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上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送子來

麒麟紋,我國傳統吉祥寓意裝飾。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祥瑞神獸,雄者為麟,雌者為麒,統稱麒麟。《禮記》以“麟、鳳、龜、龍”為“四靈”,麟為“四靈之首,百獸之先”。一般作馬頭,鹿角,麋身,龍鱗,牛尾。麒麟紋寓意著吉祥,事業成功。


瓷上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送子來

如果說龍鳳是帝王的象徵,那麼麒麟則多與將相聯繫在一起,如漢武帝曾建麒麟閣,表彰功臣;宋有“千夫奉儒將,百獸伏麒麟。”的詩句;清代武官的麒麟徽飾僅次於龍紋的皇族;在民間還有“麒麟送子”的流傳,使家族興旺,據說它也是從吐書生孔子演變過來的。

瓷上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送子來

青花麒麟翼龍紋盤,明正統

中國的麒麟崇拜比龍、鳳崇拜要晚,大約開始於春秋時期。作為傳說中的吉祥瑞獸,麒麟雖外表猙獰,但內在仁厚,由於它性情溫和、不傷害人畜、且蹄不踏青草和昆蟲,所以《宋書符瑞志》裡稱:“麒麟者,仁獸也”。

瓷上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送子來

麒麟作為中華民族傳統藝術寶庫裡的主要裝飾形象,長期來受到歷代人民普遍而持久的歡迎。這個瑰麗多姿、儀態萬方的神靈瑞獸,不但集中了自然界各種動物美的大成,而且表現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色美,給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藝術享受。

瓷上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送子來

青花麒麟紋綬帶葫蘆瓶

麒麟紋的歷代演變和傳統龍鳳紋一樣源遠流長。凝聚種種美好,寄託著人們的諸般願望。飽滿寬闊的前額表示聰明智慧,鹿角表示社威武,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示威嚴,鹿身表示靈巧和長壽,馬蹄表示快速,獅尾象徵富貴,魚鱗象徵神奇,腿上火焰象徵辟邪。龍鳳一樣,成為我國傳統民族精神的象徵。

瓷上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送子來

古人為何選擇鹿、羊和馬作為麒麟形象的變體呢?古人認為鹿是吉祥的瑞獸,是人昇天或仙人必用的坐騎。鹿又是帝王的象徵,古文中有“鹿死誰手”、“逐鹿中原”的成語,可見鹿在民間中的期望值。羊也是吉祥之物,《說文解字》裡便有“羊,祥也”的記載。馬在人們眼中,一直是矯健靈動的神駒。故古人以羊或馬的形態來演變麒麟,不過,主要還以鹿形為多。

瓷上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送子來

元青花麒麟紋瓜果山石紋大盤

麒麟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特徵和氣質,它的演變基本上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即春秋戰國時期的朦朧美,兩漢時期的古拙美,南北朝時期的雄健美,明清時期的繁華美。下期釉下系欄目,我們再來聊一聊麒麟紋在瓷上形象的變遷史,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