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在任何情況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隨之而來的喜悅也就越大。沒有誰比從未遇到過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為他從未有機會檢驗自己的能力。極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後解放者,惟有此種痛苦,才強迫我們大徹大悟。—題記。

而今天橙子要介紹一位,我們中國的一位當代作家。他是一個殘疾人,但他一直很堅強的,不屈服命運,最後走向了成功。橙子喜歡讀他的作品《我與地壇》,他就是——史鐵生。

1951年,1月4日生於北京。從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畢業於東城區王大人衚衕小學。

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1969年,上山下鄉運動展開,自願到陝北延安農村插隊。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產隊關照讓其擔任飼養員,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廠做工。

1981年,因患腎病回家療養。後從事寫作。

史鐵生父親是史耀琛,在東北地區工作,母親在北京林業大學工作。兩人育有史鐵生和史嵐。

史鐵生妻子是陳希米,1961年出生,1982年西北大學數學系畢業,1989年與史鐵生結婚。後成為出版社編輯,在2012年創作了散文集《讓死活下去》,表達對史鐵生的懷念。

1998年,被確診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維持生命。史鐵生一生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不離不棄的妻子陳希米始終守護在身邊。就這樣"只有一條好腿的希米充當了鐵生的眼睛和雙腿",直到史鐵生生命的最後一刻。據《南方人物週刊》11年第2期報道,史鐵生去世前,陳希米去旁邊病房辦理史鐵生捐獻器官手續,希米剛走,史鐵生就"全身掙扎,心電圖立刻亂了",可陳回來一弄,好了,陳再去,史又鬧,陳只好把手續拿到病床旁邊辦,史鐵生就"安安靜靜了"。"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就是愛情的偉大力量吧。

史鐵生: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史鐵生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在北京宣武醫院去世。根據遺願,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器官捐獻給醫學研究,12月31日凌晨6時許,其肝臟移植給天津的一位病人。

韓少功曾這樣評價: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在漫長的輪椅生涯裡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恆,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

而史鐵生鐵生是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如果有什麼建議和意見,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