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未央》“有毒”

近年來,IP成為文化產業的熱門詞彙,影視對IP的改編也是在影視界興起的一種新的改編熱潮現象,作家的小說不管質量好與不好,目前都成為影視劇本的重要來源。很多人調侃說,一年放十部電視劇,七部是IP改編的,還有三部是任務劇。

但是呢,隨著改編劇越來越火爆,越來越多的目光也注意到了原著的身上,一開始深究,很多原著就陷入到了抄襲的風波中。

2017年2月15日,11為網絡小說原創作家就狀告了《錦繡未央》原著《庶女有毒》的作者周靜的抄襲行為。在今年4月21日,小說《錦繡未央》也入選了“2019年度北京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據悉,這部小說分散抄襲了12位知名作家的16部小說,另據網友自發統計,270萬字的《庶女有毒》共抄襲兩百多本小說,這是新技術條件下典型的大規模抄襲行為。

《錦繡未央》“有毒”

現在的copy基本上可以說是零成本的,在word上覆制一粘貼一篇文章就出來了,還有一些傻瓜文案生成器,只需要輸一些關鍵詞,一篇小文章就能生成。很多現象也說明了現在的網絡文學市場比較亂,就更需要增強版權意識了。

《錦繡未央》“有毒”

但是現在很多的網絡文學作者也面臨著維權的困境。

首先,像《庶女有毒》就利用了新技術抄襲了大量的小說,跟小編前面提到的案例一樣,獨創性在著作權法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判定標準,《庶女有毒》有獨創性判斷就涉及了很多被侵權人和被侵權作品,這樣,維權的工作量不僅大還很麻煩。

然後,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原著侵權是否代表電視劇也侵權呢?錦繡未央是一個例子,去年非常火爆的《少年的你》也是一個例子。實際上,原著小說侵權了不代表電視劇也侵權了。 假設某本小說抄襲是真的,但是改編劇是從作者那裡買來的版權,權利正當也沒必要下架,即使被抄襲者索要賠償那也是去找抄襲的作者要,劇方是通過了合法的途徑採購IP,這就是兩種法律關係了。但是呢,因為劇方會和作者簽訂合同,所以如果被侵權人同時起訴作者和劇方,這個合同也可能導致電視劇承擔責任,那麼劇方面對這些後果肯定不會免費認栽,小說作者就要面臨追償了。

由於現在網絡出版的門檻比較低,也省去了很多一個作品應有的編輯出版的流程,那麼目前的網絡文學的整個水平就比較參差不齊。IP改編作為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的一個熱點,也為很多包括但不限於影視劇的行業提供了素材,因此更需要謹慎選擇IP進行改編,也要加強對網絡文學的版權的保護,積極受理被侵權人的投訴,大力支持原創作品。

小編還在學習中,歡迎大家對文章進行指導、評論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