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食達 Vesta:可滷、可燉、可涮,能“抗造”的植物肉|創業

“人造肉” 這個概念,已經並不稀奇。美國植物肉公司 Beyond Meat 在去年 5 月創造了 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佳 IPO ,便是市場對 “人造肉” 的認可。“人造肉” 也就是用植物基來模擬真肉的外觀和口感,在歐美等國家逐漸流行起來,頭部與肯德基、漢堡王、賽百味等餐飲巨頭合作開發了多款產品。

相對來說,國內 “人造肉” 市場比較空白。未食達 Vesta 的創始人解子涵前年在荷蘭的時候吃到了一款植物肉的漢堡,其口感外觀與真肉幾乎無差異,自稱為 “吃貨” 的他瞬間就對植物肉市場頗感興趣,想要研發一款國產植物肉品牌。

曾在科技投資領域工作的解子涵深知一款新興產品核心在於技術研發力量。於是,他請到了世界科研機構食品研究院研究員、三星米其林廚師、世界 500 強企業高分子化學家、以及頂級名校食品工程系博士組建成為技術研發團隊,在 2019 年成立未食達 Vesta 植物肉食品公司,著手以分子料理思路去解構肉,用天然植物代替肉的成分。

解子涵介紹,歐美早期的仿葷技術的確源於中國,但產品升級後,在口感、口味、營養成分等方面都有很大突破。在進行消費者盲測時,大多食客嘗不出植物肉與動物肉的區別。但歐美的產品應用以煎、烤、炸為主,在中國市場裡,大家最愛的火鍋、⻧、醬、燉這些烹調方法,歐美現有的產品居然都無法勝任。

所以,未食達 Vesta 需要研發出獨特的食品技術。“如何打造出適合中國市場的植物肉,我們做了很多研發的工作。” 解子涵介紹說,人造肉的主要原料是植物提取製成的組織蛋白。現有的組織蛋白產品,一碰到熱水,蛋白質會迅速吸水,使得原先堅韌的蛋白質結構被水分子破壞。而動物的肌肉微觀上有一層一層的結締組織包裹的纖維狀結構—-筋膜。燉煮後筋膜阻礙了水分子的滲透,賦予了肉獨特的口感,也是傳統素肉很難模仿真肉的原因之一。 未⻝達的科學家經過三四個月的研究獨創了納米筋膜技術,應用微膠囊包裹原理,將一層薄薄的凝膠層覆蓋到了縱橫交錯的的植物組織蛋白的微觀結構。“不要小看這層凝膠層,應用這項技術的組織蛋白,在耐煮性能上比市售產品提高了至少 14 倍。 ” 解子涵說。

未食達 Vesta:可滷、可燉、可涮,能“抗造”的植物肉|創業

攻克技術難關後,未食達 Vesta 近日正式推出了它的植物肉品牌 “燴粹 HUICUI”。同時,燴粹 HUICUI 宣佈即將與待煮拉麵品牌 “拉麵說” 合作推出植物肉意麵,產品預計將於 4 月上市售賣。這一款產品會採用植物肉肉醬,肉醬的原料為純植物基,定價會在拉麵說產品的主流定價區間內。

為何選擇拉麵說進行產品首發,解子涵解釋說:“在速食麵這個藍海市場已經被填的很滿的情況下,拉麵說作為一個新的消費品牌仍能異軍突起,是因為它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消費方案,這與我們品牌的理念不謀而合。” 他表示,食品和餐飲品牌們希望能給自己的用戶提供足夠差異化、同時又健康美味的產品,對植物肉產品有著旺盛需求。同時,首款產品也是雙方根據中國市場需求量身打造,口味、口感都根據國內消費者的喜好進行了專門優化,解子涵對這款產品的銷量非常有信心。

“評價植物肉的成功與否,只要包括外觀、口感、味道、營養成分四個維度,其中最難的是口感。” 解子涵說,燴粹 HUICUI 的產品面世前,他們曾做了 3~4 輪的內測,每輪有上百個測試樣品,通過收集參與者的反饋來不斷調整,最終達到了與真肉基本無異的口感。解子涵透露,燴粹 HUICU 植物肉產品銷售價格目前與大宗採購豬肉的價格持平。

解子涵介紹,Vesta 目前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量產能力,此次與拉麵說意味著 Vesta 能夠穩定、持續地向客戶供應植物肉肉醬。此外,Vesta 還在與不同公司平行推進合作事宜,整體思路是為客戶量身定製植物肉半成品產品,並在 toC 銷售時進行品牌聯名。

從國內植物肉的現狀來看,to B 市場比 to C 端更容易切入,消費者當前還缺少一個常態的,能夠購買、嘗試並開始理解接受人造肉的產品。對於大眾對植物肉的接受度,解子涵表示並不擔心,認為這是新產品打開市場的必經之路。

據瞭解,未食達 Vesta 在去年 6 月份宣佈獲得 IMO Ventures 的天使輪融資,是國內第一家獲得融資的植物肉食品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