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最著名的三大餿主意,不但餿得離譜,而且還特別搞笑

春秋戰國著名的三大餿主意,不但餿得離譜,而且還特別搞笑。

餿主意一:智伯瑤計淹晉陽城,反而害了自己


春秋戰國最著名的三大餿主意,不但餿得離譜,而且還特別搞笑

智伯瑤計淹晉陽城,兵敗,導致三家分晉,晉國亡。三國分晉照片!

春秋末期,晉國國內實力最強的智家大夫智伯瑤野心勃勃,一心想著要把國君廢掉,自己自立為王。然後在削弱其他三家的實力,逐一攻破。公元前453年,有一天,智伯瑤到晉陽城外觀察地形。當行於晉水上時,智伯瑤看到滔滔晉水奔流不息,忽然心生一計,打算利用晉陽城邊上的晉水來淹沒晉陽城。結果趙襄子派出部隊,殺死守堤的士兵,掘開堤口反灌,智氏軍隊因為倉促救水而亂成一鍋,結果被韓氏、魏氏趁機從背後和兩翼進攻,趙襄子親自率領軍隊大敗前鋒,活捉智伯瑤,並割下智伯瑤首級當夜壺。隨後,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時代到來。

餿主意二:韓桓王採取"疲秦"的策略,反而促進秦國更加強大


春秋戰國最著名的三大餿主意,不但餿得離譜,而且還特別搞笑

鄭國渠,是古代勞動人民修建的一項偉大工程,屬於最早在關中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

公元前246年,韓桓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採取了一個非常拙劣的所謂"疲秦"的策略。他派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員鄭國入秦,為秦國建造鄭國渠,表面上說是為了秦國發展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實力。然而,建造鄭國渠,不但沒有達到疲敝秦國的目的,反而適得其反,促進秦國更加強大,提高秦國的糧食產量,增強秦國的經濟力量。

餿主意三:趙王不用司空馬之計,又聽讒言冤殺李牧,失一士而國亡


春秋戰國最著名的三大餿主意,不但餿得離譜,而且還特別搞笑

李牧,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世人稱:李牧在,趙國存,李牧死,趙國亡! 李牧抵抗匈奴照片!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武安君李牧,前期大破匈奴,後期以少勝多,大破秦軍,可謂戰功赫赫。可惜,後來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了韓倉的讒言,立即命人取代武安君李的將軍之職;又聽信郭開讒言冤殺李牧,使得趙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的進攻,武安君李牧死後短短5個月,趙國就滅亡了。

他們因為餿主意,到頭來不但害人還害己。因此,小蘇認為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做出。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大家可以在下面留言探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