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學習家庭教育,有哪些好處?教育子女只是作用之一?

家長話題


家長學習家庭教育,更多的是讓自己成長。寂靜法師說,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意思是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也會是什麼樣子。

從孩子一出生,可以說家庭教育就開始了,可是當父母的我們,有沒有學過教育,就好比當老師,要不要師範畢業,要不考教師資格證,沒有這些條件,是萬萬不能當老師的,否則就是誤人子弟。當廚師也要學過做飯,做園丁也需要有經驗。

而我們的父母什麼都沒有學過,就匆匆上崗了,當了爸爸媽媽,各自進入了角色裡面。

我們沒有經驗,我們如果複製我們上一代人對我們的教育,在現代飛速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的社會,又顯得格格不入。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學習學習家庭教育了。有哪些好處,好處太多了。

一、瞭解孩子各個階段客觀成長規律,做到有的放矢。

二、不在摸著石頭過河,盲目教育。

三、解決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比如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上課精力不集中,學 習不專注,完不成作業,逃課、早戀、厭學等等一系列問題。

四、覺察和孩子的一些相處模式的問題,認識到哪些是是錯誤的,這個比知道哪些是正確的還重要,有一句話說的好,“不會教育,不教育,比不會教育,瞎教育”要強很多。

五、對自己的認知有一定的拓展,不在把你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更多的是學會了尊重孩子。

六、學習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點,是讓你少早彎路,早點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事半功倍。


行者父母


一、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合格的

先說個今天下午碰見的事情,一個媽媽陪孩子上輔導班,下課後回家,在路上,媽媽拿出孩子的作業本檢查,孩子懵懂地看著媽媽,媽媽看見上頭孩子字寫得不工整,惱怒地用手朝著孩子打去,孩子躲閃不及,打在眼睛和腦門上。看到這樣一幕,我也是很感慨。

這位媽媽,你辛辛苦苦送孩子來輔導班,是為了孩子學習好,有個更好的人生髮展吧。你打孩子,孩子極其委屈,沒了自尊,還要配合地叫你媽媽,坐你的車,吃你的飯,這是多大的矛盾。這位媽媽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認真,但她打孩子兇殘的樣子,已經完全失去了尊重孩子的底線!這個媽媽是典型的不合格媽媽。

說到合格,也就能明白了,實際上,當父母是有一個及格線。既然有及格線,也就是有一門課程,這門課程,可以姑且稱之為“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多種“好處”----多樣功能

1、家庭教育利於孩子成才和健康發展

我們常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實際上,何止第一任,父母終生陪伴著孩子,在孩童期終日陪伴著孩子,父母的有聲的教導和無聲的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多麼深遠啊!生我者,父母,育我者,父母。

【牛娃專列】裡許多案例都揭示了這一點,很多名人、牛娃,他們之所以取得成功,父母給的功不可沒!父母是孩子的原始動力、中途加油站、匡扶長大的主幹線、指引前行的航站樓,但關鍵是,不接受家庭教育,這幾個功能就全部都歪掉,它的副作用何其大啊!家庭教育,育兒重器!

2、家庭教育對家庭和諧和家庭良性發展的作用

一個好的家庭,有很好的家風,運轉良好,家庭成員感到自由自在、愉快歡暢、積極向上、幸福溫馨。但從現實來看,這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是存在種種缺陷的,這時候就有必要學習。

所謂家庭教育,先正家庭,再正孩童。

其實像曾國藩這樣的大家,他的家庭教育學跟做人做事的哲學是融合一體的,立身行事、為國為家,都是一回事。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法,其實也對每個家庭成員都很好的幫助,對爸爸媽媽自身規正意識中深藏的不當理念、錯誤思想都很有好處。

總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才、家庭和諧、家庭良性發展等種種方法都有很大好處。

----------------------


牛娃經


現代社會伴隨著人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家庭教育yu作為孩子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當然地位尤其重要。

家庭教育當然離不開孩子父母的教育,那麼在這個角色中,家長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家長學習家庭教育有哪些好處呢?下面聽我一一分開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01

最簡單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讓孩子會有一個完整的身心,尤其是心裡。研究發現:重視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長大之後素質,與人打交道等都會比普通的家庭要好。

02

孩子不容易犯錯,發現孩子有任何的身心問題都會及時的和孩子溝通,交流,解開孩子的心結,讓孩子不會留下任何的心裡陰影,從而影響心理健康。

03

不重視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長大後的犯罪率明顯的要比普通的家庭高,這是一個最可怕的現象。滿嘴跑火車,說髒話,做一些奇怪的事情動作。

家庭教育有助於孩子和父母素質的提高

01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也會進行自我反思。比如:一個孩子喜歡說髒話,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就反思自我,是不是我喜歡說髒話而影響了孩子?

02

重視家庭教育的父母在孩子發生問題時,會及時的制止,並且引導。比如:孩子沉迷遊戲而不知道學習。並且和父母吵架,這時候家長會及時的出手引導。具體內容看我的另外一篇問答,有詳細的介紹。

03

孩子和父母在家庭中是相輔相成的,誰也離不開誰。有的時候是一個互相提高素質的過程,千萬不要認為我是家長就應該聽我的這個錯誤的想法。

家庭教育是否只是教育孩子的作用之一?


答案是否定的,家庭教育最大的目的當然是教育孩子,那麼還有什麼好出呢?

01

有助於家庭的和睦,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因為孩子的問題父母吵架。這非常的不利於孩子的教育。

02

有助於家長素質的提高,家長素質的提高可以說只有好出,沒有壞處。

03

有助於孩子全身心的健康,會讓孩子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對孩子教育地位的重要性,既提高了孩子和父母的素質,有適合家庭更加的和睦。希望生活中的你可以更加的重視家庭教育。

我有另外一篇文章問答,是關於怎樣做好家庭教育的,大家可以去看看。

我是大魚,教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評論。大家一起交流,探討教育。


大魚說教育


為什麼家長要買各種育兒的書,去學怎麼教孩子學習和生活?因為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適應社會的人。讓他們學會抗壓力,學會表達情緒,學會時間管理,學會自立等。

可是在不知不覺中,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家長會發現一個被自己忽視了很久的自己。TA憤懣、焦躁、不滿、膽怯,這個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缺點的自己。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好好跟TA對話?一地雞毛裡,原本有很多夢想的我們,漸漸變成一個曾經被自己討厭的人。

但是在閱讀各種育兒書時,身為家長的你,突然會因為一句話,點醒了那個似乎在軀殼內沉睡很久的靈魂:那個美好、向上,對著一切都充滿好奇心的自己。

都說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是一整個家庭的守護神。但是我的脾氣卻比較暴躁。跟很多家庭一樣,輔導作業需要親自上陣,免不了吼叫。你能想象霸王龍露出尖牙,兇狠地發出吼叫的樣子嗎?我想自己就是那個樣子。

我讀了很多關於家庭教育的書,在讀到《原生家庭 生存指南》這本比較燒腦的育兒書時,令我打了個激靈。因為它講的不是各種方法,而是讓你真真切切關注到最本真的自己。

現在的我,有一部分原因是爸爸媽媽造就的,他們把情緒、視野,像放映機一樣投在我的身上。如果我無法擺脫那些傷心痛苦的事情,那麼我會把所有壞情緒、壞習慣,原原本本投射在我孩子的身上,讓他們重蹈我的難過和委屈。

我怎麼對待他們,等他們長大後,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也會讓別人用相似的方式對待他們,因為習慣了家庭的相處模式。

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一場自我治癒的過程。孩子是面鏡子,如果家長需要孩子變得優秀,變得受歡迎,自己也需要自律和努力才可以。做出成績,給孩子做榜樣。

家長充實夢想 ,成為想成為的人,這也是家庭教育的另一個作用吧。


霸王龍媽媽育兒記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家庭教育是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在家庭中度過的,孩子的全部生活始終與家庭小集體有密切的聯繫。在家庭中,隨著社會進步和社會結構的複雜化,更突現家庭教育的重要。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一出生下來,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語言文字學習、心理思想態度、行為舉止習慣的養成都受到父母的薰陶和感染,其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極其重要的。

第一: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成長。

因為環境因素有廣泛性、經常性、自然性、偶然性的特點,所以,孩子會受到種種影響。尤其是自發性的特點,它有與教育相平行的影響,也有與教育相矛盾的影響,這時孩子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不能低估環境因素的作用。有的孩子在家庭影響下,可以較早地顯示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遷”,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 最後徙居“學官之旁”,終於使孟軻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這說明人們很早就重視環境影響人的作用。

第二: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到了榜樣的作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孩子的真正“啟蒙教師”是自己的父母!教會孩子做人是孩子成長的首要條件,在孩子們用詢問的眼光注視世界,同時,認識著世界的時候,在他的眼中最常見到的,是父母,父母的言行正表達著他們自己的人生態度。父母最先總是被孩子無條件認定的,於是並無意識的,但模仿對象就由此確定了。因此,作為家長事事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以堂堂正正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 堂堂正正的人應該是一個正直的人、有責任心的人、言行一致的人、守時惜時的人……那種貪婪、自私、斤斤計較、欺善怕惡、吹牛、違犯法紀、缺乏愛心的是最損害形象的,一旦印入孩子心中,不但難以磨滅,而且還是今後和父母產生情感障礙的潛在誘因。同時,又常是導致孩子自悲、自我封閉、自暴自棄等病態心理的原因之一。另外,還要敢於在孩子面前認錯,那種認為認錯就意味著降低威信,於是強詞奪理硬辯,甚至以打駕手段鎮住孩子的作法是最愚蠢的,最失誠信的,在孩子心理會刻下失望、傷心和輕視。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啟蒙教師”。

第三: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影響孩子的成長。

現在的父母大多忙於掙錢,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生活學習環境,會忽略了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有些父母可能簡單的認為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有最先進的學習工具就是對教育的投資。其實不然,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僅僅是一些物質的簡單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對孩子心理的關愛和呵護。首先必須瞭解孩子的心理,遵循孩子心理發展規律。其次,在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既不自輕自賤,也不自驕自傲,這樣才能正確地為人處事,否則孩子就會片面地認識別人,過高地估計自己,遇到事總感覺不順心,不是嫉妒別人,就是煩惱、憤恨,被一些不健康的情緒所籠罩,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快樂。要培養孩子的自信,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自信的基本點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完成某項任務,即使這項任務帶有挑戰性,自信心來源於獲得成功的體驗和父母的教正方式,欣賞孩子,是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應該有的基本態度。最後,要教育孩子正確面對失敗與挫折。世界上,沒有一條綴滿鮮花的路鋪在孩子面前,只待他去收穫一個又一個的果子,去體會種種成功的歡樂,誰也躲不開那生活中必然會有的失敗和挫折。

總之,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承擔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成績都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孩子的成長,不是隻靠學校制度的約束、老師教學的管理來完成的,還有家庭的環境和家長的教育。家庭要配合學校、配合老師,紮紮實實地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是當務之需。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氛圍,是國家、社會、學校以及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家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堡壘,也是文化衝突的避風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緣的聯繫產生著潛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響。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園文化情感的內化及薰陶。家長應該在不斷的進行自我學習,更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思想觀念,提高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同時,家庭教育應該與學校教育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孩子更好地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習慣,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質,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KL690915


孟子說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可見家庭和諧安定關乎國家的和平穩定。

當前社會環境之下,不斷出現一系列社會問題,特別是青少年之中出現的一些不和諧現象,甚至不乏一些惡性事件。

應試教育體制之下,單純依靠學校裡的教育恐怕已經難以改變現狀,所以必須引起全社會重視,而家庭教育由於有其獨特的普遍性,方便全民參與,而且效果顯著,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並且重視起來。不言而喻,學習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之中最具積極意義的。

家長自覺學習良好的家庭教育,首先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對自身的反省,對孩子的重視,更是對家庭的擔當,對社會的負責。

家長學習家庭教育,實際上也是對自身的一種教育,可以從教育孩子先進的觀點和思想中,學習全新的知識,對自身成長是一種幫助。正人先正己,必然會對自己嚴格要求,然後可以更好地利用學到的知識,給孩子樹立榜樣,更好地教育孩子。

顯而易見,學習家庭教育不單單只是教育兒女,也是追求家庭精神生活的較佳方式。堅持學習,一定能夠一舉多得。

孩子在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環境之下,成長會更加自然健康;孩子不斷成長,父母必然心情愉悅,家庭自然和諧溫馨;家庭之中每個人都參與其中,家庭責任感會更加強烈,家庭結構必然穩定;每個家庭和諧穩定了,社會環境也必然就更日趨穩定,社會越發穩定對每個人就更具正面影響,人們就會更加安居樂業,對社會更加樂意付出和回報,形成良性循環。

家庭教育,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放低姿態,摒棄偏見,認真對待,謙虛學習,用最合理的方式施行最合理的家庭教育,則我們的孩子將會必定身心健康,勇敢善良;未來的社會必定花開滿地,溫馨八方!





佳寧讀書


家長學習家庭教育非常重要,都說父母是唯一不用經過學習就上崗的職業,所以家長自己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一些困惑,就可以瞭解是怎麼回事,而不是一味地寵愛或者以暴力解決,這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另外家長學習家庭教育可以提升自身素質,在和家人有教育分歧時,可以用理論知識讓家人明白,避免了家庭矛盾的發生。最好是父母二人都能一起學習。

第三,家長學習家庭教育之後,也可以更好地和老師理解溝通,孩子在入學時發生什麼問題,家長可以不必驚慌,自如地處理問題,避免和老師發生矛盾。

第四,學習家庭教育後,家長可以把平時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寫下來發到網上,順便賺點稿費,何樂而不為呢。


快樂的紫藤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兒童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後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即啟蒙之師。所以家長對兒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我國古諺有:“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幼兒期是人生薰陶漸染化的開始,人的許多基本能力是這個年齡階段形成的,如語言表達、基本動作以及等。

家庭教育第二個特點是連續性。孩子出生後,從小到大,幾乎2/3時間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著家長的教育。這種教育是在有意和無意、計劃和無計劃、自覺和不自覺之中進行的,不管是以什麼方式、在什麼時間進行教育,都是家長以其自身的言行隨時隨地的教育影響著子女

家庭教育的威嚇性是指父母長輩在孩子身上所體現出的權力和威力。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血緣關係和親緣關係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樂對孩子有強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能心領神會,以情通情。

家庭教育的過程,是父母長輩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的個別教育行為,比幼兒園、學校教育要及時。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父母通過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能及時掌握此時此刻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及時教育,及時糾偏,不讓問題過夜,使不良行為習慣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人這一生中要必須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

決定孩子成才與否,家庭教育的作用佔到70%。顯而易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對孩子有三方面的影響

01、家庭教育對孩子自信心的影響

02、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動機的影響

03、家庭教育對孩子情緒的影響

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的開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家庭教育。每個孩子一出生,在家裡度過的時間佔2/3,從他出生的第一時間起,家庭教育就已經在無形中產生了。家庭教育是伴隨一生的教育,因此會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的說法。

一個好的家長應是:家教上是孩子的良師,生活中是孩子的益友。家庭教育最好的境界是:讓每位爸爸成為孩子敬仰的英雄,讓每位媽媽成為孩子崇拜的偶像。用父母的愛心點燃孩子的愛心,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世界、愛生活。




季雨蒙


孩子的成長,父母的修行。我們養的是孩子,修的卻是我們自己!

學習家庭教育除了教育子女外,還有哪些好處?

首先,讓自己的性格和弱點得到修正和完善。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比如性格自卑、脾氣暴躁等等。當我們有了孩子,在教育他們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的問題,並且努力去修正和完善。

其次,拓展未知的領域,讓生命更加多彩。我們無法教給孩子自己不會的東西。 比如一個不懂理財的人,就很難教給孩子理財的知識;一個根本不懂繪畫的人,也很難會教孩子繪畫……但是為了教會孩子,我們走出舒適區,去面對一個個以前根本不會涉及的領域,去了解它、學習它、消化它,然後再教給自己的孩子。正因為教育讓我們接觸了更多生命的未知,這也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讓我們學會愛。家庭教育是愛的教育,它教我們如何尊重孩子,如何愛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學會了更好地愛配偶、愛家人,甚至愛身邊的人。


好媽媽親子課堂


家長學習家庭教育的好處不單純只是教育子女,還能提升自己。

孩子生下來以後,怎麼把孩子培養成人,這是門大大的學問,可能有些家長就會說了,教育孩子不是學校的事情嗎?我們又不是什麼教育專家,我們還得努力工作,怎麼去教育孩子啊。是的,沒有學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是沒有家庭教育,同樣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學校以教育文化知識為主,但家庭教育卻是貫穿了人的方方面面。

家庭教育的實施涉及到很多科學的教育方法,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言傳身教。在教育孩子茁壯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其實也在成長,通過孩子的成長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很多時候孩子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其實應該先從父母身上找起,因為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家長的影子。比如你想讓孩子有閱讀的習慣,家長就必須以身作則,自己先愛上看書;你想讓孩子上進,父母自己就要有上進積極的心態和行動......

家長淵博的知識,陽光的心態,慈愛的眼神,專心地傾聽,和善地講解,真誠地幫助,這些都會構成了家長獨特的魅力,只有父母的人格魅力足夠強大,孩子不自然的就會圍著你轉。

所以好的家庭教育,不單純只是教育了子女,也是對父母自我的完善。

老爸育兒也瘋狂,培養孩子思維力、自主學習力和財商,讓部分孩子先“富”起來!關注我,一起聊育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