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賈母”學習《黃帝內經》樸實的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的養生法則是隻可遠觀而不可近得的嗎?自然不是,我們今天來解讀一個歷史人物的日常來學習一下,這個“人物”就是《紅樓夢》中被尊稱為“老祖宗”的賈母。之所以把這位“老祖宗”級別的賈母抬出來,就是因為她能在那個“七十古來稀”的年代,高壽至83歲,當然, 她只是一個代表。說來有些令人難以置信,透過對賈母日常生活的研究發現,這位老壽星的起居飲食基本暗合了《黃帝內經》的養生觀點,其高壽並非是毫無依據的。

跟著“賈母”學習《黃帝內經》樸實的養生智慧

一:心寬神寧、豁達仁厚

《紅樓夢》中的賈母可謂是一個典型的賢達慧秀女性的代表,“雖年高,卻有興頭看戲”,可謂是有一種“老小孩兒”般的豁達開朗的性格。這讓她並沒有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家長制”的作風,而是“喜熱鬧戲文,更喜謔笑科諢”,還與兒孫們猜燈謎取樂,和晚輩、下人打成一片,拿今天有些家長的話說就是做孩子的大朋友。因為其慈祥寬厚,加之和藹可親,自然深得晚輩們的擁戴和孝敬。這裡不僅有對於《黃帝內經》情志調和養生上的一致,也說明了一個家和而樂的道理。

不僅如此,賈母還“憐貧恤老,齋僧佈施”,以慈悲為懷。如元宵節看戲至深夜,賈母便命將戲暫時歇歇:“小孩子們可憐見的,也給他們些滾湯滾菜的吃了再唱。”“老祖宗” 的一顆慈悲敦厚的仁人之心,也正暗合了《黃帝內經》提倡養生與養德相結合的道理。

跟著“賈母”學習《黃帝內經》樸實的養生智慧

養生當中,最重要的是養心。“一 生淡泊養心機”,這是一種境界、一種內涵。人都有喜、怒、憂、思、悲、恐、驚,這是人的七種情志,過了頭就是七情過激。“常觀天下之人, 凡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簡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所以,從賈母的養生之道中,一方面要性格通達,另一方面又要仁厚。《黃帝內經》強調“恬淡虛無”,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簡言之,一個順應隨和,一個力求恬淡。

二:順應四時、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其實就是現在很多人主張的習慣決定健康。壞習慣是百病之源,而好習慣作為健康人生的基礎,則是長壽的“銀行”。睡子午覺的習慣,就是一種令人受益一生的好習慣。從對《黃帝內經》的學習我們知道,人體的生髮之機就是從子時開始的。這一時辰是陽氣發動、萬物滋生的時候,而午時,即中午11點到13點這個時間段,是陰陽相交的時候,是心的“主時”,此時就應該午休,順應天道自然地小睡,可以儲存精力並且不干擾陰陽的相交。因此,睡子午覺就可以追求一個心腎相交的境界。

跟著“賈母”學習《黃帝內經》樸實的養生智慧

賈母一直堅持早睡早起、中午小睡片刻的生活習慣,順應四時,晝夜規律的起居作息。順應子時的氣機,便可使人有生機;順應午時的陰陽交會,才可以與健康“廝守”。因此而終至高壽。不僅如此,賈母還經常參加適度的鍛鍊。例如,她很注意散步遊玩,認為散步是“疏散疏散筋骨”。即使登山眺遠,也不要僕人用轎子抬上去,多步行登高。

三:謹和五味、合理膳食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四時之氣,更傷五臟。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跟著“賈母”學習《黃帝內經》樸實的養生智慧

賈母在飲食方面,可謂是一個均衡論者,儘管她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去評述營養均衡的重要性,甚至是“日用而不知”,但生活中的她確實是好吃的不貪食,不是特別愛吃的也不偏食、不偏選,還“飢飽中適”。她還特別注意避免油膩食品,並定期吃齋,適時飢餓。兒媳們給她送上螃蟹餡的餃子時,她說:“這會子油膩膩的,誰吃這個。”而對於劉姥姥從鄉下帶來的瓜菜,她卻特別喜歡。這也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道理, 生活好的標準並非是大魚大肉,而是身體需要什麼就能相應地給以供給,這才是“好”的標準。谷、果、畜、菜各有養、助、益、充等功效,對於人體機能各有所用,因此,只有在合理調配各種谷、肉、果、菜而不偏選的情況下,才能使氣味和諧,滿足人體精氣化生的需要。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藥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