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1999年春天,找不到未來方向的我,初入社會而厭倦工作,整日就如一條喪家之犬在街頭遊蕩。某日突然在街頭一角的錄像店看到有周星馳新片上映,便買票入內,沒想到一個多小時後,就如被洗禮了一番,這個電影叫《喜劇之王》。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被周星馳的電影樂翻了多年,才發現,一本正經的星爺也很有味,那種淡淡的悲傷為周星馳之前的電影所少見。

20年過去了,周星馳的電影貫穿了我們的成長。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1991年冬天我和同學逃課去看《漫畫威龍》,

周星馳用卡通化的表演,使我們笑得前仰後翻,整個錄像廳成了歡樂的海洋。

1992年秋,《鹿鼎記1》中周星馳坐在幾把椅子疊加的高處,頭戴老虎帽,手拿摺扇,口若懸河,演繹了史上最爆笑的韋小寶。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1994年《破壞之王》,周星馳和吳孟達在小買部相逢的第一段戲,極其好笑,爽到了極點,笑料出現之頻,簡直可以以秒來計算。那是一個飢餓的年代,我們吃兩塊錢一碗的米粉,頂著寒風走路回家,大聲念著那難忘的電影臺詞,瞬間元氣滿滿。

“你先走吧,我等我的腿沒那麼顫抖,心跳沒那麼亂的時候,我再走好了。”這樣深情的臺詞怎麼可能不擊中為愛迷失的楞頭少年?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1995年5月,我花五塊錢連著看了《西遊記之回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是那種有刺痛感的臺詞讓我的眼睛粘上了淚花,像一團亂麻堵在胸口,又像一根鋒利的薄刃,傷人不見血。晚上在被窩裡,聞著窗外傳來春天的氣息,

長夜漫慢,本無心睡眠,最後竟然春夢連連。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1996年我把周星馳所有能找到的片子全部看了一遍,《國產凌凌漆》當然是重中之重的,麗晶酒店與麗晶大賓館的段子至今仍回味無窮。“我正在談兒女私情,國家這種小事改天再說啦!”後現代解構主義玩的如此鮮活,已經超越了質問和思考。

其實同年那個《整鬼專家》也不錯,週一襲黑衣,手捧花盆,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把《這個殺手不太冷》涮了一把。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1997年的春節前我看了《食神》,走出煙霧繚繞的錄像廳,街上熙熙攘攘,人們忙著採購年貨,我們長大成人卻無所事事。米粉賣到了三塊錢一碗,人們臉上的喜氣更多了,空氣裡有種富裕的味道迎面襲來。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1998年,周星馳再一次達到了他的巔峰,飾演了《行運一條龍》的水哥,只要他一出現就笑料爆出。他光彩四射,左右逢源。葛明輝屢屢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星爺讓他笑他就笑,讓他哭就死,騙他死了就會上天堂,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去死。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2000年時,當北大的男生已集體成為周星馳的影迷,在網上興奮的宣傳週星弛是後現代大師時。我們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周星馳,他成了一個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劇大師。

2004年年底,《功夫》上映。片中的星爺就是一個膽小鬼,準確的講,是一個懦夫。

“我要做壞人,” 周星馳咬著牙說。這一次他真的很壞,他幻想出人頭地卻又膽小畏縮,他欺軟怕硬,他窮沒錢也要硬裝風度,他見風使舵,比風吹兩邊倒的牆上草的倒得還要快。不過他把西裝披在身上真是很酷,酷得令人心酸之餘對他又多了幾分喜歡。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片中他把聾啞女孩遞給他的棒棒糖甩在地上,轉身就跑,狠狠的跑,跑得一臉狼狽,還要強裝兇狠怒斥朋友。他被人狂扁,還可以笑得那麼天真,他自已笑料十足,也不放過任何一個嘲笑別人的機會。

最後那一通出神如化的功夫,打得天翻地覆,打得敵人抱頭鼠竄,也像是打在我們的臉上,想要笑卻笑不出來。讓人感到不適的是,喜劇之王成了功夫大師,這多少有點怪怪的。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這之後,周星馳的電影開始不那麼好笑了,缺少了一種真實的東西。他開始變得說教,像一個教書先生,動不動就講大道理,劇中的人物也開始講起了套話。比如《長江七號》中居然有這樣的臺詞,“我們雖然窮,但是不能說謊,也不能打人;不是我們的東西,我們不能拿;要好好讀書,長大要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再後來,周星馳乾脆就不做演員了,他成了導演。如果說《西遊.降魔》還多少有點周星馳的痞味,而《美人魚》簡直成了只適合少兒的童話片,而且是那種讓我們有肉麻感的國產童話片。

沒人會喜歡看周星馳一本正經的教育人,我們只喜歡看他演小人物,最喜歡看他扮演送外賣的、跑堂的、賣豬肉的、街頭小混混、一事無成的廢柴、小演員、小警察,這些都是小人物、小市民,一個個看起來沒什麼本事的人。但卻是一次又一次打動了我們,痛並快樂著。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偉大的喜劇同時或許也是一出悲劇,在這悲喜之間成就了周星馳。

究竟是什麼令周星馳的電影在令人狂笑之餘,又讓人不知不覺中淚奔呢?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李安說周星馳講的都是小孩子的東西,小孩子的特性是什麼?天真啊。因為天真,不虛偽,因為天真,不做作,因為天真,才能觸動麻木已久的我們。周星馳的電影老少皆宜,無論是草根還是精英,不分男女無論南北。他打破了文化與地域的隔劾,用喜劇的手法為小人物找到了尊嚴。

周星馳是個天才,也是一個善於捕捉生活細節的表演藝術家。據吳孟達回憶他們最初也不懂什麼叫無厘頭,只是和周星馳經常去街頭偷聽年輕人聊天,聽他們說一些很新鮮的街頭口語,然後運用到電影當中去。所謂電影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正是因為周星馳所扮演的一個小人物,才令他有如此的親和力。他扮演的芸芸眾生就是我們,他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社會百態、人間冷暖,也照出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人物。他有點小壞,但卻不恃強欺弱,他有點霸道,但善惡分明。他是如此的融入了我們平淡乏味的生活,讓我們在生活的艱辛中多了一份份溫暖的樂子。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所以我們看《新喜劇之王》不過癮,太不過癮了,我們多麼希望周星馳再演一次在生活中沉浮的小人物,哪怕是個不值一提的小人物。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新喜劇之王》基本上是全內地班底,因為都是內地演員,連香港配音都不用了。這或許是一種勇氣,沒有了港味的周星馳實際上是從新開始,顯然這是有風險的,離開了香港,講好內地的故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幾年周星馳一直與不同的內地男演員合作,從黃渤到鄧超,再到王寶強,總感覺有些不對。王寶強搞笑是靠傻靠楞,而周星馳是靠機靈和雞賊。周星馳演的是壞小子,王寶強演的是傻小子。而雙方所代表市井和草根其實也大不一樣。周星馳的電影之所以好笑,是對生活極強的洞察力,對市井百態的精確提煉,而內地這些年的喜劇表演還大多隻是靠誇張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放在快手和抖音上分秒之間就會被K掉。

客觀來講,王寶強前半段的人設挺讓人煩,但後半部份漸入佳境,樸實的演出才能入味,王寶強平平淡淡的演出才是一出好戲。

毫無疑問,《新喜劇之王》的主角是鄂靖文。之前看過她的綜藝秀,演技在中等偏上。可以肯定的是,《新喜劇之王》之後,她的片約會越來越多。在周星馳的調教之下,鄂靖文的表演樸實無華,基本上不靠誇張的肢體動作來搞笑,扮鬼那場戲是最大的亮點。而當她面對富二代的求愛,說了一句特別無厘頭的話,這句話可能會成為流行語吧;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想睡我?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新喜劇之王》是《喜劇之王》一些細節的延伸和改編,除了王寶強,全素人的演出又像是喜劇版的《我是路人甲》。其實不難看出,周星弛這次並不是要做一個豪華套餐,而是用一個小灶炒了一碗蛋炒飯。有個網友說得好:“蛋炒飯不用隔夜的冷飯炒能好吃嗎?”這個在之前的宣傳海報裡,周星馳已自嘲了一番。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新喜劇之王》目前的豆瓣評分為6.1,當然我們知道豆瓣前幾天的評分都是不靠譜的,後面才可以看出真相。除了竟爭對手僱用的水軍,不難得知,打低分的都是想看周星馳以往那種痞味的搞笑,不過這個真的是沒有。

這是周星馳現在電影最大的遺憾,就是所謂正能量太多,基本上是老少皆宜,絕不過線。別忘了,1990年代喜歡周星馳的都是“不正經”的人,那些好學生那些正經的好人是不喜歡周星馳的。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當然我們不能強求周星馳還像個壞小子一樣,口無遮爛,毒舌噴人。如果把不以周星馳的經典電影為參照,《新喜劇之王》還是值7分左右,遠比《美人魚》要好。至少我所在的場次笑聲不斷,能引起全場鬨笑的笑點也不少。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如果周星馳剋制一下,不以勵志為主線,應該會更好看。至少別用那勵志的結尾,陽光燦爛的結局反而讓人膩味。

是的,57歲的周星馳老了,但我們還年輕。歲月可以帶走年華,但帶不走記憶。或許我們也有一天會像周星馳一樣語重心長的教育小輩,但不要忘記那些曾經衝動不羈的青春,不要輕視那些離經叛道的夢想。

有一天我們或許會忘掉周星馳,不記得了也好,忘卻也是一種幸福,但忘不掉的是歲月中的那些笑聲。

我們那麼喜歡周星馳,可他卻再也不演戲了!

我們愛周星馳,因為我們都是小人物

雞零狗碎的生活不缺煩惱

所以才需要笑聲

因為我們不想做一條鹹魚

才需要夢想

因為我們有時候太懶

才需要看別人奮鬥

因為日子太苦悶

才需要別人來搞笑

因為我們太善良

才羨慕壞一次

因為我們在路上磕磕碰碰

才需要在夢裡一往無前

因為我們早已向命運投降

才會羨慕別人永不放棄

因為生活太無趣,才忘不掉周星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