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努力生活,卻越過越差。其實有一種勤勞的本質是懶惰

這個話題不知道提出來之後有多少人想揍我,畢竟我知道,有很多人為自己擁有“勤勞”這一美德而驕傲,因為自己的辛苦而底氣十足。文章發表出來之前,我要不要給自己做個盔甲帶著出門?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

我看得到很多人每天的忙碌——早上悄悄起床,不想吵醒親人,默默的開始做早餐,心裡充滿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上班開始一天的忙碌,那麼多瑣碎的事情你都完成了,下班時你可能很有存在的價值感;晚上回到家,老人,小孩,家務夠你忙活一個晚上了,一整天過去,你都沒有時間為自己想點什麼。當你終於疲憊的躺在床上,你在心裡對我說,你要是敢說我懶,我就跟你拼命。

每天都努力生活,卻越過越差。其實有一種勤勞的本質是懶惰

親愛的,我很想抱抱你,你好累!我曾經也這樣忙碌的過了幾年,我完全能夠明白你的辛苦。我只是想問問,你對這樣的自己滿意嗎?

忙碌是不是使你忽略了什麼呢?

早上當你小孩的鬧鐘響了,孩子沒起床,“去叫他起床”雖然費點力氣,但是免去了上班遲到、被老師批評、不按時吃早餐引起的身體問題、上學遲到影響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等等一系列問題,還不用面對孩子的壞脾氣和埋怨。於是你衡量了一下,決定還是叫他起床吧。從此,每天早上,你就開始成了一隻活鬧鐘,自動執行著叫醒任務,催促任務,偶爾打開“不耐煩模式”,你儘量忍著,不想破壞親子關係。在孩子眼中,這時的你自然也只是鬧鐘,當你“響了”,他只會希望你安靜下來。類似的事情多了,你和孩子的關係就越來越差,他漸漸把你當成一件工具,可以把你當鬧鐘,自然也可以當炒菜機、掃地機器人、洗衣機、“錯誤提醒機器人”、提款機......就是沒有把你當“媽媽(或爸爸)”。

每天都努力生活,卻越過越差。其實有一種勤勞的本質是懶惰

回頭看看,當初你為什麼選擇了叫他起床呢?因為你的懶惰(別打我)。替孩子做事永遠比教孩子做他自己的事要容易,你為了避免面對可能的麻煩,選擇了讓自己最省事的那條路,完全沒有“為所當為”。

不只是親子關係中會這樣,所有的關係裡面都存在著這樣的懶惰。丈夫在外面有外遇了,妻子如果想要把事情的前因後果想清楚,必然需要面對氣憤,自責,悲哀,痛苦等等諸多情緒,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關係,在家庭,經濟,社會關係上需要做很多調整,這時選擇“視而不見”顯然是比較省力氣的,於是就有懶惰的妻子選擇忍氣吞聲,不想努力做出改變。

懶惰不只是在人際關係中十分常見,在做決定時一樣影響著大家。我們的一生要做無數的決定,這些決定最後形成了我們的人生道路。但是有多少決定是我們草率地做出的呢?“草率”究其根源還是懶惰,懶於思考、懶於衡量、懶於改變、懶於學習、懶於求助,還美其名曰“隨緣”、“聽從命運的安排”、“難得糊塗”、“隨遇而安”。於是,就草率的不學習了,草率的工作了,草率的結婚了,過的不好的時候就哀嘆“命運多舛”,無能為力,直到走完糊塗的一生。

每天都努力生活,卻越過越差。其實有一種勤勞的本質是懶惰

懶惰的人也不要太自責了哦,其實我覺得懶惰只是我們人類的天性,我們只要在克服它的時候達到平衡即可:要麼降低期望,安然接受不完美的人生;要麼克服懶惰,勤于思考,勇於改變。

只是千萬不要做一個忙碌的懶惰者,或者仰望幸福的糊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