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和孤獨,是人到中年的通病”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時常一覺醒來,容易想起張愛玲一段話“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人到中年,誰還會包容你的任性、理解你的辛酸?一個又一個睜開眼的夜裡,剩下也許只有孤獨相伴。有一種孤獨,叫做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無論是誰,都更成熟了,也該成熟了。前半生,看盡了人世間繁華落盡,也看遍了繁花萬千,看透了人心冷暖,看開了人生苦短。後半生,便要學會承受孤獨,即使不能兼善天下,也至少做到獨善其身。人到中年,就要與優秀的人在一起,不要與其他人同流合汙。年輕時,為了工作,為了生活,即使心高氣傲、銳氣難當,也會說服自己忍氣吞聲,與那些人周旋。到了中年,雖說也有自己的工作與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更是辛苦。可此時,不必再強求著與那些汙濁之人沆瀣一氣。即便是顯得那般“不合群”,可自己內心是滿足的、是快樂的便好。人到中年,便無須與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人勉強相處。人生在世,最主要的是愛自己,如此,才有能力和精力去愛別人。年輕時還會因為種種原因暫且與他們相處,可到了中年,便無須強求自己。既然不喜歡,便無須忍受,自己快樂,最為重要。人到中年,要學會“不合群”,享受“不合群”帶給你的孤獨感。

人到中年,有時會感到莫名的孤獨,友人的另一種說法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越來越感覺到父母漸漸年邁,很需要我的陪伴,媽媽每次打來電話總是掛不斷,一直碎碎叨叨,總是想一次把所有她最近經歷的事都告訴你,有時會覺得總是欠著她的!娃娃已逐漸長大,思想獨立,這個段好像除了經濟已經不再需要父母,溝通日益困難,總是覺得不能逼太緊了,讓她心裡健康快樂起來,心裡無數的委屈也只能默默隱忍!伴侶的話語日漸稀少,不是沒有話題,是有時懶得發聲!朋友間的來往也在減少,一個久不見面的朋友說這個年齡朋友間該做減法了,合得來就在一起,合不來不用將就自己去勉強,年齡大了是交心,昨天和友人一起聊天還講到朋友間也需要安全感,很認同!每天在處理各種事情,身邊一大群人,可有時還是會莫名孤單,是看透了人生百態、滾滾紅塵、名利紛爭?真與假、美與醜都在時間的打磨中水落石出!這個年齡不敢怠慢!又不肯停留!懂的影忍和奉獻!就是有時候嘴有點賤還需要磨練!大漠孤煙直是最好的詮釋吧!願我的孤獨早日化解。。。


海南版歐陽寒


導語:孤獨和寂寞,並不一定是壞事,在孤獨和寂寞的時候我們往往才會真正的成長起來!

中年人唯一的通病我覺得只有年齡段,寂寞和孤獨並非是中年人才有的,我們一生的成長都會伴隨著孤獨寂寞,由於人到中年面臨家庭、工作上的很多問題,我們學會去丟棄了一些事物,所以會感覺到孤獨,老年人在我們的眼裡會更加孤獨寂寞,但是好多老年人仍舊可以把自己的生活過的很好。

對於如何看待孤獨和寂寞我有一些建議:

  1. 調整好我們依賴的心態,靜心思考我們想要的到底是什麼?沒人陪的時候,就自己找點事情幹,不要過度依賴別人,沉迷於無效社交中。
  2. 為自己成長制定計劃表,後分階段列計劃和小目標,在什麼時間段要完成什麼樣的小目標,不斷地細化到每一天,做好時間管理,把想法落實到行動上來。
  3. 要麼庸俗,要麼孤獨。一個人只有在徹底孤獨的環境裡,才能進行真正的創造工作。

一個人其實並不孤單,沒有必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可以盡情地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們完全可以是孤獨的,學會接納自己本身就是一獨立的人的本質,學會在孤獨中成長。


我是小魯,希望能幫助到您!


魯懂


謝謝提問,人到中年,應該是走向成熟,相對也都穩定,事業成熟,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應該是美滿的,但有些事,有些情感,還是無人訴說,即使每天很滿足,可心裡感覺空空的,時間久了才會明白,生活中有些只有自己品嚐,自己化解,世界之大,其實沒有真正懂你的人,所以,就把一些事藏在心裡,在所有人看來,你就是一個安之若素,從容不驚的人,也只有自己知道。

雖然寂寞,孤獨是人生常態,但想要避免寂寞與孤獨,就要與人為善,助人為樂,自強不息,內心就是充實的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