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論壇(26):“中草藥+”新模式 休閒觀光新方式

大易論壇(26):“中草藥+”新模式 休閒觀光新方式

大易論壇是醫藥導報獨家策劃的大易國際中醫藥大健康論壇簡稱,擬邀王永炎、張伯禮、向仲懷、郝希山、仝小林、黃璐琦、鍾南山、李蘭娟、樊代明、楊勝利、陳薇、吳以嶺等20位院士及路誌正、劉敏如、廖品正、段亞亭等30位國醫大師及馬有度、馬烈光、惟海法師、劉姝威、陸華、毛嘉陵、宋民憲、鍾國躍、李大寧、諸國本、段俊國、宋瑞霖、高金波、秦玉峰、徐鏡人等50名中國知名中醫藥專家共100人為本論壇思想大師,與廣大中醫藥愛好者,針對中醫藥不限內容、不限時間,“散打”、“閒聊”,半夜睡不著的時候都可以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其宗旨是用中醫藥這把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蓄積正能量,打開世界大健康之門。

編輯:小玲醫生(微信:18696660866,24小時都處於開啟模式,歡迎您微信“送寶”。)

中草藥即中藥中的植物藥,中國是中草藥的發源地,我國約有12000種藥用植物。相傳,“神農嘗百草”開啟了中醫藥的奇妙之旅。在人類文明史上,約200年前的時間,人類一直依賴傳統藥物(其中90%以上是植物藥)與疾病鬥爭。

我國對中草藥的探索歷經了幾千年的歷史,時代變遷,隨著中醫藥的不斷髮展,人們對中草藥的探索從未止步。中草藥產業如何衝出“圍城”,既要傳承發展作為中藥的精髓,又能更好地與時俱進、多種方式延伸發展一直是焦點所在。近年來,中草藥產業開始探索各種創新發展模式,“中草藥+”發展新模式由此誕生,並不斷推廣,大有燎原之勢。

大易論壇(26):“中草藥+”新模式 休閒觀光新方式

何為“中草藥+”發展新模式?

“中草藥+”發展模式是在種植中藥材的基礎上,利用種植的中藥材資源,發展其它經營方式。如中草藥+旅遊、中草藥+養生體驗、中草藥+文化科普、中草藥+購物等多種經營模式,把中草藥種植加工同鄉村旅遊、休閒度假、養生保健、藥材科普、中醫養生體驗、中醫藥文化宣傳等融為一體,將單一的中藥材種植園發展成中醫藥文化綜合生態園。

中草藥產業迎來紅利期

隨著中醫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成效凸顯,中醫藥將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被更加廣泛地運用。在大健康時代,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和養生,中醫藥有“治未病”的獨特優勢,中草藥產業也將迎來紅利期,“中草藥+”發展模式適逢良機。

在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明確了未來十五年我國中醫藥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提出了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遊產業有機融合,發展以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融中醫療養、康復、養生、文化傳播、商務會展、中藥材科考與旅遊於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遊。這為中草藥產業的傳承創點亮了“明燈”,也與正在成長期的“中草藥+”創新發展模式不謀而合。

大易論壇(26):“中草藥+”新模式 休閒觀光新方式

“中草藥+”模式遍地開花

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的熱河中藥花海小鎮,“中草藥+旅遊”正在興起。花季時,20萬畝中草藥花海怒放,藥香撲鼻,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休閒。遊客來到這裡,不僅可以觀看花海,還可以採摘中藥,自己親手製作的藥茶,在中草藥文化體驗中心還能嘗試用中藥染織布料,用染好的布料製作香包等,以上所有方式的成品,都是可以購買的。這裡還有中藥材展覽館,裡面陳列著精心製作的藥材標本。中草藥奇花異草的自然景觀,讓人們在大自然中體驗中草藥的神奇與魅力,瞭解到豐富的中草藥文化。

一位在花海小鎮遊玩一天的遊客在這裡拍了許多美圖,隨手一發朋友圈就收穫了大量點贊,她感嘆到:“從來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養生方式,還有這樣的‘新玩法’,下次有機會我還要帶著孩子一起來,讓他也多學習一些中藥材的知識。”

同樣的情況也在江西省發生。江西省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品種多,規模大,2018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300萬畝。在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柘港鄉金潭基地和謝家灘鎮元寶山基地,種植著上萬畝的中草藥,是江西省最大的吳茱萸、枳殼種植基地。

每年的4月到10月,漫山遍野的草藥花開,鮮豔動人,前來賞花的遊客絡繹不絕;在中草藥材成熟時節,也有不少遊客前來購買。據悉,藥膳、藥飲、藥浴等項目也在不斷完善中。不管哪個時節,來到基地的遊客不僅可以切身領略道地藥材的魅力,感受中草藥悠久的歷史文化,未來還可以像農場一樣體驗中草藥種植全過程如摘種、除草、澆水、收割、駕駛拖拉機耕地等。

大易論壇(26):“中草藥+”新模式 休閒觀光新方式

目前江西省全省正在大力發展“中草藥+”模式:在“華夏香都”金溪縣打造“中草藥+芳香”產業,已建成全國唯一的香料香精產業小鎮——香谷小鎮,成片的草藥形成繽紛的植物色彩,匯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素有“南國藥都”之稱的江西省樟樹市,計劃建設一批中藥材田園風情生態休閒旅遊基地。

除了“中草藥+旅遊”,以中草藥文化為主題的民宿、酒店及莊園更是不甚枚舉。不僅國內,在泰國、越南、印度等國家,中草藥主題的住宿也非常流行。有兼以康養主題的莊園,適合中長期住宿,也有短期住宿的民宿酒店,它們大多周邊種有各種草藥,或以草藥名命名房間並設計裝修,或配有草藥製成的薰香,或住宿期間提供藥膳。總之,草藥無處不在。

隨手在馬蜂窩、美篇、攜程等軟件裡搜索,和中草藥相關的遊記還真不少,到中草藥為主題的地方遊玩已經成為一種新的休閒觀光方式,評論也都指向“有趣好玩”“新奇”“有意義”等。

利用週末時間,在親近大自然、洗眼洗肺的同時,瞭解中國的傳統草藥文化,我肯定是一名欣然前往的遊客。“中草藥+”發展新模式,一使許多當地農民脫貧致富,二是保證了中藥材的產出,三是豐富了休閒觀光旅遊的方式,四是有利於生態保護。“中草藥+”發展新模式,圍繞中草藥這個核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打造多樣化的中草藥文化生態基地,未來可期。

<code>*本文版權均屬《醫藥導報》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code>

編排/戴衛 常祥

曉玲醫生“溫心”提醒您:關注5·12國際護士節

百年大疫後,向奮不顧身的白衣戰士首個節日致敬

太極山泉水,天然弱鹼性水(PH值:7.8-8.3),中和尿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