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險公司理賠了那麼多人,還有人說保險公司騙人?

yezhi


為什麼保險公司理賠了那麼多人,還有人說保險公司騙人?

的確是這樣。一方面,保險的確理賠了很多,但是說保險公司騙人的也很多。

另一方面,保險的確是好東西,但是保險的確在很多人眼睛裡,至少印象很差。

1、我本人就被保險公司的熟人騙過兩次,就是保險公司所謂的“分紅型保險”,當初說的是,買這種保險,收益比存款高很多,又多了一份保障,另外還有可觀的分紅,結果到期了,所謂收益只有同期存款利息的二分之一,其餘的一概沒有,找經辦熟人電話拉黑,找領導答覆以書面合同為準(實際上合同我壓根沒見過),最後一怒之下投訴媒體,才勉強挽回一部分損失。不信的話,搜索一下“存單變保單”,大概有780萬個搜索結果,可見被騙的絕不是一個兩個。

2、保險所謂騙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保險公司的(一線)從業人員素質差。保險公司的一線業務人員更換很頻繁,有的一張保單,從投保到結束,要更換多個人員管理。這些人,其實他們自己連保單的內容都一知半解,為了業績(他們的收益和業績掛鉤),當然去使出忽悠大法,一言以蔽之是買保險的時候無所不賠,但是真正到了理賠的時候,除了這不賠就是那不賠,其實這個不能算保險本身的毛病,很多員工都是從賣菜大媽中招來的,要求他們精通保險實在是有點苛求。

3、保險騙人,有很多情況屬於雙方對同一個事情的不同定義,或者保險公司自己制定了一些規避責任的專用術語。例如某甲買了一份大病保險,結果遇到大病,花了十幾萬被拒賠。拒賠的理由是,他住院透析89天,而保險公司的合同文本規定,住院滿90天才算是“大病”,為什麼要滿90天才算大病?89天的病和90天的大病,區別在哪裡?當初你要是明確告訴人家必須滿90天才賠,絕不會出現89天就出院的問題。再舉一個例子,某乙購買了一份大病險,當初承諾是確診癌症理賠五萬元。結果當事人確診得了癌症,已經沒有手術機會,理賠的時候被拒賠,拒賠的理由是,必須住院治療才能理賠。這種問題很多,保險公司認為說他們“騙”不對,但是除了“騙”這個字眼,很難找到一個更準確的描述。

其實保險公司的服務不規範,受害的未必僅僅是客戶一方。期待著保險公司的服務更規範一些,也許到那時候,就沒人說保險公司“騙”人了。


淮北日月升


保險公司主要是推諉扯皮,能不賠就不賠,能拒絕就拒絕,就是和你耗,最後叫你筋疲力盡,自動放棄,關鍵是他能耗的起,咱們耗不起啊!咱們需要錢,時間久了,想想算了,還是去借錢吧!很多這樣的情況。

保險是赤裸裸的騙子,他們開會講課不允許拍照,他們說如果傳出去就沒法活了,所以他們講的都是騙人的,真實的一個也沒有,全是糊弄人的,我們常說一人幹保險,全家不要臉,這是對保險的最好詮釋。

在巨大利潤下保險人員根本不計較臉面,素不相識,聽說人家添孩子了,買東西,送小孩衣服,很多時候弄得心裡不舒服,憑什麼呢?大家可是素不相識啊!就是這麼沒有尊嚴。

凡是賠錢的基本都是不在世的人,一般不死不賠錢,只有去世了才能理賠,保險賠錢是很難的,他們有很多辦法,反正我們對條款也沒有仔細看,關鍵是怎麼看呢?字小的難受,根本也看不明白,很多東西咱們解釋不清楚,我們全指望他們解釋。

保險公司原本就是騙人的,就是買空賣空,錢都是客戶的,最後儲戶買張,老百姓買賬


山東海哥


1.壞消息有放大效果,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2.基數大,所以即使理賠率高達95%,那5%人數也不少了

3.非理賠投訴,例如沒有持續繳費能力,提前無法支取,返還需要等幾十年,等等,銷售誤導帶來客戶不理解保險產品特性,甚至買錯的情況,不在少數,這些根本就不在理賠範圍。

4.惡意騙保,甚至成體系的惡意投保數量逐年增大,也是對行業產生很大沖擊

5.銷售人員和保險公司本身對於利益的追逐,這種本性帶來銷售動作的變形和給客戶的觀感體驗普遍很差

6.保險公司通過所謂增員,給銷售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壓力,造成幾百萬銷售人員離職,這些人本身對保險本身的認識就不高,可能也是最主要的負面情緒傳播者

綜上,主要還是保險行業本身逐利的特點,自上而下傳導至用戶端,實際上,保險公司最大的用戶就是這些銷售人員,增員的目的之一就是讓銷售人員當客戶。

另外,也說點主觀感受,從業這麼多年,發現不僅很多外勤銷售人員,即使保險公司內勤不認可保險的都不在少數。

為啥?因為他們看到太多噁心的人和噁心的事,我在中資大型保險公司和外資保險公司工作多年,我知道作為產品研發的精算師們大多自己開發的產品,自己都不會有意願買。

每家保險公司都有利潤產品和獲客產品,性價比高的或者自己公司擅長的不過一款到兩款,賣不出出去的人怎麼辦,銷售變形就在所難免。

所以現在很多代理人在銷售自己代理公司產品的同時,也會與經紀公司合作或者直接與經紀公司簽約,銷售經紀公司代理產品,增加自己產品的豐富程度,從而使自己具有儘量客觀的提供客戶符合客戶自身需要的保險方案。

從長遠看,口碑不好的情況,會慢慢改善,隨著客戶素質提高和互聯網信息流透明度,客戶會用腳投票,逼迫保險公司做出改變,看看那些大公司最近的策略變化,就知道了。

最後,祝福你越做越好,做好自己,不忘初心,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