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朱守謙是什麼來歷?

陸炫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靖江王一脈是明朝藩王中非常特殊的一脈,是唯一非太祖子孫而獲取封地的,而題目裡提到的朱守謙就是第一代靖江王。主要原因是朱元璋兄長朱興隆早逝,侄兒朱文正(朱興隆子)又為他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晚年因為不法,被太祖鞭打,鬱鬱寡歡而死。

這個朱守謙不是別人,正是朱文正之子,朱興隆之孫,朱元璋之侄孫!也因為前面兩層原因,或許愧疚,或許愛屋及烏,在大封藩王作為屏障的時候,也把這個侄孫封在了桂林!

之後靖江王,世代連綿,享國為明代諸藩中最久!

對於其父朱文正,朱元璋是複雜的。早年戰功卓著,加之大哥早夭,視如己出,對其十分疼愛,但是因為一些誤會之後,朱文正想法太過激烈,竟然想聯合張士誠造自己叔叔的反,前後反差之大,恨鐵不成鋼,換成任何人都無法接受,甚至氣的朱元璋想處死這個親侄兒,因為馬皇后的勸諫:“此子只是個性剛烈,無其他!”才將其幽禁至死!恰好朱元璋又非常念舊,重視親情(從他對後世子孫的待遇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對死去的朱文正,心痛,惋惜,愧疚這些情緒想必都有!

因為這些,即使朱守謙秉承了其父剛烈的個性,朱元璋也一直對他多加寬容,多次廢爵,多次恢復,最後實在沒法管教還是讓他子孫襲爵,算是仁至義盡了!


歷史如明鏡


靖江王朱守謙何許人?明太祖朱元璋之侄孫、明開國元勳朱文正之子。同時靖江王還是中國歷史上王位傳襲最久之藩王。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後,採取了“宗室戍邊”的政策,朱元璋覺得只有讓“自己家”的人為大明守萬里邊疆自己方可安星睡一個好覺。於是於洪武二年定下了封建諸王之制,並以洪武三年封諸子為藩王。


朱元璋因悼念大哥家僅剩侄孫朱守謙一人,感念其父朱文正為大明王朝所做的貢獻(朱文正因居功自傲,違法亂紀為朱元璋所殺),封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

憑藉著這一條件,靖江王也成為了明朝一個規制特別的藩王,與其它同級別的郡王無論是在政治、經濟待遇上有著很大的差別,甚至在很多的方面相當於親王級別,又或是低於親王、高於郡王的特殊待遇。


朱守謙受封后,於洪武九年正式就藩桂林,但因其就藩後“淫虐於市”激起“粵人怨諮”被朱元璋削去爵位,後於洪武二十五年鬱鬱而終。

靖江王朱守謙被廢后,靖江王位便由朱守謙嫡子朱贊儀襲爵,並於永樂元年就藩桂林。

此後靖江王世襲罔替,代代相傳,一直到順治七年正式終結,同時靖江王也是中國歷史上傳襲時間最久的藩王。


像素說


朱守謙,明朝第一代實際在位靖江王,生於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九月十九日,卒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月,葬於鳳陽泗州。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孫,洪武三年封靖江王,九年就藩桂林府。

說起朱守謙不得不說他的父親朱文正,朱文正是朱元璋的親侄子,朱元璋大哥朱興隆的兒子。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流域遭遇旱災、蝗災、瘟疫,朱元璋家時運不濟,不過半月一家三口都被瘟神帶走,父親朱五四、大哥朱興隆、母親陳二孃相繼去世,只剩下大嫂王大娘、二哥朱重六、二侄朱文正和朱元璋自己,為了活命,朱文正被母親帶回孃家,朱元璋兄弟兩各奔前程。等到朱元璋起兵時,大嫂帶著兒子朱文正依附朱元璋,朱元璋把朱文正當做自己的兒子撫養,朱文正勇猛善戰,隨軍渡江時,攻下集慶路,因屢立戰功被升為樞密院同斂,曾任全軍最高衙門“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一步一步成長為朱元璋集團的核心人物。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圍困洪都(今南昌),朱文正死守,陳友諒用盡攻城的方法,朱文正也用盡防禦的辦法,激戰85天,攻城守城雙方都踩著屍首作戰。直到朱元璋親率20萬大軍來援方才解圍,在鄱陽湖大戰中又斷陳友諒糧道致使陳友諒大敗。打敗陳友諒平定降江西后,朱元璋論功行賞,大大地賞賜常遇春、廖永忠及諸將士金銀財寶。論功勞朱文正最大,朱元璋念及他識大體,暫緩賞賜,但朱文正爆發出不滿,整日借酒消愁,縱容部下強搶民女,《明史》記載:“朱文正有功暫未封賞,發怒,性素卡急,至是暴怒,遂失常度。”最終他決定背叛朱元璋投靠張士誠,還未來得及行動就被朱元璋發現,最終被罷官並軟禁在桐城,沒幾年就死了。

朱文正被罷黜時,朱守謙四歲,朱元璋並沒有因為他父親的原因降罪於他,而是帶在身邊撫養,承諾等他長大了就賜予爵位。《明史》記載:“守謙幼名鐵柱,吳元年以諸子命名告廟,更名煒。洪武三年更名守謙,封靖江王。祿視郡王,官屬親王之半,命耆儒趙燻為長史傅之。既長,之籓桂林。”然而,就藩桂林後,朱守謙並不老實,他性情乖戾,陰賊險狠,肆為淫虐,王府官員又仗勢欺壓廣西當地官員廣西護衛指揮耿良。朱元璋於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召朱守謙回京師而戒諭之。朱守謙作詩譏刺。引古牽今,多有怨恨。朱元璋怒不可遏,廢其為庶人,讓他回鳳陽勞作,希望通過艱苦的生活他能洗心革面。

七年後,洪武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認他久歷艱苦,已經改過自新,於是恢復了他的爵位,並徙鎮雲南。臨行前還極其摯切地告誡,諄諄教導。但是朱守謙稟性難移,到達雲南後照舊我行我素,絲毫不知悔改,奢縱淫佚,掠殺不辜,默於財貨,豪奪暴斂,號令苛急,軍民怨恣。這樣的情況讓朱元璋頭疼不已,再次召回,任然安置在鳳陽,但朱守謙還是一如既往地的暴擾當地,對於這樣的問題青年,朱元璋只得將他禁錮在南京直至去世。

靖江王一系以南昌王朱興隆為始祖,朱文正為二世,朱守謙為三世。朱守謙被廢后,其嫡子朱贊儀繼位,永樂元年(1403年)就藩桂林。此後靖江王代代相傳,共13代,直到順治七年(1650年)終結,靖江王是中國歷史上傳襲時間最久的藩王。


上直衛親軍


靖江王朱守謙,他的父親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的祖父是朱元璋的大哥南昌王朱興隆。

朱守謙的父親朱文正,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最後因為對朱元璋的賞賜不滿,欲投靠張士誠,後被朱元璋幽禁至死。

朱元璋死了侄子,內心十分愧疚,後將朱文正的兒子,也就是朱守謙,封為藩王。

朱守謙受封靖江王,封地廣西桂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