一敵三,成功除掉太子,逼李淵退位,他厲害在哪?

李世民劇照

第一,他具有出色的大局觀意識

李世民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李世民是從戰場上成長起來的,多年險惡的戰爭環境培養了的大局觀的意識,一位出色的領袖首要的特質就是大局觀,作為軍事首腦,必須時刻把握整個戰爭局勢,兵不厭詐,以防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他的大局觀意識也渲染到了他的政治鬥爭,面對李淵和太子的處處打壓,李世民始終沒有慌張,露出破綻,沉穩的處事方式讓他始終沒有陷入絕境的局面,“玄武門之變”得以成功離不開他的大局意識,從事前的安排以及到人員的選擇,再到假如失敗撤退的路線完全安排得妥妥當當。

李世民以一敵三,成功除掉太子,逼李淵退位,他厲害在哪?

老年李世民

第二,身先士卒、決策果斷

李世民之所以能百戰百勝,毛主席評價他“自古能軍者無出其右”。源於他一個很好的特質,那就是身先士卒,李世民打仗常常親率騎兵衝入敵陣,先擾亂敵軍軍陣,接著再由大部隊衝鋒,所以士卒對於這樣的領導是很服氣的。

“玄武門之變”中他也是親自上陣,一箭射殺了李建成。多年的戰爭也造就了他的果斷決策能力,當年面對可能遭遇王世充和竇建德的夾擊時,他堅持不撤退,果斷決策圍點打援,虎牢關一戰一戰定乾坤。

李世民以一敵三,成功除掉太子,逼李淵退位,他厲害在哪?

玄武門之變

第三,不計前嫌,培養自己的骨幹隊伍

李世民能夠成功,當然離不開身邊的一眾精兵強將以及謀士的幫忙,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等都是能力非常強的人,除了房玄齡、杜如晦。秦叔寶、程咬金是從王世充那投奔過來的,尉遲敬德原來是宋金剛的手下,宋金剛失敗後,他投降了李世民。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李世民不計前嫌,全部重用了這些人,這是李世民在培養的一批忠於自己的勢力,避免了洩密的可能性。太子集團的行動李世民能夠知悉皆是因為當中有一個叫王晊的人被李世民收買了,另外玄武門的守衛常何也是李世民的人,所以在當天的激戰中,玄武門的守衛擺出了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李世民以一敵三,成功除掉太子,逼李淵退位,他厲害在哪?

李世民逼宮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李世民的成功不是偶然,李世民擁有了很多優秀特質,這些才是他成功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