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經濟是否可以自成一體?

朱金橋


這個嘛,不敢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明清時期我國基本上做到了自成一體的市場化國內經濟。但那時生產力處於人力畜力階段。

解放後改革開放前我們也做到了自力更生的國內循環計劃經濟。但市場化優勢沒充分發揮出來。

按理論上來說,如果經濟體量足夠大的話,一個經濟體內部通過先進發達地區的持續創新,工業品的持續升級。和相對欠發達地區的持續開發逐步承接產能和市場。通過一波又一波的市場化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在加上少量的外貿內部是也能夠循環發展的。不過不能埋頭走路也必須抬頭看天。外部趨向必須時刻關注。不然就重蹈明清覆轍。


耕讀社


你好!個人認為,不進行出口貿易,只在內部循環,有些行業是可行的,有些行業是不可行的。國家和我們小家過日子是一樣的,不與外部接觸,不吸收外面好的經驗和方法,不瞭解外面先進的、科學的事物,不積極與外部交流,只在自己的圈圈裡面打轉,是不會持續發展向上的。


陳微律師


可以,也不可以,看你怎麼理解。

經濟全球化的好處不用多說,大家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分工合作利益相比你自己一個人閉門造車要好得多。就拿手機來說,屏幕方面最好的是韓國三星和日本夏普,攝像頭方面最好的是日本索尼,CPU最好的是美國高通和美國apple。那麼中國有啥?臺積電,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富士康不用多說,代工廠世界五百強。

離開了分工合作可以活嗎?可以!這就好比沒有了汽車還能正常生活嗎?可以啊,走路嘛!只要你能接受速度減慢的事實就行。但是現在各個國家都在高速路上狂奔,你讓國家減慢速度這是不現實的,稍不留神就有被趕超的風險。

總結,能經濟全球化肯定選擇經濟全球化,當然沒有也能活,但是也僅僅只是能活下去,至於生活質量就無法得到保障了,畢竟社會就是這麼殘酷,你不努力就會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