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人們常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一個非常宏大的工程,卻有可能因為不注意一個極小的細節導致失敗。

在我國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改朝換代是常有的事情。有些朝代滅亡是因為外來侵略實力強大,無力抵抗;有些朝代衰落是因為統治者的昏聵無能,無法適應社會發展。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明王朝卻是因為一次小小的兵變沒有引起統治者的重視,國運從此走上了一個轉折。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在明正德三年三月,明武宗正德皇帝不小心落水,救上來之後就生了一場大病,古代醫療技術不發達,皇帝就這樣駕崩了。正德皇帝膝下也沒有子嗣,皇位就落到了興王朱厚驄身上,定號嘉靖。

嘉靖皇帝登基時才十五歲,對治國理政經驗極少。但是在首輔楊廷的幫助下也在不斷進步,君臣攜手對正德年間的弊政進行了大改革。一時間明王朝的國力也提升了不少,整個王朝都處在新氣象當中,甚至後世誇讚嘉靖皇帝改革是“嘉靖新政”。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到了嘉靖元年元月,嘉靖皇帝剛剛接受了朝臣們的拜賀。新年眾人都喜氣洋洋,看著王朝變得越來越好,嘉靖皇帝也十分高興。但是還沒高興一會,朝廷便接到了來自西北地區的加急軍報——甘州士兵叛變了!

兵變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嘉靖皇帝立馬督辦官員處理這件事情。甘州是明朝九邊之一,明朝在這裡設立了總兵、巡撫和鎮守太監來管理,三個官職互相牽制,互相協調來維持甘州的穩定。甘州的安定對於明王朝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可以這麼說,如果甘州保不住,山西和陝西也會受到衝擊,到時候明王朝的安全防線就會出現一個口子。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當時甘州外圍有強大的吐魯番軍隊和蒙古瓦刺部族,他們和明王朝時戰時和,邊境情況十分不穩定。所以這次在甘州發生的兵變對於朝廷震撼頗大,而甘州巡撫許銘在這場兵變中被士兵毆打致死並焚屍體,情況十分慘烈。

甘州的總兵叫李隆,名聲十分不好。平時貪財就算了,在正德年間李隆被任命鎮壓江西的農民起義,抓不到起義軍,他就抓無辜的老百姓充數殺頭。一時間民心惶惶,老百姓還編了一段民謠來訴說這件事:“莫遇李隆軍,寧逢王浩八。見賊猶可生,見軍必定殺。”意思就是說,見到農民起義軍還有活命的機會,但是要是碰見李隆的軍隊那真是九死一生。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來,李隆為了自己升官發財是沒有什麼道德下限的。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李隆“軍功卓越”,被朝廷提拔為甘州總兵。他在甘州兵變中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不是什麼好作用,應該說是甘州兵變的始作俑者。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甘州的士兵糧餉來自朝廷,因為按照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甘州這個地方是不可能自給自足的。但是糧食既然要從中央運來,就免不了被路上的官員們層層剋扣,到將士手裡的糧食越來越少。

將士們長期被剝削,而官員們卻因此發家致富,長時間下來這些士兵漸漸心存不滿,只不過沒有達到一個爆發的臨界點。甘州總兵李隆就是靠剝削髮財的那一部分人,他囤積大量糧食,等到一個恰好的時機就打算把這些糧食拿出來高價變賣。但是新上任的巡撫許銘,打碎了他的美夢。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正德十六年是一個豐收年,糧食價錢降低。新任巡撫許銘看今年豐收,米價也低,就將普通士兵的月錢降低到了三錢三分。許銘並不知道這些士兵長期被剝削,他只是為了協調甘州的需求。但是下面的士兵就不這麼想了,他們原本打算在豐年多屯一些米糧,但是許銘現如今這個舉措讓他們的計劃全泡湯了。

不僅是士兵的計劃泡湯,就連李隆也受到了牽連:士兵們收入下降,更沒有錢買米了,李隆囤積的糧食都變質了。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眼看士兵們的怨氣越來越大,李隆就計劃利用這個機會向許銘施壓加餉,鼓動士兵到巡撫門口要說法。許銘沒有想到士兵居然敢聚集起來向自己施壓,堅決不妥協加餉,並命人杖責帶頭的幾個士兵。這下士兵們更加憤怒了,抓起許銘就是一頓暴打。鎮守太監試圖勸解雙方,但是也是徒勞,他看見事情已經無法控制,連忙帶著許銘的兒子逃走了。

許銘被打的奄奄一息後士兵們仍然不解氣,舉起火把就把許銘給燒了。場面太亂,許銘到底是被打死還是燒死誰也說不清楚。李隆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畢竟他的初心只是要警告許銘不要影響自己發財。

李隆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害怕朝廷得知是他帶頭鼓動,連忙把帶頭叛亂的士兵斬首了。朝廷經過調查,認為是士兵怨憤導致,事情過去了也就算了。但是正是因為嘉靖皇帝沒有徹查這件事情,士兵對朝廷非常失望,從而投靠了蒙古軍或是加入了農民起義軍。

一場兵變,演化成了明朝國運的轉折點

在這場兵變之後,士兵對於朝廷的敬畏越來越少,甚至把兵變當成兒戲。只要是士兵們覺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損害,就要用武力來反抗。為了鎮壓兵變,明朝的國力也在不斷被消耗。

許銘死後,新上任的巡撫拒絕與吐魯番貿易往來,因為一些摩擦,吐魯番出兵攻打甘州。明朝雖然抵抗住了吐魯番的進攻,但是也損失慘重。

當時一個不那麼重要的甘州兵變,卻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明朝的國運,它所起到的深遠影響,是絕大部分人都沒有預料到的。一件很小的事情如果不加以重視的話也會影響一件大事的進度,關於甘州兵變,你們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