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人對於所擁有的東西,向來有著說不明白的自信。所以,總有一些東西,要用消失來證明它的珍貴。

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昨天,木材地理刊譯了《今日尼日利亞》 2018年8月2日關於尼日利亞國家公園非法砍伐評估的文章。

尼日利亞加薩卡-古姆蒂國家公園守護人瑜罕納·賽義杜,在世界巡護員紀念日(7月3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

"刺蝟紫檀在本地的名稱是Madrid,這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樹木,可用於產出牲畜飼料、醫藥、布衣染料和高級傢俱。不過,不幸的是,塔拉巴州已經是尼日利亞目前最後一個擁有商業刺蝟紫檀開發資源的地方了,並經歷著嚴重的非法砍伐。"

簡短的幾句話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對那些在西非從事刺蝟紫檀開發的中國木材商來說,"塔拉巴州已經是尼日利亞目前最後一個擁有商業刺蝟紫檀開發資源的地方了",代表的,是一場持續了近10年的刺蝟紫檀開發熱潮已近尾聲。

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尼日利亞【加薩卡-古姆蒂國家公園】的位置

刺蝟紫檀,《紅木》國標中的紫檀屬花梨木類樹種,主產於西非地區,俗稱非洲花梨木,2016年被列入國際二級瀕危保護物種。

2005年以前,刺蝟紫檀進口到中國數量很少。

2005年,在多哥辦製藥廠的山西梁老闆,為了把在西非掙到的西非法朗兌換成人民幣,開始在當地收購刺蝟紫檀木頭裝運到中國出售。

後來發現,把刺蝟紫檀裝運到中國,不僅能兌錢,還能再掙錢,於是從2006年開始規模化經營刺蝟紫檀木材生意。隨後,多哥、貝寧、加納、尼日利亞等地華人紛紛效仿。

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中國市場上的刺蝟紫檀熱潮從2008年正式開始。那一年,國內規模最大的紅木傢俱廠開始大量生產、大力推廣刺蝟紫檀傢俱,並大量收購囤積原材,甚至用近千個集裝箱的刺蝟紫檀填平了一個山坳。

因為價格親民、穩定性好、易於加工,再加上行業龍頭的帶動推廣,刺蝟迅速成了國內紅木市場的主力用材。

隨著國內需求量的不斷放大,西非的刺蝟紫檀開發熱潮,也沿著幾內亞灣一直蔓延到了岡比亞。

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西非地圖

在2008、2009、2010年時,中國市場上刺蝟紫檀的主要來源地是多哥、貝寧、加納。

經過短短兩三年的開發,最早的多哥產地資源徹底枯竭,徹底退出市場。所以很多近年做紅木的人都不知道多哥曾有刺蝟紫檀,並且還曾是主要產地。

貝寧與多哥的情況基本一樣,雖然現在隔三分岔五會運出來幾櫃,但基本都是從尼日利亞邊境處偷運過去的。

加納料曾一度是市場主力,但現在的量也已經很少,基本都是些長料在市場上搭配一下。

曾經的幾大主要產地國,近幾年還在挑大樑的也就剩幅員相對遼闊的尼日利亞了。

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尼日利亞的大部分刺蝟紫檀原木都是從拉各斯港運出的。

因為陸路運輸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尼日利亞刺蝟紫檀的主要開發地也是從離拉各斯港口較近的誇拉州、奧約州開始向外輻射。

經過幾年的幾輪開發,拉各斯港周邊幾個州的大料徹底枯竭,僅剩些零星的小料、彎料。

2014年砍到新產地科吉州。但科吉州的刺蝟紫檀僅撐了幾個月即已告罄,讓很多費盡心力財力在打通科吉州政府關係的木材商們措手不及。

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從2014年年底開始,陸路運輸離拉斯港口至少要三天三夜的塔拉巴州(加薩卡-古姆蒂國家公園所在地)成了主戰場。

同時,這也是尼日利亞刺蝟紫檀開發的最後一塊戰場:

從最西南的拉各斯港開始,現在已經砍到了最東部的邊境,整個尼日利亞有刺蝟紫檀出產、能開發的地方都已被橫掃一空。

落幕的非洲花梨:尼日利亞僅剩最後一片刺蝟紫檀林區

因為親民的價格和巨大的貨量,很多人都以為刺蝟紫檀在產地國是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的存在著。

事實並非如此,此前源源不斷的供應,在國內看來國外的貨源非常穩定,實際上,木材開發商們早已砍光了幾個國家、騰挪了幾個戰場。

現在,尼日利亞已經砍到了邊境的最後一公里、最後一塊林區了。

那存在的,都是幻影。

那永恆的,終將消失。

有了開始,就註定要有謝幕。

加薩卡-古姆蒂國家公園守護人的這句"塔拉巴州已經是尼日利亞目前最後一個擁有商業刺蝟紫檀開發資源的地方",也許就是這場狂歡晚會即將結束的謝幕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