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來看,如果美聯儲採取措施將美國債務貨幣化,其結局會怎樣?

野馬和尚


美國最新國債已經超過23萬億美元,而美國的GDP為21萬億美元左右,國債與GDP比值已超過100%,超過了國際預警水平。並且,美國國債每年正以約1萬億美元的速度增加,預計未來每年增加值還會擴大,如果按照近些年的增長水平,美國能繼續保持2.5%的增速,則每年新增520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美國每一年借1萬億美元的國債,只創造了一半的經濟增量。

目前美國國債一年的利息約5000億美元,這意味著每年美國GDP增量部分只夠還國債的利息,美國的經濟增長只不過是債務總額和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帶來的虛假繁榮,而且增量遠遠無法覆蓋債務的增量,美國經濟更像是步入一種龐氏遊戲中,只不過因為美國的強大,美元的霸權,使得美國天然的可以利用這種優勢來獲得增長。

但是,債務越來越大,成為美國巨大的負擔,據相關機構預測,到2025年將達到7240億美元,超過軍費開支,成為美國財政支出中最大的部分。其中國債又有三分之一為其他國家持有,那麼這部分利息支出是不會帶來經濟活動擴張的,國內部分雖然會流向機構或民眾產生二次資金流動,但從GDP增量已經證明了,經濟增量已低於國債利息。

這還只是利息部分,本金呢?最終還是要還的,但是怎麼還成為最大的問題。美國的國債吃藥一樣,繼續吃,經濟就能繼續增長一下,如果停藥,經濟馬上就會停滯,如果經濟停滯甚至出現衰退,財政收入只會越來越少,那麼請問未來美國政府哪裡還有錢還國債的本金?

這意味著美國的國債如同滾雪球一樣,只會越滾越大,利息也會越滾越大,當利息足夠大的時候,通過發債來拉動經濟的是否還行得通就成了一個問號,但如果不繼續發債,更無法拉動經濟,美國將陷入兩難境地。鉅額的國家債務,成為美國經濟深埋下的一顆“炸彈”。

不過美元是全球貨幣,美國可以利用這一點來消化國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進行貨幣化。什麼意思呢?沒錢還債怎麼辦?印錢啊,美聯儲開通印鈔機,日夜不停地印美元,然後用自己印出來的美元償還國債,這看起來是一個極為美妙的主意,又可以無限的借錢,還可以輕鬆地還錢,什麼都不用做,國家經濟就獲得了發展。

但是從中長期來看,這是一種“殺雞取卵”的行為,美聯儲不斷的印鈔,無限購買國債,相當於印錢還債,反正美聯儲與財政部也是一家,還不還的都是自己人好說話。可是,美元之所以是全球貨幣,就在於美元的穩定,在於美元的信用,如果美聯儲採取這種貨幣化的方式消化國債,等於是自己宣佈自己信譽的喪失,隨之而來的是美元的長期的、持續的貶值。

最後美元信用崩潰,美國再也無法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表面上看,債確實不用還了,但深層次看,美元也完蛋了!


財經宋建文


實際上美聯儲還沒有走出將美國債務貨幣化的最後一步,但其實已經通過種種流動性工具,逐步的將美國的債務貨幣化了,這種趨勢將在美聯儲出臺更多的便利回購工具以及為國債設定收益率上下限之後變得更加明顯,最終美國債務貨幣化將是一個確定的事實,這將帶來美元信用的進一步下滑,以及全世界共同承擔的嚴重通貨膨脹壓力。

一、什麼是債務貨幣化?美聯儲如何將債務貨幣化?

一個國家增發主權貨幣或者發行更多的國債,這在通常意義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操作,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完全可以由央行變成同類的事情,只要央行承諾以一定的價格無限量接納國債,那麼就會意味著市場上所有的國債都等同於現金鈔票。

目前美國的情況就類似於這種現象,在本輪經濟危機發生之後,美聯儲先是宣佈了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隨後又宣佈了15萬億的回購計劃,這些都是將美國國債直接轉化為美元現金流動性的措施,相當於無底線的接盤市場上所有的美國國債。所以雖然在美股熔斷造成的全球資產價格暴跌之後,美國國債的價格卻依然堅挺,因為美聯儲為美國國債的價格設定了一個隱形的地板。圖為美聯儲利用新一輪量化寬鬆快速釋放流動性。

但這不是美國發生的全部事情,美聯儲為了防止美股暴跌造成風險,向其他金融市場的傳導,迅速出臺了商業票據購買等多種流動性工具,其中包括所謂的無限量量化寬鬆。這意味著美聯儲不但接盤市場上的美元國債,而且對美國債務市場上的所有資產照單全收,包括了企業債。如下圖。

之後美聯儲直接宣佈會購買包括垃圾債之類的所有資產,這就意味著美聯儲已經無底線的將市場上所有債務貨幣化,因為這些,包括國家主權債券以及企業債的所有債券,都將可以在美聯儲直接質押,換為現金。

如果你持有美國流通的債券的話,那麼就相當於你持有美元現金了。

二、美聯儲債務貨幣化還將持續

美聯儲無限量的接盤美國所有的資產,其實並非美聯儲自己的意願。

一方面,如此龐大的流動性釋放,遺留下來的是過熱的資產泡沫和龐大的通貨膨脹壓力,這對於美聯儲之後的貨幣政策空間來說是嚴重的擠壓,將造成美聯儲龐大資產負債表的難題。圖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迅速擴張。

第二方面,將債務貨幣化就意味著未來美國國債以及其他債務都將以更加低廉的成本融資,這意味著美聯儲的獨立性從此失去,財政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與貨幣政策綁定,而且美聯儲將為美國迅速升高的槓桿率背書。圖為美國非金融企業的槓桿率迅速升高。

但是,在當前美國已經由於疫情的衝擊,提前陷入嚴重衰退的情況下,再加上美國的赤字不斷升高,已經無法進行充分有效的財政刺激,美聯儲只能夠飲鴆止渴,防止風險的進一步爆發


按照美國財政部即將提供的信貸擔保,美聯儲仍然將出臺2萬億美元以上的信貸計劃,這就是說債務貨幣化的進程尚未結束。再加上美聯儲仍然考慮將長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設定上限,這同時代表美聯儲將為美國國債的價格設定下限。這就是說美聯儲正在債務貨幣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沒有收手的意思。

因為按照目前的趨勢,美國的赤字上限正在不斷提升,如果不繼續債務貨幣化的進程,很可能美國的國債就將出現無人購買的窘境,這是美元信用體系無法承受的風險。圖為美國赤字不斷上升。


三、債務貨幣化的長期影響。

既然美聯儲決定了進行債務貨幣化,那麼就說明美聯儲已經準備好承擔債務貨幣化的風險了,這對於美國而言短期內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長期的隱患已經埋下。

首先,在美聯儲決定重新擴張資產負債表購買國債的同時,相當於美聯儲已經將美國國債進行了貨幣化,這意味著未來美國財政部發行更多的國債,就相當於在市場上投放了同樣規模的貨幣流動性。美聯儲的職責將在一定程度上由財政部承擔,如果美國政府願意用更大的通貨膨脹風險換取經濟增長的話,那麼短時間內美國的貨幣流動性會迅速增加,這對於長期美元信用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圖為美國國債的迅速增加。



其次,債務貨幣化一方面對於企業來說意味著更低的風險和融資成本,但同時也會迅速積累泡沫和風險,讓企業間的槓桿率迅速升高,這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之後,2008年次貸危機發生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美聯儲在解決這一輪經濟危機的同時,很可能為下一輪經濟危機埋下了充足的炸藥。

第三,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通貨膨脹的成本由全世界共同承擔,因此債務貨幣化對於美元的信用是一個嚴重的威脅,同時美國國債和企業債由於一定程度上的貨幣化,將會喪失在國際市場上的吸引力,以後美聯儲將被迫繼續購買較多的國內債務,進一步降低美元信用。形成惡性循環。圖為美國國債的國外持有數量正在迅速降低。


但是按照美元現有的體系,發生這種情況只是早晚的事情,美聯儲雖然明知道後果,但卻沒有能力規避。

綜上,美聯儲為了規避本次危機進一步在美國金融市場擴大,正在採取不同的流動性工具將美國債務逐步貨幣化,並且未來還有進一步將債務貨幣化的意願。債務貨幣化在短期之內可以為美國經濟注入活力,但是長期來看卻為將來埋下了更多風險,並且可能較大程度的損害美元的信用體系。


諮詢師天生


從長遠來看,如果美聯儲持續採取將美國債務貨幣化的措施,其結局必然會在未來某個時刻,從貨幣霸主的位置跌下!

美國的做法相當於“借了錢沒得還,自己在家印了錢還債”,可以想象,這是流氓到什麼程度——“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這種簡單的比喻實際上是個來龍去脈的原理,實際中的做法,美聯儲還是通過“債券市場”來實現的。

然而,這種做法是極其自私的!

美聯儲利用了美元霸主的“特權”,儘管是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進行的“貨幣發行”,但是,卻長期使用這種“危害其他國家”的做法來“緩衝自己的危機”——太霸道加流氓了!

2020年春季後,疫情的爆發令全球的經濟危機不斷加劇,這時候的美聯儲更是表現得“肆無忌憚”了,在應對手段乏力、解決危機策略低級的方法上,只是採用惡劣的“無上限發行”辦法,將一條路走到黑!

這如何不傷害其他國家、人民的利益,和心!

過了今天,明天還要面對的,你不能“為了給自己療傷去挖別人的肉,甚至於讓別人去死啊”——美國的經濟危機,分攤給世界去抗、並且毫無停止跡象。

叫人如何不抵制——去美元吧,去他美元的吧!

所以,抵制且棄用——這就是現在的趨勢!

美元會跌落神壇——這就是未來必然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